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历史,能从一介布衣爬上皇位的也就那么寥寥数人,汉高祖刘邦就是其中之一。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之所以能从群雄逐鹿中胜出,建立大汉王朝,跟张良、韩信、萧何这三位的辅佐是密不可分的。他们被称作“汉初三杰”,堪称是为大汉王朝付出最多的大功臣。 历史上无数次的教训告诉我们:同患难易,共富贵难,刘邦当上皇帝后也不能免俗,不久之后开始对有功之臣大开杀戒,韩信的最终下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诛杀韩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他的功劳可以算最大,如果没有个合理的理由就办了他,会让有功之臣心寒,甚至会引来更大的乱局。所以这次刘邦没有亲自出面,而是由吕后和萧何一手策划的。 韩信这个人也算的是有勇有谋,但却是一个十足的“政治白痴”,在被削掉兵权后,他还傻傻的搞不清楚状况。刘邦要外出领兵平叛,韩信称病不去,吕后召见他也不见,这分明就是一副自恃功高,不把领导放眼里的恶劣表现。 刘邦不在都城,吕后却接到密报说韩信与反贼里应外合,打算造反(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吕后召来萧何商议对策,他们先是命人发布皇帝平叛成功,凯旋归来的假消息,希望能把韩信骗进宫。谁知韩信油盐不进,一直称病不出,最后还是萧何利用昔日的恩情亲自去劝,韩信才没法推脱,跟着进了宫。 谁知此时吕后在宫中早已安排好刀斧手,刚跨入宫门的韩信就立马被绑了,不由韩信辩解就被绑到偏殿给剁了,心狠手辣的吕后还命人杀光他的三族之人。 就这样,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的韩信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处死了,而诛杀韩信有功的萧何更加受到刘邦的宠信,给他加封赏赐,而萧何似乎也忘了往日的情谊,还在自己府中大摆筵席接受百官的庆贺。 就在酒席中,突然有一名萧何的门客却穿着素服闯了进来,一副前来吊丧的打扮。萧何甚为恼怒,责问他缘何如此打扮。原来此人是他招来的门客,以前是秦朝的东陵候,名为召平,素有贤名,经常给萧何出谋划策,甚得萧何重用。 只见召平拜倒在地,大呼:“公勿喜乐,从此后患无穷矣!”,看到萧何还不明白,他接着说:“皇上南征北战,冒着生命危险去平定叛乱,而您却安然居于都城,不与战阵,反得加封食邑,我揣度主上之意,恐在疑公。公不见淮阴侯韩信的下场吗?” 听到这里,再联想到前几日韩信的惨状,此时如梦方醒的萧何已是被惊出一身冷汗。第二天一早就赶忙入宫面见刘邦,婉拒原本要给他的赏赐,并表示自己年岁已大,愿意捐出家财以作军费之需。看到萧何如此谨慎恭敬,刘邦也表现的甚为欣慰,对萧何的信任又增加了不少。 伴君如伴虎,纵然萧何表现的如此低调,多年后仍然被召平言中,60多岁被刘邦下狱,多亏有人劝谏才幸免于难,熬到刘邦死后才有了个安心的晚年,但是相比惨死的韩信,萧丞相已经幸福太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