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池上楼》也表达了谢灵运归隐的决心

 江山携手 2018-08-03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登池上楼》也表达了谢灵运归隐的决心

这诗是谢灵运在温州任太守时写的一首山水诗,诗中“池塘”二句为历来诗论家交口赞赏。它的妙处就在于自然清新,不假绳削,对景物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敏感,而这正是他能够开创山水诗一派内在素质。

但到温州任太守是谢灵运仕途不顺,感觉郁郁不得志的。他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八岁就袭封康乐公,二十岁开始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采取压抑士族政策,特别是刘宋王朝对望族谢家怀有疑忌,把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又才华横溢,自以为在政坛上会受到格外器重,孰不料反遭朝廷排挤,被调离京城建康。这诗前面四句就是感觉怀才不遇,作诗吟赋以宣泄胸中郁闷的;中间四句登楼开窗观景,惊喜于时序变化大自然美景更换,特别是“池塘”句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以及忧郁的心情在春的节律中发生的振荡,诞生出了千古名句。

 

《登池上楼》也表达了谢灵运归隐的决心

诗歌的最后部分表达了诗人的归隐决心。后三句的第一句“祁祁伤豳歌”的“豳歌”,指《诗经·豳风·七月》一篇,诗中有“采蘩祁祁”等描写春景之句。“伤豳歌”,按照《毛诗序》、《诗谱》等传统的解释,《七月》是周公在遭受流言、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谢灵运用此典故,带有暗喻的意思。“萋萋感楚吟”的“楚吟”,指《楚辞·招隐士》一篇,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所谓“感楚吟”,是说有感于隐士的生活。后三句的第二句“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写出人的一般情感和普遍的感觉。这种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对于他这样出生名门望族,过惯了荣华富贵生活的人确非易事,但不管怎祥,他归隐的决心已下,最后一句说:“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语出《周易·乾卦》,意谓大德之人,避世而无所烦忧。坚持节操那里仅仅是古人才做得到呢?在今人身上同样可以得到征验!所谓的“遯(遁)世无闷”今天在我的身上已经验证、实践了。表示要从困窘的处境中摆脱出来,决心走隐居的道路。 

因此诗人的情绪便从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高亢的声调收结全篇。也就在这大约半年之后,谢灵运称疾辞官隐居,归隐到始宁的祖居。

 《登池上楼》也表达了谢灵运归隐的决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