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制式的战车和坦克的动力选择上,中国和日本都是以柴油机为主。在常年累月的“坦克TOP”榜单上,只要谈起日本的坦克,许多人都会将90式坦克和10式坦克列入前五。其中,90式坦克在2006年以前,甚至能登上榜首,这实在是谬誉。 当然,本文并不讨论所谓的“世界坦克TOP”榜单,只是着重谈谈坦克四性能之一的机动性。近日,国内资深的陆军科普作者炮霸707在其文章内,浅析了一下目前日本90式坦克和10式坦克所使用的柴油机系统。据炮霸707的观点,自90式坦克开始,日本的柴油机动力系统通过“增大体积”的方式,获得较高的排量,从而在二冲程的机构下,实现了1103KW的最大功率。 增加了体积,从而在功率上实现了进步。但是,由于二冲程结构无法承受大功率驱动带来的高温,使得发动机的缸壁在过量工作时,会发生“破裂”。此前,90式坦克在对外开放活动中炫耀机动性时,缸壁破裂,导致变速箱内的机油渗出。可以说,90式坦克的柴油机在性能上,仅仅是“纸面数据”非常美丽,但是丑陋的实际操作性,则是很差的。 得益于90式坦克“躺”出的经验,日本防卫省技术本部在设计10式坦克的柴油发动机时,刻意缩小了体积并增大了冲程。这也是为什么,10式坦克从未曝出漏油的相关新闻。但是,由于自身柴油发动机设计经验和技术的不足,10式坦克的尾部,显得相当的臃肿。 10式坦克本意是“轻量作战车”,其目的就是要满足陆上自卫队在国内的多数公路,桥梁及山野上“完整通过”。但是可惜的是,因为发动机的因素,重量本该在38吨左右的10式战车,愣是突破了42吨。这也使得,在公路及桥梁上通过时,需要将炮塔和车身拆开分开运输。在接近战区或抵达目的地后,再重新组装。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解放军在新轻坦项目上,以38吨左右的车重,实现了99A级别的水平。无论是防护还是火力以及机动性,都不比10式坦克差。(利刃/W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