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夏日溽热难耐,动辄大汗淋漓。
“终日昏昏醉梦间”,
“日常睡起无情思”。
通体乏力、无法外出的宋朝人,
只好躲在家中饮茶写避暑帖来消暑。
光一个“暑”字,
一千个宋朝人就有一千种写法。
他们都写了些什么呢?
- 蔡襄《暑热帖》-
关于“暑”,
第一想到的就是蔡襄著名的暑热帖。
《暑热帖》为蔡襄所写,
帖中每一字,字少连带,
字不连但意相连,字字成景,
“暑”字峻拔如森森古亭,
“热”字粗砺,嶙嶙如假山,
这样看来,心里的暑气也消了半成。
此帖篇幅虽短,
但帖中行楷相间,字字珠玉,
暑热所带来的烦躁在笔端已化为一阵清风,
如解暑的清茶一样,
给人一种清新悦目的感觉。
- 杜衍《珍果帖》-
杜衍《珍果帖》又名《仲冬严寒帖》,
尺牍,纸本。
凡11行,每行字数不一,共89字。
宋代书家中精擅草书者甚少,
北宋初期杜衍史称其楷书,晚乃学草书,
遂以草书名世,唯其流传墨迹仅见此作。
此帖用笔圆健清丽,勾环使转以圆带方,
着意驻笔提按,字中有笔,
以圆转为主,方圆兼施。
结字形体多独立,纯以中锋,
字形大小变化不大,皆一笔成字,
笔势翩翩、劲利飘逸。
笔画或繁或简,
笔触清晰,行笔通畅,了无窒碍。
- 范仲淹《师鲁帖》-
范仲淹《师鲁帖》又名《与尹师鲁札》,
行楷书,纵32.8厘米,横39.2厘米;
跋纵32.8厘米,横18厘米;
凡11行,每行字数不一,
字有缺损,存100字。
此贴在宋代并未收入范仲淹文集或尺牍集,
今人所编《范仲淹全集》中补入。
《师鲁帖》是用行楷写成,
虽然率意,仍然下笔方正,笔力遒劲,
书法瘦硬方正,清劲中有法度,
人们将此书风喻其人品,
称“公书庄严清澈,信如其品”。
如此清澈的书法,
让人观赏以后瞬间减少几丝暑气。
同时,《师鲁帖》每列字数的长短不同,
是一种对收信人表示恭敬的礼节
——“平缺式”,
这种做法一直到民国时期的书信中尚存。
- 钱勰《致知郡工部》-
钱勰《致知郡工部》又名《知郡帖》,
钱勰书今传四帖,
其中包括《致知郡工部》。
其书之文章雄深雅健,作诗清新遒丽。
工书、正书师欧阳询,草书造王献之阃域。
尝自爱重,未尝轻以与人。卒年六十四。
不同于钱勰著名的《县令捕蝗》,
《致知郡工部》相对来讲不为众人所熟知,
现存资料也不尽详细。
据曹宝麟先生《北宋名家书法鸟瞰》考证,
此贴书于熙宁十年作于郓州提刑任上。
用笔精致,灵动多姿,胎息于欧,
微带二王韵致,
惟笔力稍弱,宛如被暑气相逼,
致使精神欠佳,运笔显现无力。
欧阳修谓:
“南朝士人气尚卑弱,
字书工者率以纤劲清媚为佳”,
虽时代悬隔,然钱氏世家吴越,
亦合于所谓“南朝”之评。
- 苏迈《致主管学士》-
苏迈《致主管学士》尺牍,行草书。
北宋人,字伯达,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唐宋八大家苏轼长子。
尝为酸枣尉轼贬惠州,迈求潮州安化令,
以便馈亲,卒于官。
善为文,工书,东坡帖乃迈所作,亦自可喜。
苏氏诸子源同派异,种种皆有过人处。
书法造诣上有该帖传世。
此帖只有寥寥几字,
然而用笔潇洒,笔尖延绵,笔画短粗,
显示出苏迈与苏氏诸子不同的运笔气道。
通篇读下,
不禁让人联想起夏日路边盛开的小野花,
饱满而跳跃,充满庚暑之气。
- 蔡京《节夫帖》-
蔡京《节夫帖》,
全称《致节夫亲契尺牍》,册页,纸本。
载《宋人法书》第三册之第四开,墨迹。
纵32.2厘米,宽42.3厘米。行书。
此帖流传有绪,钤有鉴藏印记,
有“神奇”、“墨妙”、“安氏仪周书画之章”、“王元美鉴赏”、“薛氏家藏”等。
此帖书法近似北宋四家之一的米芾,
笔力雄健,气势亦不同凡响。
尽管他的书法似米芾,
但从他那姿媚的笔法来看,
还是从唐人书法入手,直溯“二王”,
即从此帖
能清楚地看出其精细的笔意与健丽的体态。
用笔挥洒自然,而不放纵的高雅格调;
结字方面,字字笔划轻重不同,出自天然;
起笔落笔呼应,创造出多样统一的字体;
分行布白方面,
每字每行,无不经过精心安排,
做到左顾右盼之中求得前后呼应,
达到了气韵生动的境地。
- 秦观《摩诘辋川图跋》-
秦观《摩诘辋川图跋》,纸本。
该帖属秦少游行书之一,
纵25.2厘米,横39.4cm。
凡16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74字。
秦观是北宋著名词人,
“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的词作婉丽清华,情韵兼胜,
为婉约词派正宗。
秦观善书法,
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
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
故该帖字字皆有楷、草之一,
尤其“消暑”二字,
笔墨干涸,
宛如被窗外连绵不断的蝉鸣扰乱心神,
传递酷暑燥热之意。
- 黄庭坚《齐君帖》-
黄庭坚《齐君帖》又名《致齐君尺牍》、
《与齐君书》、《垂顾帖》,纸本。
