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稿。
伟大的竞争者,都很较真。 比赛时较真,平时也玩真的。
1995年KG刚去明尼苏达森林狼时,队友米切尔——也就是后来猛龙的主教练——如此描述细节: “训练后我们会做些冲刺练习,KG一定会超过每个后卫,每个前锋和每个大个子。他想在他从事的任何事情上都赢。每次训练,他都想赢。这是我第一天,第一次看到他就感到的事情:这家伙啊,如果我是对手,我他妈怎样才能在这样一个家伙,这样一个每天都玩命训练的人头上得分啊?”
每天午后训练结束后,全队各回各家,他会去邻近的一个高中球馆继续练——哪怕那晚上有比赛也如此。他自己知道这样做不大对劲,“我真得停止这个,我这么加练很累,还很疯是吧?我知道我进NBA了,但我以前习惯这么打篮球了。训练,不停打球,一场比赛从五点打到六点半,然后从八点半打到午夜。”当他午夜睡不着时,他就跑去自己车库门前的球场,开始练跳投——直到他累得有睡意为止。 当然,这点较真一旦过了头,难免会出事。 2004-05季前训练,新人里克-里基特晃过KG得分,KG愤怒了,一拳把里基特的牙都打了下来。里基特后来再也没在NBA打上一场比赛,这一拳似乎令他信心崩溃了:NBA世界,就是这么较真。 2008年西部决赛期间一次训练末尾,全队罚球。科比罚丢了。当德里克-费舍尔要罚球时,科比忽然跳起,将球从篮筐上拨走了。奥多姆表示习以为常: “当然了,科比不愿意成为唯一一个罚丢球的人。” 那年是科比的MVP之年,公认成熟的一年,但他依然会这么神经。 早先呢? 布莱恩·肖,从科比十一岁开始跟他单挑的肖,回忆说科比对一对一如何热爱。如果你不小心在训练时一对一赢了他,他会要求再来一次。“那,你刚才那个招式,再来一次!” 德文·乔治说,更可怕的是,科比能随时给自己添加招式。大多数球员都是在训练里自己练熟了,而科比会在一天训练里用一个招式,第二天比赛里就使出来。 名训练师艾丹·拉文说,所谓杀手本色,是这样的: 热爱篮球;野心;强迫症、高傲自信、自私和自我问责——这些资质,科比一应俱全。 “他有时会选择不给别人传球,是因为他觉得,为什么要传给一个不如你努力、不如你厉害的家伙呢?” 科比就是这样。有时固执,有时孩子气,总是倔强又坚持不懈。根据科胡安·威尔金斯的说法,他会要求Nike给他的签名鞋削薄一点点,“可以让我的反应速度多百分之一秒。” 他随时随地,都在想玩真的。 玩真的好处在哪儿呢? 《龙珠》故事里,对战沙鲁之前,悟空和悟饭选择平时就保持超级赛亚人的状态。这样平时就习惯战时状态,打起来更自如。 2014年后,勒布朗大幅度降了体重;2015年,他在训练时增加了大量的“投篮+力量训练”穿插的内容。即:投几个篮,来几组力量;投几个篮,来几组力量。这样,既保证他习惯心率的变化,又让他的身体习惯了在各种状态下的投篮记忆。 他在比赛后半段的日益沉稳,与此相关。
当然,还有一种玩法,即:训练的时候,提前判断到未来。 像德尔·库里在2005年前后,斯蒂芬·库里还在高中时,就训练儿子,“投篮要高一点,快一点,不要从腰间发力,你将来是要打NBA的。” 2002年,盖施温纳教练带德克·诺维茨基回维尔茨堡,训练时做些奇怪的动作:美国啦啦队姑娘那种大劈叉、双手倒立走半场,以及最奇怪的一个:让德克站在罚球线,靠一只脚起跳投篮。金鸡独立。 依然投得进?好,穿上10公斤重的加重训练服,再跳,再投! ——为什么要穿这玩意? “你现在超过210公分,却只有103公斤,太轻了;你接下来几年得长个10公斤体重,你得提前适应这分量!” ——所以到2011年,德克体格大了一圈,依然可以流畅自如地做出金鸡独立投篮。那是九年前,就打下的基础。
如果有人能把训练的残酷与拟真性做到极致,效果会如何呢? 1995年夏天,乔丹在拍《空中大灌篮》时,要求摄影棚旁边有个球场,隔壁加个力量房;这样,他就能在投篮和力量房之间穿梭;后三连冠时那一身打到比赛末尾都不眠不休的肌肉,那在发烧时依然打出flu game的稳定杀戮,就是这样出来的。 里弗斯这么说乔丹,“最可怕的,是他的紧致程度:迈克尔每个回合,都像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打篮球。”那是一种终极的穷凶极恶。霍金斯的说法是,“迈克尔每个回合都要扎穿你的心脏。” 这就是较真。而十几年如一日的较真,两个三连冠的较真,都是如此过来的。
这份较真的副产品就是:斯科蒂·皮彭成了NBA史上攻防两端最全面的球员之一。因为很简单:每次训练他都必须面对乔丹。温宁顿在回忆1996年72胜公牛时如是说: “斯科蒂每晚都必须面对迈克尔的全力以赴;所以飞去各个城市踢其他球队的屁股,对他而言简直就像休假似的。”
喏,这就是玩真的给你的结果: 随时随地出尽全力,在训练中也如临大敌,而且不止是现在,随时为未来规划着。 当你习惯了日复一日地压榨自己,当真正考验到来时,你反而会觉得轻松闲暇呢。
生活让我们进到各自不同的岗位上,演绎各自不同的人生,但我们曾对篮球的热爱是不会随时间湮灭的。
就连当红娱乐明星、偶像们,一旦触摸上篮球,被篮球文化所影响,这种“玩真的”精神让他们抛却明星身份,也能在场上拼个“你死我活”。
曾是文莱国手的吴尊、5岁就开始打篮球的邓伦、让麦蒂惊讶过的欧豪、日常微博里除了工作几乎只剩下篮球的徐正溪……正是因为他们这么多年在球场上流过的汗水与磕碰的旧伤,才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坚持。
腾讯体育出品、首档竞技篮球娱乐跨界节目《超级企鹅联盟:Super3》每周四、周日晚19:30播出。这一次,让我们看看明星“玩真的”打篮球。
篮球,让他们明白了在娱乐圈中也要坚持自我; 篮球,让他们懂得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当中也要遵从本心; 篮球,让他们拥有了这种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玩真的”精神。
正是这种“玩真的”精神,让他们可以暂离娱乐圈二十四个小时,来完成这场意义非凡的比赛。 这就是篮球的魅力,“玩真的”这种精神影响着所有热爱它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