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林人物论:李可

 一葉一如来 2018-08-04

2015年春分,我在山西旅行,26日夜抵达灵石,准备翌日游览王家大院。走出火车站,回望夜幕下的灵石二字,心头莫名涌起一阵悲伤,对我们中医界的人来说,灵石这个小县城还与一位老中医紧密相连,那便是李可。对于李可老先生,中医界内部还有一些争议,推崇者一直不减,批评者也不在少数,然而2013年2月李老病逝的消息传来,大家对先生的哀悼却非常一致。也是从2013年开始,社会上的中医热开始降温,冷静理性的认识越来越多,中医界也颇显得有些沉寂。前段时间,我去上海郊县拜访朋友,偶遇一位女士,她讲起自己母亲得了严重肾衰竭,西医已放弃治疗,最后被济南一位中医治愈。那位医生自晦其名,女士也遵照嘱咐不愿意透露更多信息。我再三追问,方知是李可先生的弟子,他实践着师傅的医术,也谨守着师傅的遗训,大意是:世道人心不古,医者最忌扬名,只管看病,毁誉由他。




李可堪称老医,老医者,耽于诊疗而无心求名也。当年先生以小文艺兵功底为问学基阶,自学中医,以赤脚医生行类而悬壶乡野,终成一家,其间昼诊夜读,寂寞清苦,非我等后辈小生所能体会。历五十年辛劳,活人无数,献百余种经验,嘉惠后学。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初读之下,如博浪沙之锤,惊人心魄,再读之后,如临淄城之歌,余音回响。先生能破除时囿,胆大心细,以大剂量方药救治急危重症,即使西医宣布放弃,他也尽力治疗,终能起死回生,令西医叹服,也使中医学子扬眉吐气。一直以来,世人皆以为中医为慢郎中,中医只宜作辅助性医学,此类论调如今已经颇受业内人士怀疑。近几年,以中医方法治疗危急重症的实践越来越多,此信心之树立,风气之渐起,李可先生与有力焉。


观李可之医病,如同河东猛将临阵对敌,不求用兵巧妙精准,出奇制胜,只须划定标的,重拳出击,终能力克强敌。其医有汉唐之风,而其治疗重症时用药剂量之大,又有过于古人者。先生《伤寒》《金匮》之外,于《千金》《外台》亦用力不少,于是辨证虽不能称细,疗效却也显然。而在疑难病方面,得益于清初傅青主反多,青主为先生乡党,处方突出主药,君臣之比有超出十倍者,不同凡响。


李可年过七旬,渐得大名,虽说其著作足为资本,然而刘力红有意无意的宣传还是颇能推波助澜。先生后来一度恍惚,竟被其人裹挟,堕入火神派,即使没到登高一呼的程度,也还用力摇旗呐喊,以至于说出“天下没有真正的阴虚”,着实让人为难。近来他所推崇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粉墨登场,其书虽有妙论,然多文学家语,先生誉彭子益为“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第二位医中圣人”,不敢恭维,殊难附和。


听说近来李可也自感为声名所累,不愿参与很多活动,仍在山西灵石默默地治病救人,重拾老医本色,晚辈不禁欣喜,为先生高兴。


                            2008.6.25 记于成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