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勘误纠谬》正误

 泮溪别馆 2018-08-03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勘误纠谬》正误

 

《博览群书》2012年第8期所登胡学常先生撰《<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勘误纠谬》一文,语多精当,然亦有数处以不误为误。兹就原文(均在该文“四”)拈出,辨正如下:

1、(原文)页34“構釁”当作“搆”。

按:此处“”义为造成、结成。就此义论,“”为正体,“搆”为异体,用“”不误。


2、(原文)页35:“既渐罢防守兵,民得安枕”,断句或有误,“兵”属下读为是。


按:此处断句似不误。旧时有语,民怕见官,怕遇兵。盖怕见官者,畏官威也;怕遇兵者,惧骚扰也。如此,则“既渐罢防守兵”,民安得不安枕乎?且“兵”之职守原在于“防”,此处“罢防”或即移防于彼处,“兵”又岂能、岂得“安枕”乎?


3、(原文)页39:引陈宝箴札,多有讹误,几不可读。如“非咫闻目论之儒,所能臆度” ,“目”似是古“以”字(“苢”去草字头)形近而讹。

按:“目论”本义为:像眼睛一样只见毫毛而不见睫毛之论。引申比喻为不自见其过失,无自知之明,或比喻肤浅狭隘的见解。古人行文多有用“目论”的。如司马迁《史记·越勾践世家》:“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又如王简栖《头陀寺碑文》:“顺非辩伪者,比微言于目论。”底本以“咫闻”、“目论”并列“儒”前作限制语,从闻、见两方面说明该“儒”为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小人儒。故“目”非“以”字(“苢”去草字头)形近而讹。若作“咫闻以论”,则语近杜撰,诘诎难通矣。


4、(原文)页46:“南洋陆师学堂”当作“江南陆师学堂”。又页52:“从江南陆师学堂考入三江师范学堂”,此处“江南陆师学堂”,是。

按:清朝时期将江苏以南沿海诸地称为南洋(江苏以北沿海地区称为北洋)。因此种地域关系,故清末成立于南京的江南陆师学堂又可称之为南洋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亦可称之为南洋水师学堂、江宁水师学堂。这些都属于一校多称的问题,不能算错。


5、(原文)“槁葬”当作“蒿葬”。

按:“槀葬”义为草草埋葬。《后汉书·马援传》:“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槀葬而已。”“稾”为“槁”之异体,又与“稿(藳)”通,故“槀葬”亦可作“槁葬”、“藳葬”。但没有作“蒿葬”的。


6、(原文)“二十几同学生”当作“二十几位同学”。

按:将“二十几位同学”表述为“二十几同学生”,这是清季民初老辈人的用语习惯,不能算错,当尊重底本。


7、(原文)页205:“潭第吉羊”大不通,似“阖第吉祥”之误。

按:“大不通”三字殊武断。“潭第吉羊”为旧式尺牍常见敬语。“潭第”语出韩愈《符读书城南》:“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潭潭,深邃貌。后因以“潭府”、“潭第”尊称他人的居宅。“羊”即古“祥”字,在吉祥意义上,羊、祥为古今字。孙诒让《墨子间诂·明鬼下》云:“秦汉金石多以羊为祥。”《隶续·元嘉刀铭》“宜侯王,大吉羊”, “大吉羊”即“大吉祥”。《庄子·人间世》“吉祥止止”,亦有作“吉羊止止”的。“潭第吉羊”于古有征,实通而不误。


8、(原文)页308:“承俞允”,当作“承惠允”。

按:“承俞允”不误。“俞允”义为允诺。语本《尚书·尧典》:“帝曰:‘俞。’”另如五代何光远《鉴诫录·语忌诫》:“累乞一藩,终不俞允。”多用于帝王,间亦有作普通敬语的。


9、(原文)页347:“薄海同钦”,“薄海”当作“溥海”。

按:“薄海”不误。语本《尚书·益稷》:“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义指到达海边,后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如顾炎武《菾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万方多蹙蹙,薄海日喁喁。”


10、(原文)页349:“含恨志逝世”,“ 齎志”当作“赍志”。

按:“”为“赍”之异体,“志”即“赍志“,不误。

手头无卞著对勘,以上各条只就胡先生原文随文辨正,正确与否,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簡介汪茂荣,男,1962年生,安徽省桐城市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持社社员、中华诗词(BVI)研究院特约编辑、“诗教网”第二届国诗大赛评委、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李鸿章研究会理事、“安徽省近百年名家诗词别集丛书”编委、桐城市书法家协会学术顾问、桐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桐城诗词》主编。著有《懋躬丛稿》,点校出版《睫闇诗抄》、《周弃子先生集》、《海外庐诗》、《诗法通微》、《坚白精舍诗集》、《周退密诗文集》、《唐玉虬诗文集》(后二种与刘梦芙教授合作。以上各书均由黄山书社出版)。主编《安徽桐西汪氏宗谱》。“汪茂荣旧体诗选”获《诗潮》杂志社2013年“最受读者喜爱的诗歌奖”年度金奖。

 


汪茂榮詩選 


汪茂荣文选|论 桐 城 诗 派


汪茂荣文选|龚自珍诗“剑气”与“箫心” 意  象  合  论


《陈方恪诗词集》“辑注”辨误


论诗坛生态的构成、破坏与重建


潘伯鹰《玄隐庐诗》“微辞”发微


论李振钧的女性题材诗


外籍名人在安徽的创作活动『李白』


外籍名人在安徽的创作活动『韦应物』




光影掬塵

不學詩 無以言

郵箱1310285065@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