分享

琢璞堂 | 西瓜诗会

 WENxinHANmo 2018-08-02

琢璞堂●西瓜诗会



西瓜

作者:若冰

解得昆仑玉,赢来一片红。

诚能消暑气,不必籍秋风。


【萧然评】虽能写出西瓜的特点,但起承与转結消暑气的意旨并无关联。两联松脱,略失圆融。


西瓜

作者  洗浊斋

 

斩却相思蔓,斫开青玉身。

果能销一渴,何必问前因。


【萧然评】构思巧妙,读之却觉一股戾气扑面而来。诗之语言技巧均是手段,真正感人的是主旨思想。诗写性情,莫可玩忽。




西瓜

作者:谢德锐


夏去夏来今又夏,炎天解闷岂无它?

是非非是是非事,大众何时不吃瓜。


【一叶舟评】这首诗可贵之处在于有巧思,作者巧妙地将“吃瓜群众”这个现代网络词语糅进诗里,使诗有了寄寓,具备了一定内涵,富有时代气息。首联表达西瓜解暑消渴的重要功用,说明其深受民众喜爱;结联却反其道而行之,希望我们不再当“吃瓜群众”,这么一组相互矛盾的命题组合在一起,使作品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面对炎暑,我们喜欢吃瓜;当面对纷繁的人间万象,我们多么希望不“吃瓜”啊,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相的讽刺。不足之处,在于诗的语言稍嫌平淡,少了一些诗味;首句不够精炼。

 

 

西瓜

作者:孺子牛


碧叶田田胜绿荷,滚圆翠玉蔓婆娑。

自知三伏众生苦,且捧红心与暑歌。


【一叶舟评】首联用“绿荷”“翠玉”比喻瓜叶、瓜果,抓住了西瓜的外部特征,形象生动;尾联宕开一笔,用拟人手法,赋西瓜以悯人之心,使本无思想的瓜有了活的灵魂,同时使这首绝句具备了较大的境界,这正是绝句之法。不足的是,感觉个别词句还可打磨,如“蔓婆娑”“与暑歌”等。结句如果有一种更贴切的表达方式,诗的境界或许还能提升一层。




西瓜

作者:沙城迎月


翡翠雕成满月形,入眸已觉嫩凉生。

胸中块垒待浇尽,更向青门觅邵平。

 

【赵雪峰评】此作颇得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之旨。起承之间物态、感觉刻画都很到位,“嫩凉入眸”尤其用得生动。转合宕开一笔,略见所求,他物他人不可浇块垒,“邵平”或是知己之隐喻。转句“待”若作“难”是否更好些。

 

西瓜

作者:短笛长歌

体态圆圆意不圆,丹忱内敛更拳拳。

剖身一去全无憾,为向人间驱暑天。

 

【赵雪峰评】此作开篇即用拟人手法,托物言志,寄意于物,意尽而情不尽。首句之“意不圆”稍脱,不够圆融。整体略平,转句可再提炼一下。




西瓜

作者:凌崖翠柏(丰)


盛夏难熬焰火天,寻思消暑到瓜田。

满园翠叶凉生雾,遍地肥藤果正圆。

一片敲开如旭日,半爿入口似甘泉。

玉环若有尝佳味,岂使华南马着鞭。


【盖涵生评】写得工稳到位,但也显得太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稍显拘泥。就事论事,少了些展开和引申。颔联对也略宽。一片敲开应该是一颗敲开才更切吧。

五古:卖瓜谣

作者:逍遥虬髯客

春播千籽颗,夏摘万畦果。

晨起五更鸣,午蒸三伏火。

憨儿帮叫卖,父子背靠坐。

挥扇盼暑天,暑天无处躲。

累累车上瓜,恹恹无奈可。

尘间熙攘客,饥渴皆忘我。


【盖涵生评】整首结构很明显是模仿了卖炭翁,篇幅偏弱,新意尚嫌不足。



浣溪沙西瓜

作者:小屋听雨


碧甃浮沉碧玉团。鸳刀斫破暑生寒。红肤雪片簇冰盘。

入齿顿消烟火气,经心潜去稻梁烦。浮生得意邵平园。


【杏评】上片三句依次写浸瓜、分瓜与盛瓜,画面感强,比较优美,但尾句喻以雪片似乎不当。下片对句从功用上深化,有深化,但虚词对应及表达都不尽如人意,可改为“爽口顿消烟火气,清心全去稻粱烦”,尾句用典不当,也离题,邵平,意在种瓜而非食瓜。

总体说来,由于上下片尾句的欠缺使得全词不算成功。



鹧鸪天 咏西瓜

作者:鸣廊


三伏从来多避炎,炎炎天里爱瓜甜。

人多腹剑唇偏蜜,它自皮清馅亦甘。

一小片,两头尖,嚼来滋味已贪酣。

劝君少啖冰凉绿,坏了皮囊看你馋。


【杏评】上片三四句有哲理,耐琢磨;下片歇拍有食物生理常识。都给人教益。

围绕“甜”字的意思换了好几个字,表达纠结。第四句“馅”应该改“肉”。



致谢琢璞人!


  


作者:CJ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