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缘,是愚钝还是质朴?

 耽读斋 2018-08-03


隶书缘,是愚钝还是质朴?

—临《张迁碑》有感


打开一本微微泛黄的《张迁碑》字帖,思绪开始飘摇,我学习书法的历程在脑海中慢慢由模糊变得清晰,像一抹隐藏在云雾中的山峦随着清风露出了秀色……

我从七岁开始临习《张迁碑》。(下文简称“张迁”)在我能开始用毛笔写出汉字的基本笔画之时,我的恩师张老师便赠给我一本古色古香的张迁碑教本,里面有明拓本的复印本和单字教程。老师在字帖的扉页郑重地写上“长乐未央”,当时的我并不在意,也不可能知道,这本黑溜溜的字帖竟然成为我书法之路上的良师益友。

和许多初练张迁的朋友一样,幼小的我只觉得它的字形稀奇古怪,而且一般隶书具有的“蚕头燕尾”“燕不双飞”的特征也不是很明显,它真是另类的隶书啊!

 我临张迁经历了几个阶段。随着我心智的成熟,阅历的增长,审美的提高,张迁的形态在我的笔下不断发生变化,张迁碑一直以它不变的姿态悦纳我的成长。或者说,我是在不断地发现它的美,不断地刷新对它的认识。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它的美是一种沉稳大气,朴拙苍茫的美。应该说,大量的书法名作追求的是一种比较通俗的美,而张迁碑似乎与主流格格不入,它以雄浑强劲的方笔为主,字字充满了力感和重感,有一种朴茂雄强的阳刚之气。

它的美是一种充满个性,追求独特的美。张迁碑字字都有自己的特性,有一些字看起来头重脚轻,如刚刚学会走路的顽童;有一些字则肆意放浪,像饱经风霜的侠客;还有一些字端庄大气,好似谦谦君子……

它的美是一种浪漫天真,自然率性的美。张迁碑的字大都应势结型,无拘无束,如“尚”字的“口”外方内园,似乎是人在咧嘴一笑;“间”字中的“日”左下倾斜,仿佛是老拳师在打醉拳一般;“汉”字的三点水是三个不规则的圆点,宛若荷叶上流动的水滴。

西风残照,汉家楼阙。

应该说,是开放而自由的汉代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隶书,我们的民族在那个时代处于富有创造力的上升期,就像人在青春期时一样活力四射。 我们知道西汉的隶书依然带有篆籀的形态,而在东汉时隶书逐渐成熟,字形由长而趋向扁平,体态舒展,雍容大度,有一些碑追求工整匀称,法度平稳,而略显缺少艺术感和变化感,例如蔡邕的《熹平石经》,但是仍然有一些像《张迁碑》一样的碑有诸多腾挪变化,显得与众不同,精彩绝伦。


我归纳了一些临习张迁的经验,希望对准备临张迁碑的朋友有帮助。

首先是字帖,如果有一本好的拓本,就有了一个好的临习对象。市面上的字帖很多是拓本的复印件,我建议大家使用明初拓的张迁,因为此本保留的字数较多,许多字保存良好。而且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放大版的字帖,若买不到可以自己下载拓本的扫描图片去放大打印,因为原本的拓本字比较小,不利于初学。

临写时,我们会发现,拓本上的字有很多小小的坑坑洼洼,这是风吹日晒的正常结果,为碑文增加了历史的沧桑感,但是我们在临写时不应该有笔刻意地抖出扭曲的笔画,应该正常地平稳行笔。如果有的朋友要追求一种“金石气”,我建议用笔墨的轻重缓急,枯瘦丰腴,飞白牵丝来表现。

关于张迁的笔画,自然是以方笔为主,但是张迁碑的方笔不是绝对的。张迁碑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圆笔和尖笔,这是为了更好的映衬出方笔的强雄。方与圆是一种相对的关系,我们应该小心地注意好,避免方笔过多而显得呆滞生硬,要刚中带柔才显得变化多端。比如说,注意好一些字内部结构的圆形处理,或者偶尔在收笔时较迅速提笔,不做回锋,都能让字比较生动。

我觉得如果是书法基础较差的朋友写张迁碑,有利于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如果是有行草基础的朋友写张迁碑,则能让你的行草更有骨架和力量。但如果是初学书法的朋友则不是很建议直接临写张迁,因为容易把握不好“度”而误入歧途。希望大家能好好练习,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让张迁碑丰富你的书法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