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就是在两个无线点间把无线信号放大一次,使得远端的客户端可以接收到更强的无线信号。例如:在A点放置一个AP,而在C点有一个客户端,之间有120米的距离,从A点到C点信号已经消弱很多,于是在中途的60米处的B点放一个AP作为中继,这样C点的客户端的信号就可以有效的增强,保证了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桥接就是链接两个端点,实现两个无线AP间的数据传输,想要把两个有线局域网连接起来,一般就选择通过AP来桥接,例如:在A点有一个15台电脑组成的有线局域网,B点有一个25台电脑组成的有线局域网,但是A、B的距离很远,超过了100米,在A点和B点各设置一个AP,开启AP桥接功能,这样A、B两点的局域网就可以相互传输数据了。 对于中继模式,从某一接入点接收的信息包可以通过WDS连接转发到另一个接入点。然而桥接模式,通过WDS连接接收的信息包只能被转发到有线网络或无线主机。可以说只有中继模式可以进行WDS到WDS信息包的转发 1或者3可以通过WDS连接和2通信,但1、3之间的主机无法通过2相通 实际应用分析: 运用WDS无线桥接功能后,router1所连接的无线上网电脑可与router2连接的无线上网电脑之间直接通信。所以,像两个楼层之间、两个家庭之间如果想使各自的无线网络实现相互通信,无需增加其他设备,只要双方的无线路由器都具有WDS功能即可轻松实现。 注意:组建WDS网络的无线路由器或AP所选择的无线频段必须相同,建议手动设置。此外,两个无线路由器的ESSID如果设置为相同,不仅能实现WDS无线桥接功能,还可以实现无线漫游。如上图中的终端3即可移动到router2的覆盖区域内通过router2来使用无线网络。为了最好的兼容性,最好选择同一品牌的无线产品配套使用。 路由器桥接是很实用的功能,但有些方法不完整导致路由器桥接是成功了,但是副路由经常断网。有些教程会有这样的步骤:关闭副路由(B路由、从路由)的DHCP服务器,导致所有连接到副路由的设备都无法得到IP地址,有些开启了但没有正确设置也不能正常上网。其实是不能关闭的,但要设置对。 要求:至少有一台支持WDS功能。被桥接的叫做主路由器,执行桥接的叫副路由器(或从路由器) 1设置主路由器,保证任意一台设备连接主路由器都能正常上网,假设LAN口地址是192.168.1.1,然后进入主路由器的设置界面,找到WAN口的DNS服务器,记下主备DNS服务器。【主路由器不能开启WDS,否则会导致主路由器故障】 2信道手动指定,防止WDS功能不稳定 3无线安全设置建议WPA/WPA2 加密更安全,且桥接起来更稳定 4开启DHCP服务器,设置好地址池。保存,重启主路由器。 5副路由器的设置界面,LAN口地址设为192.168.1.2 防止与主路由器冲突,同时也便于管理主和副路由器。 6副路由器的无线设置,SSID自定,这里不要与主路由相同,信道要与主路由相同,并开启WDS ,“桥接的SSID”点击“扫描”。 得到AP列表后找到主路由器的SSID,点击连接按钮,会回到先前的界面,密钥类型密码保持和主路由器一致 7开启副路由器的DHCP服务器,选好地址池,只要不和主路由器的产生交集即可,网关填写主路由器的IP地址即192.168.1.1和之前记下的主备DNS服务器,重启路由器。 如需配置更多的路由器,仅需改变LAN口地址即可,再次声明一下,由于新的WDS功能于老式的bridge有所不同,更为高级,所以仅需所有副路由器开启WDS并填入主路由的信息即可,但主路由的WDS或bridge功能要关闭。 过程分析: 一台设备能够上网首先必须获得一个有效的IP地址(由IP地址、子网掩码和DNS服务器组成) 一般主路由DHCP服务器是默认开启的,所以连接到主路由器的设备都能够通过主路由器的DHCP服务器指派得到有效的IP地址从而能上网 而关闭了副路由器的DHCP服务器,那么连接到副路由器的设备将无法得到地址。即便开启了,由于副路由默认的DHCP服务器指派的IP地址仅适用于通过副路由器WAN口上网,所以此IP地址无法通过主路由WAN口上网,即是无效IP。因此要保证副路由器分配下去的IP地址能够通过主路由WAN口来上网。那么首先IP地址要和主路由器在同一网段;由于主路由器相当于一台服务器,那么网关就是其本身的LAN口地址,所以副路由器的DHCP的网关应该满足与主路由的LAN口IP地址一样;接下来是DNS服务器,主路由能够上网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有效的DNS服务器地址,一般通过WAN口拨号或者动态IP都能够得到2个DNS服务器地址,那么我们还需给副路由的DHCP服务器设置DNS服务器地址,这样一来,通过副路由DHCP服务器指派的IP地址才能够通过主路由的WAN口上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