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景区回香阁: 在惠济祠以北100多米处,穿过小广场,有一组建筑,其海拔高度与惠济祠大致相同,这就是回香阁。回香阁原是天齐庙,附建有回香亭,香客们到娘娘庙烧完香后,还要到这里再焼一次香,进香仪礼才算完成,此后才是“戴福还家”。现已改建成把天齐庙和回香亭合并一处,并改名为回香阁了。 王三奶奶殿在财神殿北侧,楹联上写“居人苦,广结善缘,同归般诺;列仙班,普济苦难,公证菩提。”殿内供奉王三奶奶塑像,为北方老妇人装束,梳髻,尖足,手拿烟袋,旁边侍女手牵一头黑毛驴,供王三奶奶骑用。 财神殿是妙峰山西侧殿的正殿,楹联上写“乾始美利,不言其利,乃宏厥利;人知尊神,弗见其神,故谓之神。”殿内供奉的财神是赵公明。中国供奉的财神很多,赵公明是武财神,此外还有文财神比干和范蠡、利市财神关羽,明代时又出现了劫富济贫,侠盗出身的“五显财神”,但其中以赵公明最具盛名,而被称为“正财神”。赵公明是道教之神,道书上说她姓赵名朗字公明,陕西终南山人氏,秦朝时避乱山中,虔诚修道,后于汉代被张天师首位弟子,命他骑黑虎,持钢鞭,守护炼丹炉。后因吃了师傅所赠仙丹,而法力广大,变化无穷,天帝封其为“正一玄坛赵元帅”,故世人称其为“黑虎玄坛”或“赵玄坛”。 喜神殿在观音殿的南侧,楹联上写“寄语此中人,但使有缘人常见我;坐观天下事,须知做戏要逢场。”殿内供奉唐明皇像。喜神即戏神,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他酷爱乐舞,曾挑选优秀乐师三百人,宫中能歌善舞的宫女数百人,在梨园排演,他亲自担任指挥,兴起时还换上戏衣参加表演,据说他是演丑行的,后世称喜剧界为梨园行,奉李隆基为祖师爷。妙峰山娘娘庙是北京惟一的一座供奉戏神的庙堂,1920年,为重修喜神殿,北京的梨园行在北京的吉祥大戏院举行了筹资大义演,当时京剧和河北梆子许多名角都登台演艺,有孙菊仙、尚小云、杨小楼、王长林、闫岚秋、田桂凤、于连泉、程砚秋、王又宸、裘桂秋、陈德霖、龚云甫、余书岩、侯俊山、崔灵芝、刘义增等名家,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盛事。当时的喜神殿在惠济祠东侧,这里当时是供奉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三教堂,重修时才改建成了喜神殿。 月老殿在妙峰山观音殿北侧,楹联上写“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今生大快事,莫错过姻缘。”殿内供奉婚姻之神月下老人,简称“月老”。相传唐代有个名叫韦固的人,一次路过宋城,住进南店。晚上出来散步时,见到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布口袋,在月光下翻看一本书。韦固问他所看何物,答曰:“天下婚书。”韦固又问袋中何物,答曰:“红绳,用来系住夫妇之足。虽是仇敌之家,贫富悬殊,天涯海角,吴楚异乡,此绳一系,便定终身。”这就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来历。韦固十分惊奇,连忙打听自己的婚事,月下老人翻书查找后说,“足下的未婚妻是店北头,卖菜的瞎老太婆三岁的女儿。”韦固悻悻的回店后,命仆人去暗杀此女。仆人心虚,慌忙之中只刺中了小姑娘的眉心,便跟着主任韦固连夜逃走了。十几年后,韦固因从军作战立了功,刺史王泰愿将女儿嫁他为妻。婚后,韦固见妻子长得很漂亮,只是在眉心处总粘着一朵贴花,她十分奇怪,便去问老妇人,老妇人说,此非亲生女,乃宋城卖菜瞎婆婆所遗之孤女,被王刺史收养,视为己出。韦固此时才明白“天意不可违”,遂与小姐相亲相爱,后子孙满堂,幸福一生。 观音殿是妙峰山侧殿的主殿,门前楹联上写“金顶现金身,莲花座上熏风暖;妙峰瞻妙相,杨柳枝头甘露香。”殿内供奉杨柳观音像,杨柳观音为观音三十三像之一。观音原称为“观世音”,是梵语的音译,即观察时尚的一切声音。唐代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为“观音”。佛教传入中国初期,观音为男性形象,因佛和菩萨中没有女性,为了亲近中国百姓而把观世音逐渐演化为女性形象。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侍,接班人,其德能是“大慈大悲”,所谓“慈”,是爱护众生,给予众生快乐;所谓“悲”是怜悯众生,拔除其苦难。《法华经.普门品》中说,众生遇到水、火等自然灾害,碰到盗贼欲杀害自己之际,或者见到鬼怪,以被个人的情欲所缠绕而苦恼时,只要喊一声“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观世音不分贵贱愚贤,对一切众生的苦难都拯救,所以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的尊号,在民间受到百姓们的普遍尊奉。 药王殿是妙峰山灵感宫的西配殿,两开间,形制与地藏殿相同,门前楹联上写“药有神功,何若养生祛病;医无止境,必需酌古参今”。一般药王殿供奉孙思邈,而此处供奉的则是扁鹊。扁鹊本名秦越人,是春秋时的名医,《史记》上有其传记,传说他曾得异人传授,治病能见人肺腑,首创诊病搭脉的方闭幕法。扁鹊行医,行踪不定,各科皆通。相传他到邯郸,了解到当地以妇人为贵,便挂妇科招牌,专治妇女疑难疾病;到了洛阳,听说当地尊敬老人挂耳目及痹科招牌,专治眼花耳聋,行走不便等老年性疾病;到了咸阳,发现当地人珍爱小孩,便挂起小儿科招牌,专治儿童腹泻、停食、天花、痘疹等症。“讳疾忌医”这个典故说的就是齐桓侯不相信扁鹊说其有病,而使自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而死的故事。扁鹊墓在河北省任丘县,当地有药王祠,祠前有一块数亩大的空地,传说病人入祠祷告后,按照药王所示,到空地上某处去挖药材,食后即可痊愈,此地的药材久挖久有。人吃五谷杂粮,身受冷热湿燥,没有不得病的,药到则病除,故而对药王的崇奉之风在民间极盛。 地藏殿是妙峰山灵感宫的东配殿,两开间,门前楹联上写“地属名区,赖佛威灵留净土;藏兹宝库,裕民饥苦上春台”。上下联的首字合起来即是“地藏”。“地藏”二字是梵文的音译,“地”指大地,“藏”指储藏。《地藏十论经》中说,这位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两句各最后一个字,而得名“地藏”。他曾在佛前发下大誓愿,一定要度尽六道众生,拯救她们的各种苦难,直到地狱完全撤空,再没有一个“罪鬼”受苦,自己才升级成佛,故而他有“大院菩萨”之称。地藏菩萨的职责是住在幽冥世界,故而又被称为“幽冥教主”。释迦牟尼佛曾托咐他,在自己寂灭之后,未来佛弥勒降生之前的千万年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其职位相当于“代理佛”。他的职责一是使世人孝顺和超荐父母;二是免除众生一切苦难;三是满足终生需求,令大地草木花果生长;四是祛除疾病,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心理,所以拥有广大的信奉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