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省钱的补钙技巧:少吃盐】吃盐多不仅为高血压埋下隐患,还会导致钙质流失。营养师提示,少吃盐就相当于补钙。研究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的钙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少吃盐是补钙最经济实惠的方法,也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的补钙方法。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让孩子身高猛长的天然补钙明星食物,一定要经常吃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补钙明星,只要经常让孩子吃这些食物,孩子就能长得更高。牛奶&酸奶 牛奶的钙含量其实不算高,每100克牛奶的钙含量只有120毫克。 但是,牛奶的钙摄入方便,容易吸收。 牛奶喝起来非常方便,天天喝没问题,比如一个7-12个月的宝宝,每天的钙需求是400-600毫克,宝宝每天只要喝500毫升左右的奶,得到的钙总量达大约600毫克,再加上日常膳食中的摄入,宝宝轻松就能达到身体需要的推荐量了。7-12个月的宝宝,奶量往往不止500毫升,母乳或奶粉里的钙也是足够的,所以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钙。 随着宝宝不断长大,每日钙需求量约为600-800毫克。只要坚持让宝宝喝奶,再补充一些酸奶,奶酪,芝麻酱、蔬菜和坚果等,这些钙含量加起来,也能确保宝宝拥有充足的钙。 人体从食物中摄取钙到转化入骨骼中,还需要很多因素的帮助: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维生素C帮助骨胶原的合成,维生素K帮助钙沉积在骨胶原上。 在维持骨密度和肌肉、神经冲动方面,镁与钙协同作战。这两种矿物质在绿叶蔬菜、坚果及种子中大量存在。 此外,食物中的蛋白质和其他含磷、硫元素的物质则会增加钙的排泄。 如果吃肉类、鱼类、蛋类和精白米精白面等食物过多,摄入蔬菜、水果、薯类、粗粮、豆类过少,那么尿钙的流失量较大,即便摄入了很多钙元素,却未必能用在骨骼建设上。 反过来,如果摄入动物性食品少,蔬菜、水果、粗粮、薯类、豆类较多,那么钙的排出会减少,在同样的钙的摄入量下,更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了解了这些,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西方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饮食结构而不是喝太多的牛奶了。 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大家,有的妈妈给宝宝的饮食也是与西方人一样,肉类、鱼类、蛋类,精白米白面摄入太多,蔬菜、水果、粗粮摄入不够,所以很多妈妈虽然天天给孩子补钙,孩子依然长得不高,检查依然缺钙。 芝麻酱 很多人觉得虾皮才是最好的补钙明星,毕竟100克虾皮的钙含量可是高达2000毫克啊!但是虾皮的钙含量虽然高,却不易吸收。芝麻酱就不同了,它的钙含量不仅高,而且容易吸收。 每100克芝麻酱含有的钙高达612毫克,比牛奶高得多,每100克牛奶的钙含量只有120毫克。 芝麻酱的钙含量也比奶酪高,每100克奶酪的钙含量是590毫克,只是芝麻酱摄入不可能像牛奶那么容易,所以芝麻酱的补钙效果要排在牛奶的后面。 中医也很认同芝麻酱补肾益血的功效。中医认为芝麻的功效是补肝肾、益精血。肾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主骨生髓,骨骼依赖于骨髓的营养,牙齿、头发都与肾有关。 肾气充盈,骨骼强壮,牙齿坚硬有力,头发乌黑亮泽。肾气不足,骨骼稀疏,牙齿脱落松动,头发白得快,掉发多。常常吃一些芝麻酱或芝麻制品,补肾,当肾精充足,自然骨骼也会更好的生长,对骨骼、牙齿的发育都大有益处。 最重要的是,芝麻酱非常容易吸收。芝麻本身有硬壳,营养素的消化率也低,但经过磨制成芝麻酱,消化率 大大改善。 芝麻酱营养成分十分丰富,除了含有充足的钙外,芝麻酱还含有丰富蛋白质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磷、铁、锌、钾等微量元素。 据测定:100克芝麻中含有脂肪62.7克、蛋白质21.9克、磷318毫克、铁50毫克。 芝麻酱含铁比猪肝、鸡蛋黄都高出数倍,对于有缺铁性贫血的宝宝,经常吃一些芝麻酱也能改善贫血哦! 对于那些有乳糖不耐受的宝宝,他们小的时候要喝低敏奶粉或氨基酸奶粉,长大后,也不太能接受各种奶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常常吃一些芝麻酱,用芝麻酱来补钙就是非常好的选择了。 即使爱喝奶,经常补充奶制品的宝宝,也可以适当补充芝麻酱,做调味汁、抹馒头、面包或拌面等都可以,这样也能增加钙的摄入和吸收。 奶酪 酸奶含有的乳酸菌,奶酪也都含有。三种奶制品比较而言,比较而言,相同量的奶酪、牛奶和酸奶;奶酪的营养成分最高,含钙量是牛奶的4~8倍,而且奶酪中含有的高钙成分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因此,对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奶酪是最好的营养食品之一。有些妈妈可能会想既然这么说,我是不是让宝宝吃奶酪来补钙就好了。 其实任何事物有利即有弊,奶酪也是如此,首先奶酪在发酵过程中,原乳中本来就很少量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其次奶酪经浓缩后,脂肪、胆固醇、钠的含量都 大大高于液态的牛奶和酸奶。 