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多么高人一等,而任性肆意。当一件事情发生了,一位帝王不是去归咎下属的办事不力或者刁民难治,而是去想自己的过失,而为此战战兢兢,夜不能寐。恐怕今天的领导们已经很难达到这种境界了,什么天人感应,鬼话连篇,那都是愚民的,这不过是自然现象而已,跟人没什么必然因果,更无须引咎自责。即便不得不自责了,也有一大帮替罪羊可以代己领过,而那些替罪羊呢,在免职之后不久就会荣升他职,还能光荣的成为代表,真是可笑可叹。 可惜啊,上天不太垂怜这位可怜的年轻帝王,虽然他有心施恩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他不起陵邑,不忍百姓为之而骨肉分离,但是怎奈阴阳不调,元元大困,边关告急,祖辈们打下来的江山在他手里一点点缩水,可想这样一位仁弱的帝王应该是何等的揪心如焚了。 对于昭君出塞一事,这是后人对元帝评点最多的。《本纪》中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提过,至于这位王嫱是否真的与汉元帝有感情纠葛,是否还有一个从中作梗的画师毛延寿,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昭君出塞,这不是汉元帝的原创哪,从汉高祖刘邦算起,没有和亲的恐怕就只有汉武帝时期了,其他时候不都是和亲安邦吗?凭什么因为后人的一篇曲文而责怪汉元帝呢?昭君出塞,给大汉与匈奴之间频繁的战事画上了一个终止符。舍一女子,而天下太平,这又有何不可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