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在线 | 人马画受追捧 市场如何解读?

 zdjphoto 2018-08-04

今天《财经晚餐·艺术在线》带来的新鲜话题是:人马画受追捧 市场如何解读? 嘉宾是中国国典书画院 苏州画院 副院长 吴曙  节目播出频道:东方财经·浦东;播出时间:20:45。




编者按: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马,一直是一个重要题材,在我国艺术史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以马为题材的杰作,如秦代的陶马俑,东汉的《马踏飞燕》、尤其到了唐代,画马名家很多。如韩干的《夜照白》《牧马图》,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徐悲鸿的水墨奔马作品,都是传世精品。那么以马为题材的作品有何特点,在进行收藏时我们又该如何赏析呢? 



问:俗话说:“画鬼容易画马难。”又说:“难画莫如马”。看来要画好马有一定的难度,据我所知,您也是一位画马的行家,能先跟我们聊聊您的心得吗?

马是一种结构性很强的动物,它有196个大小不同的骨骼,这些骨骼在它的运动中都起到不同的作用,要全部掌握它所有的关节并一丝不苟地表达出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我画马实际上时间也不是很长,我从小就对马很喜欢,但没有这个机会去学习系统的画马,我对马观察了很长时间,这为我后来画马打下了基础。


吴曙作品


问:我们之前说到,中国许多朝代都有以马为题材的杰作,您能给我们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色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画马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马既是农耕工具,又是交通工具,也是战争的机器,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很大作用。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严整,霍去病墓前石马的浑朴亲切,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丰富表现,马踏飞燕的神采飞扬,北魏敦煌壁画天马彩绘的报云追风,这些是可以见证的关于马的艺术造型。在随后可以传承的壁、绢、漆、纸画中,我们更可以看到在关于以马为主题的绘画历史中,中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画家,他们在丰富中国画的创作题材,创作技法中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为人马画的发展,为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及内容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问:其实说到画马,近现代的徐悲鸿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写意马跟传统画马有何不同,产生了哪些深远的意义呢?

徐悲鸿曾留学法国学西画,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究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精准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他画马的时候,正好是我们民族需要一种向上前进的动力,需要一种呐喊,他的作品印证了一种时代精神。


问:马代表了许多美好的寓意,受到了当下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喜爱,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判断一幅骏马图是否是精品?

第一眼就能够吸引你的作品就是一幅好的作品,如果你第一眼没相中,那以后你永远都不会关注。中国画实际上就是讲究气韵生动,线条流畅,反映到是纸面上,也是千变万化的,一根线条它可以表达出无数的感情,无数种美感。这就需要艺术家的创造和发挥,比如徐悲鸿的马就有一种特别的精气神,体现在马的鬃毛和尾巴,还有腿部、胸部,及臂部,通过这些肢体造型就能体现出画的神韵。

下周的《财经晚餐·基金报道》将和大家探讨:“主动与被动的结合:指数增强基金怎么选?” 别忘了收看东方财经·浦东20:45分播出的《理财晚餐》,每周一到周五,不见不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