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邮票发行量的分析

 过往邮客 2018-08-03

原创: 永紀華英 8090集邮


2017年的发行量:

2017年“筋票”:

2017年度“筋票”——《记者节》


2017-27《记者节》以发行量1248.16万枚的微弱优势战胜1248.40万枚《国际禁毒日》,获得年度“筋票”称号。

第二,要恭喜一下《丁酉年》,成为一套可以进驻邮政历史的邮票

发行量最大《丁酉年》

韩大师设计的《丁酉年》发行量总计:8948.78+750*6+880*2+1259.39*5=21,505.73万套。

《丁酉年》凭借2.15亿套的发行量,成功击败了25年前发行的“二轮猴”《壬辰年》2.04亿套的发行量,成为仅次于“二轮鸡”《癸酉年》2.50亿的生肖邮票。

并且凭借面值2.4元,总面值高达5.16亿元,成为总面值最高的一套生肖邮票。

第三,公布时间

这个发行量公布还是比较符合《邮政管理条例》中“纪特新邮发行6个月后,进行清点,封存,销毁。并且向社会公布纪特邮票的发行量”。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去年发行任务变动性比较大,甚至安排到12月31日,帝都厂印刷机没印毁就是奇迹。按照规定,邮政在最后一套邮票销售期结束后“盘点”。一个月后就能向社会公布发行量,之前邮政迟迟不公布,不是数据大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最后,减量

探讨一下,邮政是否“减量”发行,我们看初看起来确实都很大,但是稍微分析一下这个发行量呈现逐渐递减的一个趋势。

2017年前三个季度所发行的邮票,发行量大部分都是大于1500万,热门票《西游记》(二)轻松破两千万,但是最后一个季度,我们看到基本维持在1300+万,除了《科技创新》、《19大》和《张骞》这样的产品票,发行量有点高。其他都是稳定,特别是《雄安新区》、《冬奥会徽》这样的产品票,发行量也在1300+万这个区间,不到是机器印不过来了,还是册子卖不出去了,确实量是在减少。

可能很多小伙伴表示,这个发行量还是很大,减量没有诚意,但是各位小伙伴不要忘记,这是2017年邮票发行量,之前都预订出去了,预定量的基数很大的。

在集邮周开启之前,邮政发布这个发行量信息,应该是向社会传递“减量”的信息,让各位小伙伴能够在“集邮周”痛快的“买买买”,但是这个真的太过晦涩,应该起不到太多作用。


来源:8090集邮整理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