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件永久禁止出国的国宝“火”了,但这个博物馆的知名度却低到让人心疼

 ZmlZwh 2018-08-03




“老?要多老的有多老;

为啥文物老想说话?可能等了3000年吧;

国宝都这么把年纪了,怎么还那么乐观...”


上面这么顽皮的对白,来源于央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如今第二季重新回到观众视野,这便意味着:又有一大波国宝向我们奔来。     




在第二季的25个国宝文物当中,其中有一件文物引起我们的注意长信宫灯。


1968年,这盏汉代宫灯被挖掘出来,一时震惊中外。所以你会对下面这个曾被多次编进中学教科书的文物感到眼熟:上镜率如此高的宝物,想必是件价值不菲的国宝。   





它是一件来自汉代的国宝?也许你只猜对了一半:这件文物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它曾被列为中国首批永久禁止出国(境)的64件文物之一。


通俗一点说,就是如果外国人想看它,都要跑到中国来。 




当这件国宝级文物“火”了以后,人们才注意到国内这个低调且毫无存在感的博物馆:河北博物院。 


可能也跟平日作风低调的河北省会有关,这种低调气息甚至让人为它感到惋惜。但事实上:如果去过河北博物院一趟,你又会为它的藏品感到惊叹。  


因为除了上面的长信宫灯,还有一件熟为人知的国宝「金缕玉衣」作为中国首批被永久禁止出国(境)64件文物中的金缕玉衣,也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名片。       



河北博物院的金缕玉衣,被誉为“国宝级”玉器




藏了那么多国宝,知名度却一直不温不火

“这也许是被国人严重低估的博物馆”

那么,这个博物院还有着怎样的故事?

点击下方,数字漫游河北博物院


(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四维看展小程序上线啦!每周推荐国内一家优秀的艺术/文博藏馆)


四维看展 本期推荐:河北博物院,一个被国人严重低估的博物馆 小程序





一个被国人严重低估的博物馆

“史记有偏见:不提战国第八雄中山国”



“史记有偏见,不写中山国”

河北博物院却把这个遗憾给补上了



之前有网友直接评价:河北博物院绝对是一个被误读、被低估的“土豪馆”,它的内容之丰富,让很多见多识广的博物馆发烧友也感到惊诧。 


从河北省博物馆到河北博物院,就像一名作风低调的“老干部”。但这个一向沉默的博物馆,来历一点都不简单。 


在这里插播一则小故事。


就在去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了一篇引起极大轰动的文章「史记有偏见,不写中山国」,文中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只对中山国轻描淡写,令后人对中山国倍感陌生。但作为战国差一点便称霸的强国,其地位本应占浓墨重彩的一章。 


最后作者犀利批评《史记》:没有写中山国,史记需要重写。      




实际上,真正关注到中山国的人并不多:虽然历史上的中山国经济军事实力固然盛极一时,但其国运多磨,又因是游牧民族所建,遗迹湮没于地下,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一直被称“神秘王国”。 


直至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勘探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发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这些珍宝令人惊叹。当这些珍宝最终出现在河北博物院之时, 有人惊叹:原来历史上还有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 


最后,河北博物院把还是这个遗憾补上了,并将“战国雄风-古中山国”设为常设陈列:沉睡了两千年的中山国,终于苏醒。

 



要知道在历史上,中山国最后是被赵国所灭,直至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此销声匿迹。   


直到最后,这个国家留下了一份2000年前的古老礼物,亦是当今世界仅存的孤品---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  





一段被湮没的历史重见天日

除深厚的历史底蕴,值得注意的是

河北博物院的文物,均龄在2000岁以上




 博物馆的国宝,平均年龄在2000岁以上


还原2000年前群雄争霸的故事

还有一群均龄超过2000岁的国宝



河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河北博物院有2000多年(甚至更久)的历史可讲。2000年前,这里便是战国七雄--燕赵并立之地,并深深影响了当今中国版图与文化。  


所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藏馆内的典故壁画、透雕龙凤纹铜铺首以及大型陶礼器,在复原2000年前那段悲壮岁月。  


▲四维时代提供技术支持

(点击图片进入漫游,PC端体验更佳)




还有那些均龄2000多岁的国宝:


数不尽的酒器与铁器,甚至墓葬中的性器,它们像呈堂证供,用铿锵的文物价值,试图让历史法官判定,掩盖在2000多年风沙下,这片土地曾经的喧嚣和夺目。


▲四维时代提供技术支持

(点击图片进入漫游,PC端体验更佳)



到最后,你以为自己在漫游河北博物院,实则是在感受2000多年前那段烽火岁月下埋藏的血海深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