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在民国初年便有了公共厕所,这对全国应算“领先一步”的。 1915年1月30日,“南通城区第一高等公厕”建成,其位置约当今市民广场西南边缘(原崇川公安局附近),当时警察事务所所长杨薇生还特地邀请县长储南强及地方绅士前往参观,据说诸公“如厕浏览,莫不啧啧称善”。为此,还有人写了篇妙趣横生的《公厕颂》,颂文云:“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一炉而治兮渣滓消融,乃如之人兮亦窃效其陶镕。有厕有厕兮警局之东,锡予嘉名兮名之曰公,经营缔造兮招徕出恭。天厕照临兮恶与人同。耳赤兮面红,黄流兮在中,居士闻木犀香否兮郁郁葱葱。愿一日三遗之廉颇兮降生南通!” 公共厕所男女分间,改变了以往共用一位的状况。然而实行之初,有些人尤其是农民对此不熟悉,经常搞错,于是管理当局采取了一些措施,《南通新竹枝词》里有一诗,专咏此事,读来可发一笑,诗云: “短屋平分门半栓,内容布置实完全; 阿浓不解公坑例,误入其中罚一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