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和尚没水喝和社会惰化

 冲霄3e8ixadnpn 2018-08-02

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为什么在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人越多,个体就会偷懒呢?心理学家把这样的现象叫“社会惰化”——由于他人的存在而引起的个体努力的降低。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叫“林格尔曼效应”,19世纪后叶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尔曼(Ringelmann)让被试拔绳子,有时是单独一个人,有时是群体协作。同时用测力计测量绳子上的拉力。


测试结果相当有趣:被试单独拉绳子的平均力量是83.5公斤,七人一组共同拉时,虽然总的力量大了许多,但是平均每个的力量却只有65.0公斤。当团队增加到14人时,每个人的平均力量甚至更少。



林格尔曼第一次用实验表明,个体的操作会随着群体的大小而下降。他对此的归因是:可能是由于群体中个体动机的丧失;更可能是缺乏协同的努力。



100年后,英厄姆等四位学者做了两个研究,以验证林格尔曼效应。


在第一个实验中,他们发现人数增加到六个人时,平均拉力的确下降了,证明了林格尔曼效应。


他们第二个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该效应产生的原因,在该实验中,他们让被式在不同的情景中相信,拉绳的是他一个人或有2~5个同伴一起在拉。而事实是每次实验中都只有他一个人,而且实验者会安排东郭先生站在被时后面假装一起拉绳子。


实验的结果表明,个体的平均拉力作为群体大小的函数而下降。第二个实验表明,该效应的确是由于(至少部分原因)动机会随着群体大小的增加而下降。



后来,拉塔内也做了相关的实验,在实验他让被试拍手或欢呼,同时测量他们产生的声压。


实验发现“12只手拍的声音强度甚至达不到两只手拍的声音强度的3倍”。而拉塔内实验有趣的地方是他会让被试戴上耳机或眼罩。于是产生了一个新变量“真实群体”vs “虚假群体”。


在真实群体中,所有被试都 真实地喊叫和拍手;而在虚假群体中,被试事实 上是单独喊叫或拍手,但他自己却认为是群体 中的一员。


'真实群体'vs '虚假群体'的意义在于确定了缺乏动机对效应的影响程度。如下图所示:

每一个个体发出的声压量(垂直袖)的平均数是群体大小(水平轴)的函数。真实群体与虛假群体发出声压量的差别可以归因于缺乏协同;虛假群体与图表上端标圆点的水平线的差别可以归因为社会情化。

  


林格尔曼、英厄姆和拉塔内的实验表明,三个和尚没水喝是确实存在的群体心理现象,我们称其为社会惰化——由于他人的存在而引起的个体努力的降低。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群体的协同努力来,增加团体中个体的动机,以减少社会惰化的现象。心理空间网编译自《动机心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