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与高俅不得不说的故事

 来开好运 2018-08-03
苏东坡与高俅不得不说的故事
青港沉沙 2018-07-31 11:42:49

苏东坡如果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一定不会写这封推荐信。可惜,他不能未卜先知。

苏东坡是一个爱交朋友的人:“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苏东坡还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他给一个年青人推荐工作,这没毛病。

只是他打算推荐的这个人,名叫高俅。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我们还是可以合理假设一下。如果不是北宋灭亡,如果不是施耐庵写了《水浒传》,高俅的风评可能不会这么差,因为他算是一个草根逆袭成才的励志典范。

《水浒传》中,高俅是汴京破落户出身,和蔡京、童贯、杨戬(jiǎn)一起,被称为“四大奸臣”。这跟历史略微有一些出入。历史上的高俅,虽然不算清官能臣,却也不算大奸大恶之辈,在任期间并没有太明显的劣迹。宋钦宗继位后,把恶名昭著的“六大奸臣”抄家灭门。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miǎn)和李彦,其中并没有高俅。在这里先圈一个重点,梁师成,请大家注意,后面还要提到他。

据《宋稗类钞》记载,高俅的父亲名叫高敦厚,家中有三个兄弟,高俅排行老二,所以人称高二。苏东坡在京任职期间,高俅做过他的小史,也就是负责抄写滕正的小文书。能给苏东坡做文书,当然得有一些本事,首先书法造诣不能低,其次文学水准不能差。除此之外,高俅还会踢球,还会一点拳脚棍棒,算是个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

苏东坡喜欢喝酒,酒量又很差,往往几杯黄汤下肚就醉了。他常乘酒后填诗作赋,往往一顿狂草下来,字迹潦草得连自己都不认识。高俅却能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把他酒后的文稿琢磨滕正,抄录完整。这份本事,苏东坡也是自愧不如。

所以,苏东坡从京城外放地方知州时,打算好好安置高俅,于是给曾布写了一封推荐信。

曾布不是一般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比哥哥牛多了。曾巩和苏轼都是欧阳修的学生,关系一直挺好。有这一层关系在,苏东坡请曾布安排一个人,问题应该不大。曾布历任三朝宰执大臣,若能把高俅推荐到他门下,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问题其实很大。曾布是熙宁变法的改革派骨干,政治立场和苏东坡并不相同。他若是接受苏东坡的门人,恐怕会有暗通款曲之嫌,引起同侪嫉恨。所以,曾布以府中编制已满,没有岗位空缺为由婉拒,转而把高俅推荐给了驸马都尉王诜。

这个王诜,也不是一般人,他是北宋开国将领王全斌的后人。

熙宁二年(1069年),他娶了宋英宗赵曙的次女宝安公主为妻,官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也就是说,王诜是宋神宗赵顼的妹夫,是宋徽宗赵佶的姑夫,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他也是苏东坡的好朋友,能诗善画工词,被视为苏门成员之一。乌台诗案中,王诜是被牵连受罚的二十七人之一。

王诜比公主大了十五岁,这桩婚姻不仅是攀龙附凤,而且还是老牛吃嫩草。据史载,公主爱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性情温柔贤淑,把王诜的母亲卢氏当亲妈看待。卢氏生病时,公主以万金之躯,每天亲自配药尝药,安排膳食。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有这样的好媳妇,王诜还不知足,终日里与好朋友喝酒赏月填词作画,冶游青楼。这些好朋友不仅有苏东坡,还包括米芾、黄庭坚、秦观等人。据说他行为放荡到当着公主的面,还公然与侍妾寻欢作乐的地步。如此放肆,不被贬才怪。

据《宋会要辑稿》载:“元丰二年(1079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诏绛州团练使、驸马都尉王诜追两官,勒停。以诜交结苏轼及携妾出城与轼宴饮也。”王诜被连降两级的原因,是他和苏东坡结交,并且一起携侍妾出城饮酒作乐。

王诜被贬不到五个月,公主就生病了。趁着皇帝来探视的当儿,公主为王诜求情。皇帝对妹妹心软啊,于是“三年四月十八日,诏前绛州团练使、驸马都尉王诜可特授庆州刺史,许赴朝参。以长公主故,叙诜官以慰其心。”又把王诜升官了,并且准许他回朝参见公主。

