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写作两大傻:开头写目的,结尾写意义

 河南奇兵 2018-08-05

韦志国原创作品

在企事业单位中,没有专业的新闻记者,宣传新闻稿都是出自公文作者之手。这样一来,导致一个很普遍,但却没有人意识到的问题:用公文的手法来写新闻。最常见的典型表现是:

开头写目的:为了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公司于×月×日举办了公文写作专题培训,邀请韦志国老师传授写作技能,30域名员工参加了培训。

结尾写意义:此次培训带给员工很大收获,必将推动公司公文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像这样的稿子比比皆是,随便去任何一家单位网站看,都是这样。

问题是:这还是新闻稿吗?

在公文写作中,“为了”开头,说明即将开展工作的意义与目的。这是典型的公文写作技法。在新闻中,当然完全可以写目的和意义的内容,但不应当采用公文写作的方式。

再看新闻稿的结尾,可以介绍结果、后果,但不应当是记者生硬地直接说明。发表议论,这又是公文的典型手法。新闻稿对结果的表现,自有其符合新闻本性的特定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说:新闻写作两大傻:开头写目的,结尾写意义。

当然,公文化新闻的表现不知这两方面,还有很多的体现,总的来说有以下五点:

1.目的根据式导语

2.内容源自公文

3.主体分条列项

4.抽象原则多,事实细节少

5.结尾与背景常为评论,糅合评论,消息文体特征被削弱

这里面还牵涉另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容易搞混的问题:新闻稿(消息)和简报的差异。

一般来讲,简报(信息)是公文的一种类型,用于内部交流,尤其是上报给领导阅读参考。

但新闻(消息)是一种大众媒体的稿件,主要用于对外宣传,读者没有边界。

如果只是写简报,那么按照公文的方式写,也无可厚非。

但如果确定要写新闻消息,那么就肯定不应当写成简报。

我作为一名公文写作老师,并没有迷信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更不会深陷其中沾沾自喜。而是经常跳出来,去反思。在公文与新闻对比之中,充分明确二者的区别和界限,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文体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将很多基础问题、关键问题认识透彻。

我也希望,公文作者们,能够及时切换思路,用另一双眼睛去看待自己的稿件,树立起清晰的文体意识:在写稿之前,明确下来写的究竟是什么文体,进而不断纠正,使文体特征更加典型。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写出专业的新闻稿呢?

我有四个个建议:

第一,强化文体意识;

第二,突出新闻价值;

第三,优化新闻结构

第四,善用新闻语言。

每个方面都值得详细讲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