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space.com报道:近日,科学家们推测,几十亿年前在太阳系中盘旋的一颗恒星,可以为海王星以外神秘天体的扭曲轨道提供解释。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冥王星已被开除队伍),但现在科学家们提出一个惊人的假设,在太阳系的深处隐藏着第九大行星。这颗巨大的行星藏身于太阳系的边缘地带,质量是地球的十倍,是与天王星和海王星类似的气态行星,属于柯伊伯带天体,有着形怪的运行轨道。 第九大行星之所以如此神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处于椭圆形的拉长轨道上。它的轨道非常狭长,每绕太阳转动一圈需要要1至2万年的时间。它与太阳间的平均距离约为28亿英里,比海王星远20倍。其运行方向与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不同。所以大部分时间,第九大行星会处于相反的空间位置,以至于我们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 模拟出的第九大行星的轨道 目前,科学家并未实际观测到第九大行星,它只是基于数学建模的结果。这个神奇的第九大行星的运行轨迹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科学家们都对它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疑问,现在他们有了新的发现进展。 近日,一篇新的论文提出,几十亿年前,一颗游荡的恒星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急速掠过,这可以解释海王星外的神秘天体的扭曲轨道。恒星飞越将我们的恒星系统中成千上万个冰冻星球分散到了奇怪的位置和轨道。 新的理论可能有助于解释太阳系的一些不寻常的特征,包括像Sedna这样的矮行星不寻常的轨迹,它每11400年环绕太阳一次;它也为神秘的“X行星”提供了解释。之前一些人认为这个天体是地球大小的十倍,因为太大了,又离太阳太远,所以无法形成。然而,新的理论表明,这个星球实际上和地球一样大。 德国波恩马克斯普朗克无线电天文研究所的团队利用年轻恒星运动的数据,测试了这个理论。他们利用这些数据模拟数千个恒星的飞行,以观察一颗流氓恒星是否能在数十亿年前帮助塑造早期的太阳系。模型显示,在大约10亿年的时间里,一颗恒星掠过我们的系统并破坏其中一些行星的几率大约是四分之一。 该小组根据年轻恒星的读数模拟了早期的太阳系,模拟了一个密度随距离太阳越远而下降的圆盘状粒子。他们发现,在我们的系统形成早期,一颗质量与我们的太阳相似的恒星,如果穿越80-100倍的日地距离,就产生了与太阳系相近的产物。这是通过将数以千计的小冰冻星球推到海王星以外的星际空间,只留下几个跨海王星天体来实现的。 在太阳系的荒凉地带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颗神秘的第九大行星?甚至可能不只一颗,抑或或是根本没有,又究竟是什么神秘的存在每时每刻的影响着天体的运行轨迹? 你相信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吗?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吧。 ![]() 太阳系历险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16.50 文:雪落香杉树,校核:蛋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银河旅游局】!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