可惜公主死得早,王诜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公主刚死,她的乳母就告发王诜的八个侍妾平日仗着王诜撑腰,欺负公主。皇帝震怒,罚杖责,并把她们许配给了底层士兵。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上批:‘诜内则朋淫纵欲失行,外则狎邪罔上不忠。’长公主愤愧感疾弗兴,皇太后哀念累月,罕御玉食。职诜之辜,义不得赦,可落驸马都尉,责授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王诜纵欲失行,害得公主生气郁闷,生病致死,害得皇太后因此伤心数月,饭都吃不下,所以追究他的责任,不得赦免。王诜又被降职了,还被剥夺了驸马都尉的称号。

据这个记载,王诜命还算是好的。在《宋会要辑稿》里,王诜的遭遇更加凄惨:“繇是长公主愤愧成疾,终至弥笃。皇太后圣衷哀念,累月罕御玉食,摭诜之睾,义不得赦。”

“摭诜之睾,义不得赦”,这是把王诜处以宫刑的意思啊。幸好没有更多史料佐证此说,不然王诜可真就有点糟糕了。

高俅据说很讨王诜的喜欢。他在王府一呆就是七年,然后祖坟冒青烟,鸿运来了。

王诜虽然为人放荡,行为不检,不过他和苏东坡一样,也是爱交朋友的人。端王赵佶就是他的亲戚加好朋友。有一次,赵佶到他府上交流,临时借了一把篦子梳头。这把篦子做得太精致了,赵佶爱不释手。王诜是个仗义疏财的人,二话不说,第二天便差高俅把篦子送往赵府。此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高俅因为球踢得好,便连人带篦子一起被赵佶留了下来。

赵佶登基称帝后,高俅受到“不次迁拜”。他从很低的职位做起,“遍历三衙者二十年”,步步高升官至节度使,最后升为枢密使相,也就是掌管军权的太尉。

高俅并没有忘记苏东坡当年的知遇之恩。宋徽宗赵佶一度改元“崇宁”,扶持蔡京等新党成员上台执政,力行改革。苏东坡作为旧党人物,则屡受打压,连家人也受到牵连。据《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始终对苏东坡感恩戴德,念念不忘他的奖拔之情,在大家都对苏家避之不及的时候,只要东坡的子孙亲友来到京城,高俅都会亲自接待,并且赠送金银财物。这个历史著名的奸臣,也算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物。

宋徽宗是个风雅皇帝,他的“瘦金体”书法和花鸟画都独树一帜。宰相蔡京也了不得,如果不是他大节有亏,“苏黄米蔡”之蔡一定不会叫蔡襄。

他们在治罪苏东坡的同时,还大肆封杀焚毁他的作品,这恐怕不是“政见不一”可以解释的。其间或有文人相轻的因素,他们受不了苏东坡的声望太隆、影响太深,嫉恨之余,干脆就巧立名目烧、烧、烧了(注:此处纯属猜测,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苏东坡的作品能流传至今,还得多谢一个“自称”是苏东坡私生子的太监。这个太监深得宋徽宗宠信,最牛掰的时候身兼一百多个官职,权倾朝野。

这个太监,就是梁师成。

据《宋史·梁师成传》记载,梁师成找了个机会向宋徽宗哭诉:“不知我的先辈犯了什么错,一直遭到封禁。”在梁师成的请求下,苏轼的封杀令才得以解除。“六贼”之一的梁师成,史传祸乱朝廷、坏事做尽,但是为保护苏东坡的诗文手稿,他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梁师成究竟是不是苏轼的私生子呢?难说。

