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旧时交通

 连云港海之阔 2018-08-03
一、代步工具

轿子民国前,以轿子作为代步工具,多数用于娶亲,也有为富裕人士出门和州官出巡所乘。有钱人家出葬时有“魂轿”,专供死者的“灵魂”乘坐。轿子均用青蓝布作轿围,轿顶扎上一红布花球,而大红板轿、喜庆花轿、绿呢大轿等,仅存有轿架,需向城里轿行租借轿围,分大红、花呢、绿绒多种。40年代初,轿行先后停业。80年代,上下狼山时有小轿接送。

人力车是一种由人力挽拉的载客车,弹性车轮,钢片弹簧悬挂装置,木制车厢,前有辕杆,由日本传入中国,故亦称东洋车,因其车座都漆成黄色,又称为黄包车。人力车一般为有钱人家出门时所乘,病人也乘坐。有的人力车还代替花轿,车前挂彩,用来迎娶新娘。解放后,人力车逐渐减少并绝迹,代之以三轮车。
独轮车又称小车,为木制,大多是男人在后推,妇女、儿童在前背拉,在乡、镇、城之间“吱呀、吱呀”地行走。独轮车是陆路短途中的主要运输工具,以运粮草、猪羊等货物为主,载人次之,主要是载老人、妇女、儿童。穷人家迎娶新娘也用小车,因途中新娘不能落地,新娘“元宝跟头”更跌不得,故推车者须十分小心。解放后,独轮车逐渐见少,至80年代已不见其迹。

船南通河网众多,故靠船航行很方便。河面上有大舶船、官船、大货船、帆船等,河岸处有纤路,通常多人背纤。小孩子第一次坐船过桥,要扔零钱于水中,以求平安无事。河上,还有舢板船,由一人撑乘,用于捕鱼虾、采菱角等。

二、出行

旧时,南通人一般不大愿意出门,如有事出百里之外,都自备干粮。知识分子外出考试,兴结伴而行,外出做官者,亲友们都轮流为其饯行。对出行者,亲友们都要说上“一路顺风”、“平安无事”等祝词。
渔民为祈求太平,出海前首先要烧利市敬神,届时买香烛、鞭炮、马纸和熟猪头或熟鸡,供奉神灵,鸡头规定让船老大吃,猪头供在利市马纸前面敬神,求褚太尉指路保平安。饭后,家里人还要做顺风圆子给出海人吃,以示顺利。渔船启航时,要贴符、打蘸、摇旗呐喊、敲锣响鼓、燃放长鞭,祈求出海平安、生产顺利。船头的冲浪板上要披红挂彩,希望此次出海,能够招财进宝。

三、回归
旧时,出行者回家首先要祭祖,以告平安。做官者回乡,亲友都要为其接风,备酒欢迎。回归者,一般都带些异地的土特产,赠送亲友品尝。知名人士回乡时,地方相关人员要到候亭(今孩儿巷口西)、码头、车站迎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