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忌氯作物

 卧薪一哥 2018-08-05

氯的元素符号是Cl。1954年T.C.Broyer发现氯是必需元素。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氯营养的研究还很不够,因为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容易被植物吸收,所以大田中很少出现缺氯现象,有人认为,植物需氯几乎与需硫一样多。其实一般植物含氯100-1000ppm即可满足正常生长需要,在微量元素范围,但大多数植物中含氯高达2000-20000ppm,已达中、大量元素水平,可能是因为氯的奢侈吸收跨度较宽。人们普遍担心的是氯过量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一、植物对氯的吸收和转运  

土壤中的氯主要以质流形式向根系供应。氯以氯离子(Cl-)形态通过根系被植物吸收,地上部叶片也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氯。植物中积累的正常氯浓度一般为0.2~2.0%。一般认为植物吸收氯受代谢控制,属主动吸收,光合磷酸化作用所形成的ATP可提供主动吸收所需的能量,细胞膜上的ATP酶促使ATP分解放出能量,将H+离子泵出膜外产生一跨膜梯度,Cl-的吸收就是靠这一电化学质子梯度作为驱动力,沿着梯度方向以2H+/Cl-这种质子与阴离子共运输的方式进行吸收。但植物吸氯量随环境中含氯量增加而提高,所以有待进一步研究是否植物还有被动吸收方式。光照有利于氯的吸收。NO3-、SO42-、H2PO4-和I-等对氯离子吸收有竞争抑制作用,反之亦然,因此>800 ppm的高浓度氯离子对氮、磷等养分吸收不利。  

吸收到植物体中的氯以氯离子形态存在,流动性很强,可向其它部位转运。氯易于通过质膜进入植物组织,但当介质中氯离子很高时,液泡膜将变成渗透的屏障,阻止氯离子进入液泡,保护植株免受伤害,因此氯离子在细胞质中积累较多,胞间连丝上也发现较多氯。植物体内的氯移动与蒸腾作用有关,蒸腾量大的器官含氯量高,因而叶片中含氯大于籽粒。  

二、氯的重要生理功能  

    在植物体内氯主要维持细胞的膨压及电荷平衡,氯在植物体内高的移动性与植物对其浓度的广泛适应性使氯在与阳离子保持电荷平衡,保持细胞膨压方面起重要作用。氯维持细胞液的缓冲性以及液泡的渗透调节,氯能激活质子泵ATP酶,使原生质与液泡之间保持pH值梯度,有利于液泡渗透压的维持与伸长生长。氯作为钾的伴随离子参与调节叶片上气孔的开闭,影响到光合作用与水分蒸腾。  

    氯作为含锰放氧系统的辅助因子参与光合系统II的光解水放氧反应。同时氯在叶绿体中优先积累,对叶绿素的稳定起保护作用。氯活化若干酶系统。氯离子与膜的结合对于活化氧释放过程的酶是必需的。在细胞遭破坏、正常的叶绿体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时,氯能使叶绿体的光合反应活化。  

    适量的氯还能促进氮代谢中谷氨酰胺的转化以及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转化。

   1、耐氯强的作物类型

   椰子、油棕、洋葱、甜菜、菠菜、甘蓝、芹菜等是喜氯作物。

  主要是谷类作物中的水稻、高粱、谷子等,纤维作物中的棉花、麻类,以及甜菜、菠菜等。这类作物可以在土壤氯浓度>600mg/kg条件下正常生长。故在土壤含氯量不高(<200mg/kg)的地区,这类作物完全可以按照其氮、钾需要量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能获得与不含氯氮、钾肥同样的优质高产效果。

耐氯强:甜菜、水稻、谷子、高粱、小麦、大麦、玉米、黑麦草、茄子、豌豆、菊花等。

   2 、耐氯中等的作物类型

   主要是谷类作物中的大麦、小麦、玉米等,豆类作物中的蚕豆、豌豆、大豆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花生等,蔬菜作物中的萝卜、番茄、黄瓜等,以及糖料作物中的甘蔗等。在土壤含氯量不高的地区,这类作物完全可以按常量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但像甘蔗等耐氯力中等偏下的作物,完全可以按其需钾量施用氯化钾,最好少用或不用氯化铵。

   3、 耐氯弱的作物类型

   只能适应在土壤氯浓度<300mg/kg条件下正常生长的作物,如甘薯、烤烟、莴苣、白菜、草莓、葡萄、苹果幼树 茶树、马铃薯、甜菜、柑桔、甘蔗、辣椒、莴笋、苋菜、西瓜,氯对茄科作物会产生不利影响桃树为忌氯作物、大豆、四季豆抗氯性能较弱。这类作物一般不宜施用氯化铵。但在土壤含氯量<50mg/kg的地区,甘薯等作物可以按其钾素需要施用氯化钾,烤烟适量施用氯化钾,也能获优质、高产效果。莴苣是对氯最敏感、耐氯力最弱的作物,其耐氯临界值仅100~140mg/kg,因此不宜施用含氯化肥。

    4、梨树不适合使用含氯化肥

      含氯化肥是目前生产量和施用量较大的一类肥料,使用好这类肥料,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各种作物对氯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氯离子较多时,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西瓜、甜菜、葡萄会降低含糖量;氯离子多,会影响烟草的燃烧性,卷烟易熄火;氯离子多时,常对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甜菜、苹果、梨树等果树、茶叶、白菜、辣椒、莴笋、苋菜等都是忌氯作物。氯对茄科作物会产生不利影响。大豆、四季豆抗氯性能较弱。
       所以梨树是不适合使用氯化肥的。

      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肥新规根据氯离子的不同将化肥分为高氯、中氯、低氯、不含氯化肥,下面是具体的内容,购买是根据可以看一下包装上面的标示是多少就知道含氯的高低了。
复合肥种的氯离子含量的标准:
1. 旧规:当复混(合)肥料中氯离子的含量大于3.0%时,应在包装物上标明“含氯”,以避免对忌氯作物如黄烟、果树等造成伤害;凡未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的,其氯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3.0%,。
2. 新规; 新标准增加了标明含氯产品的氯离子含量指标,并按低氯、中氯、高氯分别规定为:未标“含氯”的产品,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应≤3.0%;标识“含氯(低氯)”的产品,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应≤15.0%;标识“含氯(中氯)”的产品,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应≤30.0%;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大于30.0%的产品,应在包装袋上标明“含氯(高氯)”,标识“含氯(高氯)”的产品氯离子质量分数可不做检验和判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