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中生命的起源,可能和紫外线和剧毒氰化物有关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8-04
宇宙中生命的起源,可能和紫外线和剧毒氰化物有关

开普勒452b,一颗距地球仅1400光年的系外行星,拥有许多和地球相似的特点,许多人称其为另一个地球。不仅因为它位于所谓的宜居带,也因为它能够从其主星那里接收到足量的紫外线,这样生命起源所需的原始物质,才有机会从一系列化学反应中产生。NASA 阿姆斯研究中心 / JPL-加州理工学院 / T. Pyle

生命的起源是一个终极疑问。行星或卫星拥有生命所需的化学元素甚至是有机物,再加上一点热量,生命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诞生吗?可能还不够。

最近一篇发表在《科学进取》杂志上的文章认为,行星的宜居程度可能和这颗行星能够从其宿主恒星那里收到多少紫外线有关。足量的紫外线,能够触发一连串的化学反应,推进RNA,也就是核糖核酸的形成。而RNA被认为是促成地球生命起源的一种要素。


2015年,曾有科学家在论文中认为,与死亡形影相随的氰化物和紫外线,可能在生命的起源过程中起过关键作用。陨石落到地球时,它们携带的碳会和地球大气中的氮起反应,形成氰化氢。氰化氢在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下,会进一步和其它元素反应,推动RNA的形成。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使用紫外灯,成功地引发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制造出了能够推动氨基酸、脂肪和核苷酸形成的物质,而氨基酸、脂肪和核苷酸是构成生物细胞的重要成分。

受这一早先获得的实验结果启发,英国实验室医学研究理事会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含有亚硫酸氢和氰化氢离子的水置于紫外灯下,结果发现它们果然合成出了能够推动生物细胞形成的物质,而那些没有被暴露在紫外线下的离子毫无动静事。


实验参数被拿来与不同恒星的紫外线辐射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那些能够为行星提供足量紫外辐射的恒星,大多就是那些表面温度与太阳相近的恒星。因此那些温度低于太阳的恒星,没有机会在行星表面触发这样的化学反应。

研究结果对于推进在宇宙中寻找生命很有助益。但是其研究范围仍然受限于地球生命的范畴。一方面,我们无法想像在其它行星上,生命是否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出现;另一方面,我们也很难断定,当一颗行星具备了我们所知生命起源的一切条件后,推动生命出现的化学反应就一定会发生。

参考:

http://advances./content/4/8/eaar3302

https://www.ncbi.nlm./m/pubmed/258034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