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园就哭闹?几招教你搞定孩子的分离焦虑,现在就要行动!

 闲谈集锦 2018-08-04


对于孩子来说,第一次上幼儿园,与爸爸妈妈分开一整天,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从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幼儿园,很多孩子都免不了一番哭闹,幼儿园门口,几乎成了眼泪的海洋。


一到开学季,也会有不少的家长在后台留言,孩子入园时的各种苦恼:


女儿第一天入园,我也偷偷在走廊哭,听到她委屈得撕心裂肺的声音,心都碎了。


儿子一去幼儿园就哭,眼睛都哭肿了,回家还生病,吓得我们这个月都没敢送。


刚上幼儿园那几天,孩子还没出门就开始哭,上学的路上一直哭个没停,好不容易到了幼儿园,死活拽着我的衣服,不愿进去……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面临一次入园分离焦虑。

 

孩子在入园一个月内,由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过渡,与家人暂时性分离,生活环境、活动方式、行为规则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孩子缺乏安全感,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恐惧,很容易情绪波动,产生哭闹、生病、缺席等现象,有的孩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摆脱这种心境。


要想减轻孩子入园后的哭闹情况,爸妈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和孩子一起做好入园准备。


入园准备5个建议


▌准备一些绘本


绘本是缓解孩子对幼儿园的紧张情绪最好的工具之一。


有许多优秀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也有利于孩子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比如《魔法亲亲》、《小阿力的大学校》、《汤姆上幼儿园》等等,都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帮孩子了解幼儿园


如果条件允许,父母不妨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 或是让孩子和老师熟悉起来,提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


看看玩具、娱乐设施,宿舍、教室,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好感,孩子入园时也会更有安全感。


▌调整作息


很多孩子暑期在家生活没有规律,而幼儿园的作息相对固定,什么时候喝水、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午睡都是规定好的。如果孩子对幼儿园的时间作息感到不适应,也可能增加焦虑感。

 

所以入园前,父母要注意调整孩子的作息,比如早上能够早起,孩子起床气没了,哭闹就会少一点。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入园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孩子不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会增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压力,产生自卑心理。


所以需要父母提前训练孩子自己上洗手间、自己吃饭、穿衣。这样做不只是为了给老师减少麻烦,更是为了增加孩子入园生活的自信心。


温和而坚定的态度


父母安排好孩子后,平静地和孩子道别,即使孩子哭了,你也要温柔而坚定地告诉他:“等你放学了,就来接你。”

父母不能做的5件事


1.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负面暗示


接宝宝回家的途中,不少家长会问“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打你呀” “老师有没有骂你啊?”这样的问题是在给孩子负面的暗示,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

 

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 “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认识新朋友啊?”“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吗?”强化他们对幼儿园美好的回忆。


2.不要用幼儿园吓唬孩子


父母切忌随意吓唬孩子,比如:不听话送到幼儿园,让幼儿园老师来教训你,这样的话只会增加孩子对它的恐惧。


当然也不要过分描述幼儿园有多好,否则去了之后反差太大,孩子会感觉失落。


3.家长不要带头传递焦虑情绪


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父母和孩子第一次“小别离”,焦虑的不只是孩子,还有父母。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们哭得撕心裂肺,又心疼又着急,焦虑程度甚至超过孩子,担心孩子会不会哭、会不会乖乖吃饭、会不会有人欺负孩子……


处理孩子入园分离焦虑,家长首先就要放下焦虑的情绪,做好足够的准备,充分关注孩子,孩子上幼儿园慢慢就会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4.不要用欺骗的方式把孩子骗到幼儿园


不要用欺骗的方式把孩子骗到幼儿园,这种方式很不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且会破坏孩子对大人的信任。


也不要趁着孩子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就偷偷溜走,最好的方式是鼓励孩子主动跟你告别。


5.送孩子入园时,一直徘徊观察


把孩子交给老师以后,父母(特别是妈妈)都会有各种担心。经常会有妈妈妈妈躲在旁边偷偷观察孩子。这个时候,如果被孩子看到,认为只要自己多哭一会,父母就会带自己回去,哭闹会变本加厉。


尽量相信幼儿园和老师,他们的经验足以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问题。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第一个学校,也是他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愿我们都能让孩子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编辑:不二

插画:在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