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家长会无意识这一行为,却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昵称41082923 2018-08-03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家长最常犯的一种错误就是给孩子贴标签,给孩子贴标签好像成了家长一种无意识的形为,总是喜欢把孩子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现像归为孩子的一般情况。不管现在你家宝宝多大,你可以回忆一下,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用过这样的方式。

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问:我家孩子胆小怎么办?我家孩子不爱吃青菜怎么办?我家孩子爱动手打人怎么办?…..有时候孩子可能突然遇到令自己害怕的事情,并表现出胆小,或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到了某个阶段变的比较害羞都会被家长轻易的贴上胆小的标签。

记得有一次去幼儿园做一个讲座,其中有一个家长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我家宝宝不吃蔬菜怎么办?我问她:是孩子一直不吃呢,还是这段时间不吃呢?她说最近这段时间。你看孩子只要有一段时间稍微表现的有点特殊妈妈就会轻易的给孩子贴上标签。

还有一个妈妈,她家宝宝上中班,她很苦恼的问:我家宝宝不喜欢读书怎么办?我说怎么个不喜欢呢,看到书就跑吗?她说:不是,我一直想培养她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但是孩子却总是在我读书的时候东张西望,完全安静不下来。我笑着问这个妈妈:你知道你家宝宝这个年龄段的专注力时间是多长吗?家长摇头。其实不是孩子不喜欢读书,只是她的专注力有限,她不会像大人那样,坐下来好好的完整的读完一本书,她会走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像,而且孩子不专心,有很大原因来自于家长,一是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让孩子内心不安,二是阅读的过程没有办法吸引到宝宝,这个阶段是以吸引 为主,强烈去要求孩子只能适得其反。你看,家长不明原因的又给孩子贴上了'不爱读书'的标签。

家长给孩子贴标签很随意,有时也许情况就出现过一两次,家长就会说孩子总是…样,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贴标签是一种消极的暗示

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爱给孩子贴标签呢?大多数家长会在认为孩子做的不好的情况下给孩子贴标签,而这种标签带给孩子的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就像父母如果说孩子不吃蔬菜,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看到蔬菜就想到自己不喜欢吃。消极的暗示对于孩子来说,它是一种心灵的腐蚀剂,会让孩子情绪处于低落状态,并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二、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孩子有可能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作'标签'理论。它指一个人如果长期被贴上某种标签,那么这个人就很容易按照所贴的这个标签来做事。例如你说你的孩子,又笨、又懒的,那么长期下去,你就会发现他真的变成了又懒又笨的人。

三、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发展

经常被贴上一些消极标签的孩子,在性格上显得更怯懦与自卑,做事总是唯唯诺诺的放不开手脚。因为负面标签影响了孩子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研究发现,那些家长经常贴标签的孩子,在性格、创造力的发展方面都不够大胆与开放,总喜欢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尤其重要,所以请不要用贴标签的方式来激励孩子,要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这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