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鸡蛋避开5个误区

 xdd响当当 2018-08-03

鸡蛋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之一,从价格和营养价值上来看,可以说是“理想的营养品”。

  北京《法制晚报》报道,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钾、钙等人体所需营养,而且老少皆宜。不过,在如何吃鸡蛋这方面,还是有一些误区。

  生吃鸡蛋更有营养。网上曾流传着“生鸡蛋更有营养,吃了更健康”的说法,在不少影视作品中,也常会看见生吃鸡蛋的场景,尤其是一些美食类日剧中,都少不了“酱油鸡蛋盖饭”这款美食——将生鸡蛋打在热腾腾的米饭上,浇上一点酱油搅拌后食用,看起来美味异常。

  实际上,生鸡蛋很不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吃生鸡蛋容易感染细菌,食用没有加热过的生鸡蛋感染细菌和寄生虫的危险系数非常高,而像“酱油鸡蛋盖饭”中半生不熟的鸡蛋,也同样如此。

  此外,鸡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温加热破坏,生吃鸡蛋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造成浑身无力、肌肉疼痛、眉毛脱落等症状。

  只吃蛋清不吃蛋黄。不少女性、老人和孩子因为怕发胖、怕胆固醇高,或者单纯不喜欢蛋黄的“口感”,而选择只吃蛋清。殊不知,胆固醇其实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发胖也不是一颗蛋黄就能做到的。

  目前,海内外营养界都认同,吃进身体的胆固醇对血胆固醇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已经不再限制胆固醇了。蛋黄富含优质蛋白、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钙、铁等多种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对身体很有好处。

  鸡蛋“好”就要多吃。不管吃什么东西,都需要控制好量,这个原则在任何食物的摄入上都适用。鸡蛋含有高蛋白,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从而损害肾脏机能。

  一般来说,正常人吃鸡蛋以每天一到两个为宜,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少年儿童可以适当增加一点。而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三四个鸡蛋,但不宜再多。

  鸡蛋卤制无损营养。卤鸡蛋分为两种,一种是放了很多香料的卤汁卤蛋,另一种是传统的茶叶蛋。卤汁卤蛋常用八角、茴香等刺激性较大的香料,再加上长时间高温煮制,大部分营养都流失了。

  对于茶叶蛋,由于茶叶中含有生物酸碱成分,在烧煮时会渗透到鸡蛋里,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这种结合体对胃有很强的刺激性,长期食用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利于人体健康。

  所有人都适合吃鸡蛋。鸡蛋虽好,但并不是“万能”的,对蛋白质过敏者、肝胆病患者等人群就不适合过多食用。

  敏感体质的人一次性摄入大量蛋白质就可能发生过敏症状,出现腹痛腹泻、皮疹等情况,这类人要慎食鸡蛋。

  肾功能不全的人体内代谢物无法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患者如果食用鸡蛋会让体内尿素氮增加,导致病情更严重。鸡蛋黄中含有较高的卵磷脂和胆固醇,这两种成分需要在肝脏中代谢,而肝胆病患者肝功能减弱,如果食用过多鸡蛋会加重肝脏负担。

  此外,人在感冒发烧时,消化液分泌减少,各类消化酶的活性也降低,此时吃鸡蛋容易消化不良,可能引起腹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