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昆仑山就是中原先民最理想的乐园,承载着中国人最瑰丽的想象。无论是西王母、黄帝、伏羲等中华始祖为核心的昆仑传说还是近代以昆仑上为基点的悬疑故事、未解之谜;孕育了从天而来的黄河水,用延绵而璀璨的中华历史闻名滋养着华夏大地。 昆仑山以不同的名字出现在无数的上古文献之中,如《山海经》、《禹贡》。它有时候叫做昆仑墟、有时候叫做昆仑丘,不过它并非《山海经》里形容的“方八百里”,昆仑山是古老的褶皱山脉,它全场有2500公里,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向东延入青海省西部,抵四川西北部。它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中国脊梁。 昆仑山不仅是万山之祖、万仙之乡,更是“天堂、地狱、人间”的交集地。 天堂:昆仑系神话的发源地。 由于昆仑山在地理上巍峨高峻,在中原先民眼里可望不可及,因此它变成了中原先民眼中一座“高万仞”的百神之居,他们用自己最瑰丽的想象塑造出了西王母、伏羲、黄帝等为主要形象的昆仑神话体系。昆仑神话是世界两大神话的主体神话,与希腊神话 齐名。它记录了人类从诞生到发展的重要过程。其中昆仑神话中最主要的主角之一就是西王母。 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在古代神话中,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的昆仑山,是女仙的首领,主宰阴气,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西王母的形象随着朝代的变迁,在不同文献中有着不同的模样,在《山海经》中:豹尾虎齿、披发戴盔、怒吼长啸;在《竹书纪年》中,西王母变成了一位雍容的女帝王。 关于西王母最浪漫的传说就是与周穆王在瑶池相会,传说周穆王对西王母慕名已久,听闻西王母的所在地,便匆匆赶往瑶池。终于得见西王母的周穆王,便于西王母对歌一场,这场对歌的场景令人难以忘怀。并流传在藏族民间,形成了男女以歌会友,谈情说爱形式--拉伊。 以西王母为主题的无数昆仑神话,使得昆仑山成为了万仙之乡,成为无数想要修仙得到的人的天堂,为了上昆仑可以不惜一切。这里就是人间天堂! 地狱:未解之谜、昆仑“地狱之门” 在无数的小说或者影视剧作品中,提到昆仑山如同掀开了“死亡之门”,著名小说《鬼吹灯》中,从一开始就写到昆仑山的大雪崩,然后开始了无数匪夷所思的探险之旅,仿佛走进昆仑山如同来到了地狱的门前。 关于昆仑山有许多未解之谜,最出名的就是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不过几天过去后,人没有出现,而马群却出现了。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这起惨祸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 这座骇人听闻的峡谷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东起青海布伦台,北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 ,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4000米。昆仑死亡谷,又被称为那棱格勒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 不过后来科学家也给到了科学解密,大致是因为这个谷有独特的这一带靠近山顶的地方有1000—3000高斯的强磁性,高磁性容易招致局部打雷,反复打雷使得这一带缺少高大的树木,但是这里牧草茂盛,所以牛马喜欢前来觅食,而一旦引起放电现象,牛马和人自然成了雷击的目标。 ![]() 人间:多元文化构成的中国脊梁 ![]() 现实生活中的昆仑山并不是不通人烟之地。相反,从构成昆仑山脉中用羌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山峰中,可以看出这里自古就生活这羌族、藏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以这片土地为枢纽,沟通东边的中原王朝和西边的异域民族,传播、沟通和交融这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了华夏文明的源泉之一:昆仑文化。 ![]() 昆仑大地自古便是众多民族世居、往来的地方。他们赶着牛马在这里行走,吐蕃王朝在这里打通了“食盐之路”、西行的丝绸之路到了昆仑山脉还衍生出了一条“麝香之路”,在昆仑,形成了“青铜之路”等以商业贸易为往来的网格式道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融与撞击,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人间之味。 ![]() 昆仑不只是昆仑山脉,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来到这里你可以打通三界,随意的切换“天堂、地狱和人间”。这样的昆仑,你敢来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