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李成、范宽的山水画都有哪些小故事?

 daiaichen 2018-08-03

北宋时期,在山水画的进程上,有四位巨擘,被后代并称为四大家,他们四位分别为李成、郭熙、范宽跟米芾。

四大家当中的李成、范宽两人,与五代至宋初的山水画家关仝一样,和荆浩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宋代初期,还将关仝、李成、范宽三人,并称为北方山水画的“三家”,三人都以描绘北方山水见长。
李 成 
李成出自书香门第,他在五代后周时,避居在青州营丘,平时喜欢画山水画自娱。但绘画并不是他的主业,也因为他自诩读书人,心气高,所以他从不与一般世俗的画师为伍。
图片
李成《茂林远岫图》
李成善于表达山川气象的变化,还会表现出不同季节的特色,他尤其会画寒林。所谓的寒林,就是秋冬季节时树叶脱落,只剩枯枝在风中摇曳,凋零又暗藏生机,给人艰苦中饱含希望的期待。
图片
李成,《乔松平远图》轴,北宋,绢本墨笔,205.5×126.1 厘米,日本澄怀堂文库藏
描绘寒林,是李成的拿手绝活,他画树的特点,是笔触锐利、坚硬、树枝不长,曲线往下,因为造型特异,有如螃蟹的爪子,画史上称座“蟹爪枝”,也成为后世画树会仿效的一种风格笔法。
现存于美国,传为李成所做的《晴峦萧寺图》,为明显的北宋“巨碑式构图”。巨碑式构图,就是有一座堂堂的主山,占据画面重要的位置,前景的点缀衬托出山的雄伟,让观看者彷佛可以走到画里,也传达出一种隐居思想。
图片
李成《晴峦萧寺图》,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
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成抖动的短笔触,表现锐利的风格特色,传达北方干燥的山石画法,建筑物与桥的透视表现清楚。这种看重视透与观察法的表现方式,是五代延续到北宋的特色。
图片
李成《晴峦萧寺图》,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局部
画名《晴峦萧寺图》中的“萧”,是“单独”的意思,名为“萧寺”,就是一间寺庙。我们可以看到,画面正中间就有一间佛塔,成为这张风景画的中轴,看起来顶天立地,这是画家刻意的安排。我们的目光顺着画中的山势走去,途中会经过许多瀑布,佛教中常以水和佛法来做连结,传达人生苦海,透过佛法指引,可以解脱苦难的超脱思想。
图片
李成《晴峦萧寺图》,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局部
刚才,我们提到了透视法。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画家采用的透视法,是移动式的透视,也就是同一个画面中会有很多的透视点,与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出来的定点透视法,不是同一种表现方法。《晴峦萧寺图》中,画家刻意将建筑物的屋顶用由下往上看的视角来描绘,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特别提到,李成会用仰角视角画屋顶飞檐,这是人在平地仰望屋顶,屋角仿佛被风掀起的透视表现方式,但沈括不是很认同这样的绘画方法,他认为李成太过于注重肉眼见到的物像描绘,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忽略了画中的“妙境”。
图片
李成《晴峦萧寺图》,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局部
李成最为知名的画作,是现存于日本的《读碑窠石图》,又称为《观碑图》,画中描述两人观看墓碑碑文。这是一个汉末三国非常知名的故事,前阵子热播的《军师联盟》里也出现这个剧情。东汉名士蔡邕在歌颂孝女曹娥的石碑上,写了一段字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途经此处的曹操与杨修,先后猜出这句字谜话指的正是“绝妙好辞”。
图片
李成《读碑窠石图》
在《读碑窠石图》中,并没有曹操与杨修,但李成描绘了劲拔的枯树与荒寒的原野,传达出萧索与肃穆的气息,让人对历史的追忆产生感慨之心。前面说到,李成非常会画树,而他的震撼感就在这里,看李成的画作,就像藉由纠结的枝干叙说太古洪荒的秘密,这种强烈的暗示效果,深植人心。
《读碑窠石图》也被视为李成流传不多的真迹,弥足珍贵。
范 宽 
另一位北宋时期北方山水画的代表,是范宽。范宽那件名闻天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作《溪山行旅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不但被明代的董其昌评为“宋画第一”,甚至曾让现代水墨大家刘国松,在观看后感动得流下泪来。
在这张画作中,巨峰堂堂矗立,飞泉一线,气势雄浑;前景当中,有一支商旅穿林而出,点出绘画主题“溪山行旅”。范宽使用“雨点皴”描绘山景、统率全画,这种技法使用长点形的短笔,就像雨点打落一样,有短促的节奏感,让画面留下彷佛被凿刻过的痕迹,表达出山石的厚重,也将北方的干燥气候展现出来,山石中清晰可见的结构,与湿润多雨的南方山水有很大的不同,也是《溪山行旅图》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
图片
范宽《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宽为一米多,长达两米多,用两张绢布合起来所画,因此在画面上有很明显的中轴线。仔细观看画面,中轴线上恰恰好有一棵松树,因此形成视觉焦点,看起来特别的明显。
图片
范宽《溪山行旅图》 局部 中轴线上的松树
北宋四大家中的郭熙,他的儿子曾将父亲的绘画思想编纂成《林泉高致》一书,当中提到山水画要有主山与客山,象征着君与臣,因此山水画也象征着宋朝的帝国江山。
若从这样的观点来解读这件《溪山行旅图》,上方的山象征着大宋的江山与君臣,底下的商旅象征着平民老百姓,那么那株视觉焦点的松树,就是象征着君子,代表能辅佐君王撑起社稷江山、作为上与下之间沟通管道的士大夫,范宽由此寄予对读书人的厚望。
图片
范宽《溪山行旅图》 局部
而这张图被发现为确实为范宽真迹,也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在徽宗以前,北宋初年的画家不流行落款,这件作品上尽管有董其昌的提跋,也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一直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这件作品真的就是范宽的真迹。
后世几百年间,虽然每个人都认为这件就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但少了那份真凭实据,总是有些遗憾。
图片
隐秘的范宽落款
直到1958年,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李霖灿,从画面下方那些旅人身后的树丛里,发现了范宽的签名。范宽两个字,就隐蔽地藏在树丛的墨点之中,这下坐实了范宽真迹的猜想,顿时整个中国古书画界,都欣喜若狂得沸腾了!
范宽因为名气很大,还有许多作品,不论真假都归于他的名下,但不论如何,《溪山行旅图》确实就是他最没有争议的旷世杰作。
文·图 | 典藏
来源:“典藏”公众号   编辑:朱晓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