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对路翘嘴情有独钟,几近痴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翘嘴在不同水域、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具有鲜明的活动规律和特点,能够给钓者带来别样的体会。本文将讲述我夏秋夜路翘嘴的技巧与心得。 一、用饵心得 一直以来,我习惯用浅潜米诺路翘嘴,这其中尤其喜爱毒牙和弯刀,二者“一深一浅”相结合,时常令我大获全胜。然而,一旦水库退水严重,将毒牙、弯刀抛出30米以上的距离时,收至一半就开始频频触底。 由于翘嘴是从下至上,或是从侧方向向饵鱼头部发起攻击,因此,毒牙、弯刀在水库退水时往往无法诱鱼攻击。为此,我开始尝试使用波爬路翘嘴,多次中鱼后也渐入佳境。 个人觉得,米诺和波爬各有优劣,可配合使用。波爬诱鱼效果好,但准确度稍逊;米诺诱鱼效果不如波爬,但准确度高些。钓者可结合两者的优点交替使用,往往会有不错的效果。 二、利用翘嘴夜晚溜边的习性 盛夏至初秋,饵鱼会成群游弋于浅滩边上,翘嘴也会跟进靠岸,但是,这所谓的“靠岸”到底距岸多远呢? 我认为这与鱼体的大小以及钓场环境密切相关。越大的翘嘴捕食越谨慎,由于近岸水浅,因此它不会离岸太近,这就好比一辆拖车进入狭窄的街巷,无论掉头还是转弯都非常困难,大翘嘴进浅滩面临着同样的尴尬,捕食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危险。 有钓友会说,我就在近岸几米处中的大翘嘴。这样的情况确实有,但是我们无法判断到底是鱼跟饵到近岸发起的攻击,还是本来就在近岸徘徊,至少我经历的情况是远投中鱼的个体要大于近岸中鱼的个体。 当然,我们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翘嘴虽为捕猎者,但是胆小谨慎,因此,在安静的环境中,大翘嘴是能够逐步靠近岸边的。 三、翘嘴的活动规律 最近几次作钓,我反复选择了几次同样的钓位,同样类型的标点不断的作对比。个人觉得翘嘴的活动也是有规律的。 首先是时间的规律,在同一钓点,翘嘴咬口最多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过了这个时间段,又恢复平静了。 其次是群体习惯性规律。在同一钓点,大都是个体相当的群体在这里觅食;最后是领地规律,在同一钓点中鱼多往后作钓遇到的口就越稀少,感觉水库的鱼也是有领地的,各自群体有各自群体的生活区域,习惯狩猎场所。 四、关于翘嘴鱼群的问题 路翘嘴久了,我曾遇到过翘嘴群,个人的感受是,在冬天,翘嘴容易集群,鱼群中大鱼小鱼都有,这可能和水温低有关;但在夏天,情况则有所变化。个人认为,个体越大,成群的几率越小。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规律,或许跟翘嘴的捕猎技巧有关,由于翘嘴幼尾捕食能力有限,因此,它们不得不集群“群殴”白鲦,以获得足够的食物;但随着鱼儿的不断成长,狩猎技巧的不断提升,“群殴”白鲦的机会就越来越小,直至白鲦已构不成威胁。 以上这些就是我路翘嘴的些许心得,或许与你的经验略有不同,不过这正是路亚的乐趣。钓无定式,需要我们不断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作钓方式,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