每天如果大量吃奶酪,身体负担会增加。所以吃奶酪也要控制量,而且给宝宝买奶酪尽量注意不要买再制奶酪。 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其实也是补钙明显,要知道100克小青菜的含钙量高达153毫克,荠菜的含钙量高达294毫克,在江南一带流行吃的草头(一种苜蓿叶)含钙量更是高达713毫克,而100克全脂牛奶的含钙量只有104毫克。除了钙,蔬菜里还有钾、镁、维生素K等有益于骨骼的成分呢。 所以宝宝的饮食中如果摄入大量绿叶蔬菜,宝宝的钙会更充足。所以多吃蔬菜水果的宝宝钙的利用率更高,骨骼也会更强健。 银耳 更重要的是,银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这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元素,银耳中的钙既丰富,又能够促进吸收,还可以阻止体内钙的流失,因此多吃银耳对补钙超有帮助。 银耳还有滋阴润肺的功效,经常吃银耳,还能有效改善阴虚,养颜又美容,可是一举多得哦! 豆腐 吃200克豆腐的钙比半斤牛奶还要多呢。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含钙量高的石膏豆腐是传统方法制成的豆腐,而不是现在市场中常见的内酯豆腐。 内酯豆腐是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的,这样做出了的豆腐很水嫩,但营养价值却 大大不及石膏豆腐。100克内酯豆腐的钙含量为仅17毫克,不仅钙含量降低,镁、蛋白质含量较传统豆腐也差得多。 所以大家买豆腐的时候,要记得看一下成分,买用石膏点的豆腐或豆腐脑,含钙量才会更高哟。 除了豆腐,各种豆类的钙含量也很丰富,比如100克大豆的钙含量是364毫克,黑豆的钙含量比黄豆含量高。常食各种豆类,也能补钙。 但这里要特别告诉一下大家,豆浆的钙含量是不如牛奶的。 因为豆浆是大豆加20倍水后磨制而成,大豆的钙含量稀释20倍之后,就变成了每一百克仅含有15毫克的钙,这个数值只有牛奶的十分之一,小油菜的十二分之一,大白菜的五分之一。所以豆浆的钙含量并不高。 虾皮 但需要注意的是,虾皮虽然含钙量高,但吸收并不高。虾皮中所谓含钙量高主要是因为虾皮中钙的百分比含量高。但虾皮的钙很难吸收,大部分钙会随着不消化的残渣一起排出体外。而且虾皮由于太咸,放在菜里的量达不到要求。 所以虾皮虽然含钙量高,但利用率不高,相比之下,牛奶及奶制品、蔬菜、芝麻酱中的钙利用率就高的多。 鱼和贝类 不过,水产品也不能过量吃,建议每天吃40-75克,每周280-525克就够了。 坚果 另外,坚果中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还有许多脂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E,适量使用,对心血管健康也是有利的。 坚果每天不要吃太多,去掉壳的一小把果仁的数量就够了。 黑木耳 把这些补钙明星经常混搭着给孩子吃,孩子就不会长不高了。 颜值不够身高来凑,身高不够让我来救!!我是赵辉在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中心工作5年,身高管理专家,通过科学的身高管理让你依靠后天努力也能长到一米八! 孩子性早熟,智力低,和经常吃这几类食品有关 孩子因为活动量大,零食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适当吃一点零食是有好处的。 【补钙有一套“加减乘除法”,照着做提升身体“含钙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1000毫克。现实却是,国人平均每天仅摄入364.3 毫克钙,不足推荐量的1/2。缺钙可导致骨质疏松、牙齿脱落,还会妨碍人体凝血、神经信号传导、肌肉收缩等生理功能。这套补钙的「加减乘除法」,照着做让补钙效果翻倍。 孩子因为活动量大,零食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适当吃一点零食是有好处的,但在给孩子吃零食时一定要选对了,如果零食选择不当却反而对孩子的健康有害,以下4类零食易影响孩子智力还会让孩子性早熟,在给孩子准备零食时应该避免。 1、铅多零食铅是脑细胞的一大杀手,食物中含铅量过高会损伤大脑,孩子吃了含铅过多的食物,容易引起智力低下、精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顿、失眼烦躁、头痛、视觉神经出现损伤等,久而久之将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2、高能量零食 高糖、高脂肪增加肥胖、高血压和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高盐可以影响肾功能。长期摄入大量的糖会降低大脑学习和记忆信息的能力。 3、含激素零食 吃太多含激素食物的儿童容易出现性早熟。性早熟不仅会使孩子长得太快,骨头提前关闭,最终身高低于正常,而且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障碍。 4、含反式脂肪酸零食 反式脂肪酸不是营养物质,不会被机体识别。进入体内后极难代谢出去,随着血液循环到处游荡,导致血液粘度上升,血流速度变慢,血脂升高,儿童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很容易导致肥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影响智力发育,主要是记忆力减退,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