首先,苏东坡虽然对三个王姓女子都很痴情,但是并不专情,不仅家中侍妾众多,还经常出去寻花问柳,有一两个私生子也不稀奇。这不怪苏东坡风流成性,实是时代风气使然。北宋是程朱理学的源起时代,但整个大宋朝尤其是北宋的男子都很风流。比如史称大儒、人称圣人的朱熹朱夫子,他一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一面风流韵事广为流传,据说还和一些尼姑的关系有些不清不白。苏东坡的老师欧阳修为人端方持重,也不惮于携妓狎游,欧阳修填的词很多都是莺莺燕燕,风流多情,他自己觉得甚好。至于苏东坡的好朋友王诜,如果不是因为娶了尊贵的公主为妻,别说养八个侍妾,就是养八十个侍妾,只要他养得起,也没人有意见。在此奉劝各位男同胞,千万不要想着梦回宋朝,因为那个朝代是有太监这个岗位的。万一不小心惹恼了什么人,搞不好就和王诜一样,有被阉割的风险。

其次,梁师成当时已位极人臣,完全没有必要数典忘宗,认别人做爹,更没必要无缘无故冒着生命危险为苏东坡喊冤。

第三,据说苏东坡被贬官时,曾把一位侍女送给了一户梁姓人家。这位侍女后来在梁家怀孕,没有足月就生下了梁师成。从时间上推算,梁师成应该是苏轼的私生子。苏东坡的后人虽然没有接纳梁师成,但是并没明确反对这个传闻。个中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梁师成权势太大,东坡后人不敢得罪,不过也存在其他可能性。比如梁师成的名声太差了,所以没脸接受他是苏东坡私生子的事实。

《宋史》对此事就持有保留意见,认为梁师成是“高自标榜,自言苏轼出子”。他是自己往脸上贴金,说是苏东坡的庶子。

《宋史·苏元老传》也谈到了这桩公案:“元老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梁师成方用事,自言为轼外子,因缘欲见之,且求其文,拒不答。言者遂论元老苏轼从孙,且为元佑邪说,其学术议论,颇仿轼、辙,宜在中朝。罢为提点明道宫。元老叹曰:‘昔颜子附骥尾而名显,吾今以家世坐累,荣矣。’未几卒,年四十七。”意思大致是,梁师成“自言”是苏东坡的私生子,想来看望苏元老,被拒绝了。后来苏元老被穿了小鞋,郁郁寡欢,四十七岁就过世了,不过他不后悔。苏元老,是苏轼伯父苏涣的曾孙。如此看来,至少苏元老是不怕得罪梁师成的,不过他除了“拒不答”外,似乎并没有否认传闻。

大圣人朱熹从苏东坡与梁师成的关系中,找到了攻讦苏东坡的机会。

朱熹不喜欢苏东坡,这是人所共知的事。苏东坡是程颐的死对头,程颐算是朱熹的师爷,朱熹对苏东坡心存敌意,这无可厚非。但是他在《朱子语类》中巧加罗织,恣意诋毁苏东坡的三儿子苏过,就显得有些居心叵测了。

据《朱子语类》,“苏东坡子过,范淳夫子温,皆出入梁师成之门,以父事之。然以其父名在籍中,亦不得官职。师成自谓东坡遗腹子,待叔党如亲兄弟,谕宅库云:‘苏学士使一万贯以下,不须覆。’叔党缘是多散金,卒丧其身。又有某人亦以父事师成。师成妻死,温与过当以母礼丧之,方疑忌某人。不得已衰絰而往,则某人先衰絰在帷下矣。”这故事讲得,漏洞百出。

梁师成为得到认可,曾求见苏元老而不得,此后虽然给了他小鞋穿,却并没有恶意加害。按辈分,苏过是苏元老的叔叔,梁师成更应该礼遇才对,怎么会让他“以父事之”呢?再者,按常理推断,梁师成如果真是苏东坡的亲生子,那苏过就是他的亲哥哥。让亲哥哥“以父事之”,梁师成是疯了,还是傻了?同理,就算梁师成一介太监娶了老婆,他能让苏过“以母礼丧之”吗?历史上的苏过素以孝义著称,面对草寇勇不畏死,他不论在朝为官还是赋闲在家,都一直甘于清贫,又怎么可能无耻地依附梁师成呢。

朱熹怒批名人之后不得认贼作父,这道理说得完全正确,挑不出毛病。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他却被自己的后辈狠狠打了脸。据明何孟春《馀冬序录》记载:“贾似道柄国时,浙曹朱浚,每有札子白事,必称‘某万拜’。”朱浚,正是朱熹的曾孙。

君子和小人,有时还真是分不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