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是距今六千年左右的一种文化现象,因为首次被发现的时候是在一座红色的山上,所以叫红山文化,赤峰也是因此而得名。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和河北北部,是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最主要的文化现象就是这个玉器文化,红山文化玉器有玉猪龙、玉龙、玉鸟、勾云形玉佩、玉蝉、棒形玉等等,而玉猪龙是红山文化龙形玉器的典型代表,其双耸大耳、圆睛、鼻间有阴刻皱纹,吻部稍突,其雕刻风格质朴、洗练。红山文化玉器大部分都是当时高等级的神职人员在进行宗教活动中使用的,材料来源主要是辽宁省岫岩县透闪石。龙形玉器是红山文化代表性的玉器,也是红山文化玉器组合中的重器。而红山玉猪龙,也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 玉猪龙具有多重不同的身份,从而也为我们欣赏带来的多种不同的角度。首先,它是一个雕塑,所以我们可以从雕塑的美学角度来欣赏;其次,它是一件玉器,那么,玉学的评价和欣赏标准又可以适用于它;同时,它还是一条'龙',那么,我们就不能回避其作为龙的文化内涵;再者,它也是一件重要的文物,那么,它的身后,就自然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又因为其年代久远,那么对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也具有相当的价值。 (此玉猪龙藏于广州文德文化收藏馆,将亮相于香港艺海夏季拍卖会上) 此玉猪龙长21.3cm,重2205g.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典型器之一,是史前文化的龙,是神权、王权、宗教的代表。透闪石玉质,玉石有磁性,次生晶体明显,褐色沁自然,是全沁透有古旧熟透之惑,加工古作痕迹明显,打孔及整体都有古人使用痕迹,造型神韵古朴,包浆光润,皮壳次生开门,是红山文化玉器之精品。中央的环孔光滑,背部有一可穿绳系挂的小孔。'玦'形龙一般被称之为玉猪龙,也有专家把它称为熊龙。距今六千多年,仍保存完整,实属难得!是一件不可多得红山时期的精品之作。 玉猪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古人视猪为一种吉祥之物,具有祈求吉祥,护身的作用。古人在祈天、求雨的祭祀活动中,以猪为沟通人神间的信物,从而出现了被神话的猪的传说。一般来说,原始人的图腾大多来自于某种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动植物,而原始艺术大多是对自然物的一种模仿。而'玦'形玉猪龙的发掘地牛河梁等地,主要处于辽河流域平原地带。在当时,远古人的创造力有限,他们所塑造的龙必然有日常生活中的动物的痕迹。接近辽河平原的东部,主要是从渔猎经济转化为农耕经济,农耕文明的发展是伴随着牧业的发展而相辅相成的。猪在红山文化时期与远古先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它既代表财富,又显示勇猛,而猪可能也是最早驯化成功的家畜,因此,猪的猎杀和畜养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猪也就成为'通天神兽'——龙的原型。 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尚的神异动物。作为一种图腾象征,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但是,它的真相,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玉猪龙是龙文化最早的形象起源。玉猪龙的出现,从造型上看,第一,龙的原型源于动物,是多种动物特征的组合。神话了动物形象进行加工的。许多学者认为是氏族首领在祭祀活动中,进行礼仪活动的神器。巫师通神通天地使用的。玉猪龙的发现非常重要,是原始文化原始崇拜的表现。反映了早期人们的生活状态。第二,是龙一开始就是一种人文动物,是一种综合性的合体动物。有些学者认为是为了祈求狩猎活动的成功,而猪是当时社会人们的衣食之源,到现在,所谓六畜,牛、马、羊、鸡、犬、猪,而有句话叫六畜兴旺猪为首,所以大多数当时的人们对猪的崇拜。而蛇,古人以蛇象征土地和繁殖力,而加上当时对猪的崇拜,于是就出现了猪首蛇身的龙的形象。而有专家研究认为,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原型很可能是猪的早期胚胎,同时,发现玉猪龙的各种形状几乎包括了猪的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而红山先民在屠宰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发现不同阶段的猪的胚胎,他们对于这种生命的蠕动和演变还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他们一定是怀着敬畏之情来观察这种变化并将其神化,然后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雕凿这些神灵之物,最终以自己的非凡想象力将其升华为龙!因此,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制造的动物早期胚胎的模型,实际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的早期形式是隐藏在母体中的生命的雏形。 红山文化玉猪龙的极端缺稀,直接导致玉猪龙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急剧升温。玉猪龙近些年来身价'翻番'是时势所趋。有数据显示,从2004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卖会上,红山文化玉猪龙以1035万元成交。2006年到2010年红山文化玉猪龙拍卖市场上成交金额从2006年春拍0.219亿元涨至2010年秋拍0.9456亿元,其中在2011年秋总成交金额到达2.456亿元制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