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古树茶界,老班章,冰岛,茶王树等山头古树茶历来受喜爱普洱茶的人们追捧。最近,却有一款叫“薄荷塘”的茶名声鹊起,爱茶之人被森林古树茶独特的口感深深吸引。 它的见证者之一,便是茶人翌玲。然而2006年的她对茶叶还是知之甚少。 “老师一辈子只做茶,一座山,一辈子,一片茶。在老师的熏陶下,我一直和茶在对话。”翌玲说话彬彬有礼,给人一种宁静感。这些年来,她忙着巡山,找茶,制茶,身体力行地把好茶带到有缘人面前。 在做茶之前,翌玲是从事餐饮管理的。虽然之前也爱喝茶,但都喜欢香气浓郁的茶,比如铁观音,又或是花茶系列,真正和茶结缘是在2006年。一回在朋友那儿喝了一泡陈年的普洱茶,被它浓酽淳厚的口感打动,实在太好喝了。后来又有幸认识了拥有50年古茶制作经验的普洱茶界传奇技师李美瑛,便义无反顾地辞去工作,从头学起全职做茶。 几年来,翌玲的足迹涉及云南各大茶山。勐海,景迈山,老班章等,这些有特色的茶山都会去看。她特别享受走茶山,泡茶喝茶,这种自娱自乐的感觉。而遇见“薄荷塘”则是特别机缘巧合的一件事情。 易武的茶自古是作为皇家贡品,老师每年都会到茶山,这年她也跟着去了。偶然碰到一个认识多年的老友,喝了一泡“令自己感动”的茶。这些年积累下来对茶的经验及敏感,让她决定要去看看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滋养了这样一款茶品。 薄荷塘茶地和弯弓,丁家寨茶叶产区串联在一起,彼此相隔不远,直线距离大约七八公里。但是去茶山的路很远,也非常险峻,虽然有时可以骑摩托车去。一到下雨天就没法进,只能步行。走了差不多5,6个小时才到茶地,但来了之后就发现自己这趟值了。 它的环境实在太好了!处于原始森林的最深处,常年云遮雾漫,环境非常纯净。土壤也是原生态的,树叶沉淀起来的腐殖土。周边没有其它茶山,独独两块茶地。上下茶地中间有一条小溪,下茶地旁边长有野生薄荷。所以喝到的茶,细品之下带有薄荷的香甜。这也正是这块茶地名字的由来了。 翌玲摘了些鲜叶,炒制了一款茶。开汤茶汤金黄通透,非常油亮,入口感觉不到丝毫的苦涩,水路细腻稠滑。茶叶香气饱满,回甘清凉,像是吃了薄荷糖的喉感,香,甜,清凉相互交替映衬。如果在雾霾天或盛夏天喝上一泡,感觉真是回到了清凉幽静的原始森林,体感得到充分的满足和释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