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画家张伟觉圣和他的十八罗汉图(三)

 wyj剑神卓不凡 2018-08-03

张伟觉圣,曾用名张嵬,号僧璨、常新,山东人。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国家画院,获文学学士学位。曾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画系、北京民族大学美术系。曾为《今日中国美术》副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副编审、《今日先锋》美术总监。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课题班刘大为工作室专业画家、五台山佛教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禅画院副院长,李可染画院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山西民盟中央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书画院艺委会委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委员。

2012年被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人物画家,荣获'2012年、2014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经典人物艺术造像'十位著名国画家创作提名奖。


作品欣赏



釉上五彩十八罗汉


宾头卢尊者 尺寸:100X200


注茶半托迦尊者 尺寸:100X200


阿氏多尊者 尺寸:100X200


 迦诺迦跋厘堕闍尊者 尺寸:100X200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尺寸:100X200


半托迦尊者尺寸:100X200


罗怙罗尊者 尺寸:100X200


迦诺迦代磋尊者 尺寸:100X200


庆友尊者 尺寸:100X200


戍博迦尊者 尺寸:100X200


苏频陀尊者 尺寸:100X200


伐那婆斯尊者 尺寸:100X200


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 尺寸:100X200


迦哩迦尊者 尺寸:100X200


因揭陀尊者 尺寸:100X200


那迦犀那尊者 尺寸:100X200


跋陀罗尊者 尺寸:100X200


诺距罗尊者 尺寸:100X200


名家点评




在文化掘进中前行

——读张伟觉圣的人物画作品感言

文/李人毅(著名画家,作家,美术理论家)


艺术作品的面世,无一不在陶冶人的性情时从两个方面彰显内涵:一是思想性,二是愉悦性。尤其是供受众欣赏的中国画作品,更不应缺乏作品的精神内涵,可在当下的一些作品中不知为什么褪化了思想性,也就弱化了艺术的质量。而今,当我们走进张伟觉圣的人物画作时,就有了一番新的天地。在这里,画家把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并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并轨而行,打造出自家特色,呈现出别致的风格,是当代画坛上的一抹亮色。

张伟觉圣的人物画作品,看似诡异虚幻,实则条理清晰;貌显晦涩难猜,实则通达而隽永;总的看来,画家是一位善于哲学思辩、文化承传的社会责任心极强、历史使命感担在肩头的艺术家。

透过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他的人生状态一如辛勤耕耘的拓荒牛,在丹青原野上努力开拓,在文化掘进中前行。

张伟觉圣的文化掘进兵分两路,一是关注现实民生,二是在历史文化中的代表人物中去边画边悟佛与禅的精神内涵的现代关照。画家无论画历史人物或是当代人物,总是通过人的外在神态的内心涵养来传递文化信息。

画家笔下的当代人物,在《新城市寓言系列》里锁定生活在底层平民的生活,这些人正面对变幻了的新世界在努力调正着自己的心态,画家准确表现出在这一原有生态被打破,新的生态尚未有适应时的焦灼、迷惑、惊愕和无助的心情。当然画家在《新城市寓言系列》中的人物没停留在茫然中的冷漠、闲适中的颓废的情愫里,而是勇于面对生活,并在不断适应中坚定着、调整着自我,最终必然会进入那种淡定、从容和自信地面对机遇和挑战的心态。这一过程,只要仔细品读系列作品就会走进这些小人物的内心世界中,与之同喜同悲。

应该说画家是通过他的人物形象,把他的人生感悟和生存体验附注于腕下的笔端,把坚定和执着地面对新生的坚强的信念传递给了我们。而这种传递不再是直白的,口号化的陈诉或说教,是通过大有看头又有嚼头的艺术作品来递演的。中国画历史上的人物画作,凡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佳构,无一不是思想家艺术地献给时代的哲学研究成果,看似一幅笔墨戏趣的丹青玩赏品,总是传递文明古国的文化信息。而张伟觉圣带给我们的书丹精神,是平淡中的激越,浅显见深奥的文化符号。

能够走进文明古国的学识肌理中去抽取文化精髓,进行一翻当代的丹青盘点,将道佛惮人物来一个张伟觉圣式的大翻新,是画家作品的另一个令人瞩目的关注点。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笔下的八位仙人被丰碑化了。同样,十八罗汉也被画家置于了新的境界,从外在形象上更加鲜明和生动了,使之个性突出令人过目不忘。这种翻新,实际上是为历史人物来个真正意义上的反朴归真,是画家形式与内容统一下的再营造。这种表述上的自由,来源于画家有深厚的绘画技法与技巧的好功底,尤其画家有以线造型的好功力,才能将思想完美地呈现给我们。

张伟觉圣的作品,尤其是古代人物题载的画作,都是由线条谱就的丹青交响。能把线掌控得如此纯熟,让其或浓或淡或虚或实一切为主题服务,都是他的“线形一体”的学术理念指导下的艺术追求所取的丰硕成果。强化线的核心地位,使得他的作品守住了大写意人物的灵魂。

张伟觉圣对的线掌控和运用,在作品中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这一种神来之笔的精致靠的是画家熟练而巧妙把握了书写性入画。他的书写,无论在塑造人物的面部表情,还是刻划衣纹上,亦或是在画道具背景,都是以变化着的、有着不同质感的生动的线条来铸成。画家熟悉线的各种描法,在他的画中线成了呼吸着的韵律,有表情也有感情。而赋予线形一体的描写以深沉的情感,才是画家张伟觉圣艺术的最本质特色。线的情感哪里来?应该来自艺术家的学识、教养和追求。

带着丹青血脉的律动和线条生命的温度,张伟觉圣以不愧为于时代的艺术实践,躬耕于文化掘进的历程中,凸显出四点鲜明的标识:

一、立足当下在现实生活中去品悟人生三味,挖掘身边平民精神世界的情怀给予艺术的人文关照,记录和建立了当代城市底层人物生态的艺术档案。从寓言表述哲思,打造出个性化的群体形象。

二、走进历史对经典文化进行哲学思辩,为现实社会生活寻求文化支撑,在继承中华文明遗产过程中来印证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正本清源,使画魂回归。

三、把艺术诉求化作宗教般的虔诚的信仰,让作品为自己树起崇拜的图腾,以自己的画作形成相互激荡的文化氛围,不断在激励中进行自我超越。

四、走进画论的核心去为自己的画风选择语言,用逻辑思维来奠定画题的核心基础,使画作走向内敛着某种深刻的意义象征,一扫直白、空泛之气,标识着当代文人画的新特征。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靠作者和读者共同推挽来完成,画家张伟觉圣用自己的丹青之旅为受众带来了欣赏中的思考,更有益于艺术的发展和文化的传递。这种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带给我们的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文化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