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转形态:双重顶和双重底

 共布大道于海滨 2018-08-04
反转形态:双重顶K线图解

反转形态:双重底K线图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双重顶(底)一共出现两个顶(底),也就是两个相同高度的高点和低点。下面以M头为例说明一下双重顶(底)形成的过程。

在上升趋势过程的末期,股价在第一个高点A建立了新高点之后进行正常的回落,受上升趋势线的支撑,这次回档将在B点附近停止。往后就是继续上升,但是力量不够,上升高度不足,在C点(与A点几乎等高)遇到压力,股价向下,这样就形成A和C两个顶的形状。

M头形成以后,有两种可能的前途:第一是未突破B点的支撑位置,股价在A、B、C三点形成的狭窄范围内上下波动,演变成今后要介绍的矩形。第二是突破B点的支撑位置继续向下,这种情况才是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的真正出现。前一种情况只能说是一个潜在的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出现了。

以B点作平行于A、C连线的平行线,就得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直线——颈线。A、C连线是趋势线,颈线是与这条趋势线对应的轨道线,这些轨道线在这里起的是支撑作用。

一个真正的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的出现,除了必要的两个相同高度的高点以外,还应该向下突破B点支撑。

突破颈线就是突破轨道线、突破支撑线,所以也有突破被认可的问题。前面介绍的有关支撑压力线被突破的确认原则在这里都适用,主要的百分比原则和时间原则。前者要求突破到一定的百分比数,后者要求突破后至少是两日。

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一旦得到确认,就可以用它进行对后市的预测了。它的主要功能是测算功能,叙述如下:
从突破点算起,股价将至少要跌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度。

所谡形态高度就是从A或C到B的垂直距离,亦即从顶点到颈线的垂直距离。如图中右边箭头所指的将是股价至少要跌到的位置,换句话说,股价必须在这条线之下才能找到像样的支撑,它之前的支撑都不足取。

以上是以双重顶为例,对于双重底,有完全相似或者说完全相同的结果。只要将双重顶的介绍反过来叙述就可以了。比如,向下说成向上,高点说成低点,支撑说成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