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击碧桂园发布会|总裁鞠躬道歉,高周转速度不会放慢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8-03

碧桂园媒体见面会现场

除了一年两次的业绩发布会,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在集团业务的管理上,他的重点也转移到了农业、机器人与扶贫等新进产业上,但8月3日这一天,在近期碧桂园一系列安全事故之后,这位花甲老人重新站到了公众面前。

“还想做老大吗?”面对媒体的提问,他显得手足无措,反问道“该不该当老大,你们教我,该怎么办?”然而,另一方面,他又强调碧桂园不会放慢脚步,还会全力推动SSGF体系。此刻,他的心理或许已经有了答案,碧桂园将坚持做自己,不管是否会被超越。

碧桂园回应安全事故

6月24日,碧桂园上海奉贤项目售楼处模架坍塌,1人死亡,9人受伤。谁都以为这只是一个意外,包括碧桂园,然而在这之后的一个月里,类似事件相继出现,7月12日,碧桂园杭州萧山项目地基出现裂痕,紧邻的一栋三层小楼成了危房。7月26日晚,安徽六安碧桂园·城市之光项目建筑工地发生坍塌, 6人死亡。

碧桂园总裁莫斌鞠躬致歉

公众忽然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碧桂园真的出了问题。持续发酵的舆论终于将这家一向自称低调的公司推倒了台前幕后,以碧桂园总裁莫斌为首的管理层集体向公众致歉,并提出了在建项目进行交叉及自查式的检查工作、加强集团内控管理及延伸管理、优选施工合作伙伴、推进供地开放、大力推动SSGF项目等“五个进一步”整改措施。

除此之外,伴随着政府初步的调查报告也陆续出炉,碧桂园对相关负责人均做出了相关处理,但公众对此并不满意,他们认为这一切的元凶与碧桂园4月份下发的一系列“高周转”文件脱不开关系。彼时,碧桂园在一周之内连发三份内部文件,要求提高三四五线城市项目的周转速度、报建速度、供货速度。“摘牌即开工”、“三个月开盘”等做法被鼓励。如此快的速度如何保证质量,这是公众的担忧,而如今安全事故频发似乎也验证了他们彼时的怀疑。

对此,莫斌说:“公司在三四线市场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能快一点就快一点,运营不断优化。”碧桂园副总裁陈斌称,高周转是资金的概念,工程上是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把浪费的空置的时间利用起来,加快进度,实现工期的优化。

伴随着高周转文件的签发,关于“35天交楼”、“通宵出图”等要求也让碧桂园打上了地产“血汗工厂”的标签。陈斌解释称,35天工期,是指项目开盘前一层售楼示范区,局部园林绿化及样板房这一类展示区最快35天具备开放条件。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集团总设计师黄宇奘也向媒体表示:“碧桂园当天出的是规划图,不是施工图。所出规划图效率高,主要原因是前置设计,在土地获取前40多天了解项目基本情况,20多天前完成集团内部规划评审及定稿。”同时他还强调,设计师一天通宵补休两天。

即便外界对周转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充满了质疑,但莫斌称并不会放缓节奏。他称,未来的质量和奖励机制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大家都知道,碧桂园有双享机制,前面开盘后可以算出拿多少奖励,但最终可以拿多少要全部交楼才知道,一旦过程中出现质量和安全的问题,没有拿到的奖励肯定没有了,以前拿到的,还要退回来, 这就是一票否决。”莫斌说。

杨国强谈舆论危机

针对近期出现的一系列舆论事件,有媒体问杨国强,您觉得这是因为什么?杨国强露出了无奈的笑容:“我昨天在家写毛笔字,也写下了这句‘为了什么’,本来我可以去亚马逊漂流,跟着房企大哥去爬珠穆朗玛峰,结果我每天,赚的钱不是自己的,做的东西不是自己的,还要做农业,机器人,我是天底下最笨的人。”

在业内诸多人士看来,之所以出现舆论危机,还在于即便做到了房企第一的位置,碧桂园与外界的沟通仍然不够顺畅,这让其充满了神秘感,从而也延伸出了多种解读。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原碧桂园财务总监吴建斌曾写过一本书《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详述了自己在碧桂园的经历,但在出版之后,这本书几乎被碧桂园买断,而在其他渠道,这本书更是叫出了10万元的天价,这更加剧碧桂园的神秘性。

而此次,在为事故致歉之余,碧桂园还在这场发布会之前,聚集了人力资源、运营中心、设计部门、财务部门、扶贫部门、筑梦公司等多个部门的领导,向外界阐述了碧桂园各部门的职责及运营情况。

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碧君讲解碧桂园负债情况

针对碧桂园9000亿负债的传闻,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兼集团副总裁伍碧君表示,截至2017年底,碧桂园总负债为9331亿元,其中预收账款3467亿元,有息负债仅为2148亿元。

她表示,香港对于房地产业多采用“净借贷比率”反映房企负债水平,碧桂园连续5年净借贷比率都维持在65%以下,2017年净借贷比率为56.9%。此外,截至2017年底,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为1484亿元,短期有息负债只有683亿元,现金短贷比为2.17。同时,截至2017年底,碧桂园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高达24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约14%。

碧桂园“六支人才队伍”

而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彭志斌也揭秘了碧桂园人才培养的全景图。据他介绍,碧桂园注重打造超级“碧业生”、未来领袖、项目总经理、区域执行总裁、区域总裁这六支关键的队伍,以此来构建人才供应链体系。作为碧桂园的重点人才品牌项目,未来领袖计划目前共收到了5.6万份博士的建立,已入职的博士有1122名,其中16人成为区域总裁,37人成为区域执行总裁,193人成为区域的副总裁和总裁助理,411人得到晋升和发展。

碧桂园给自己的企业使命是:希望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句话被写在了碧桂园总部大楼里的多个角落。几起安全事故之后,希望碧桂园能够痛定思痛,及时对公司管理不足的地方做出调整,真正践行其企业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