该帖为行书。
凡13行,共109字,27.8cm×48.5cm。
书于崇宁三年(1104年)。
钤有“曹溶之印”、“毛九畴印”、“绍勋”等印记。
该帖字字独立,
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
笔墨轻重自如,
点点线线的组合与
古人水墨画中的夏日果蔬之用笔有几分相似。
与黄庭坚本人诗句
“不谓琢句精巧,
乃能如是,所谓亥欠唾成珠玉也”不谋而合。
- 理邵䶵《致存道良亲司》-
理邵䶵《致存道良亲司》,尺牍,纸本。
理邵䶵,生卒年不详,字仲恭,丹阳人。
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苏州。
工诗文,善书翰,
正书、行书皆妙,字体清隽遒劲。
书艺活动约在仁宗庆历年间至哲宗元符年间。
蔡絛《铁围山丛谈》云:
“时邵仲恭遵其父命,素从学于鲁公(蔡京),
故得教仲恭学沈传师,而仲恭遂自名家。”
- 韩世忠《致总领少卿》-
韩世忠《致总领少卿》,尺牍,纸本。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
年十八,以敢勇应募,勇冠三军。
建炎中,帝手书“义勇”二字,褐旗以赐。
焦山寺捷闻,为中兴武功第一,
进太保,封英国公。
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
其书法苏长公,能逼真。
该尺牍的主要内容是韩世忠致总领少卿,
询问派专人送去状子的接收和处理情况。
该帖整洁清晰,透出秋风即起的一丝凉意。
而与理邵䶵《致存道良亲司》中
相同的二字相比又带出不同的意蕴,
韩世忠笔下的“秋暑”二字
最后一笔都有稍作拉长,
传递出秋意将至而暑意未尽的味道。
- 胡沂《致寿翁节推尺牍》-
胡沂《致寿翁节推尺牍》,尺牍,纸本。
胡沂,字周伯,余姚人。
举绍兴五年进士,后为校书郎,
擢殿中侍御吏。
乾道初,为宗正少卿,进中书舍人。
除吏部侍郎,寻进礼部尚书。
以龙图阁学士提举兴国宫。淳熙元年疾革。
卒谥“献肃”。
该帖草书墨迹七行,
台湾《故宫周刊》第九十七期形容其
“写得兔起鹊落,淋漓酣畅,
书风近于薛绍彭”,
实为“资性恬退,工行草书”。
胡沂笔下,字字潇洒,笔气连绵不绝,
犹如夏日屋舍墙边蜿蜒攀爬的藤蔓。
- 杜良臣《致忠常新恩中除贤弟》-
杜良臣《致忠常新恩中除贤弟》
又名《致中一哥新恩中除贤弟尺牍》,
良臣字子卿,豫章(指今江西省)士人。
善小篆。
该帖展示出杜良臣学问该洽,
小篆笔法精妙。
笔画粗中有细、迂回婉转,
让观赏者联想起夏日酷暑蒸蒸而上的热浪。
· 文章来自一页南山,书画界艺术整理
· 点击图片,鉴读历史好文
八大山人的荷,
可乘凉
天下第一隶书
十首雅致诗词,
记录古人的风雅生活
来自: wyj剑神卓不凡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黄道周行书《尺牍》,结字欹侧多姿
黄道周行书《尺牍》,结字欹侧多姿。黄道周是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黄道周行书《尺牍》赏析。他的行书...
草书字帖:王羲之《丘令帖》草书
草书字帖:王羲之《丘令帖》草书 高清大图下载。王羲之《丘令帖》,王羲之书,榻本,四行,三十一字。草书。王羲之的田产宅地,史籍上均...
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王献之草书尺牍《先夜帖》赏析
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王献之草书尺牍《先夜帖》赏析。(文末附释文)王献之草书尺牍《先夜帖》版本一王献之草书尺牍《先夜帖》版本二....
四。宋-米芾书法大全[3]
揭秘宋代花笺,消失千年的宋人风雅,再现纸面
揭秘宋代花笺,消失千年的宋人风雅,再现纸面张即之《上问尊堂太安人尺牍》局部2018年,台北故宫曾举办过“宋代花笺特展”,轰动一时,...
康里巙巙书法欣赏【致彦中州判贤友尺牍】
书法欣赏-致彦中州判贤友尺牍。康里巙书法学二王、钟繇和虞世南,其风格刚健圆秀、洒脱流畅,草书兼有豪迈不拘,如大刀斫阵的气溉.他的书法...
杜衍的草书尺牍《仲冬严寒帖》
杜衍的草书尺牍《仲冬严寒帖》#书法# #历代书法# #北宋# 《仲冬严寒帖》又称《珍果帖》,杜衍的草书尺牍,此帖用笔率意,墨趣枯湿相间,...
米芾行草书帖欣赏《致伯修老兄尺牍》,不可多得的佳作!
米芾行草书帖欣赏《致伯修老兄尺牍》,不可多得的佳作!宋米芾行草书帖欣赏《致伯修老兄尺牍》,又称伯修帖;丞果实帖,米芾翰牍九帖之...
米芾行草书帖欣赏《致伯修老兄尺牍》
米芾行草书帖欣赏《致伯修老兄尺牍》丞果实帖,米芾翰牍九帖之二,纸本,纵25.4厘米,横4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前补书:丞果实...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