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内气运使” 真义论 (内功健身讲座之五)
2018-08-05 | 阅:  转:  |  分享 
  
内功健身讲座之五:“内气运使”真义论“大周天”在武术中何用?其真义就是气在意的指挥下,使气通过十二经脉,达到运气、用气之目的。谚曰:“运气
贵于缓,用气贵于急”,“拳打不见形,要在疾中疾。此中玄妙理,只在一呼吸。”拳谚告诉我们:武术内气的运使过程,仅在“一呼吸”之间。这
种“短暂过程”,就是内功心法“大周天”的运行法。这也是“大周天”在武术中的真谛所在。正如拳家所言:“大周天”能溶“精、气、神”为一
体,能做到“气随意发,意在气中,气中寓意,意气制人,运用得当,收发自如。”少林武术传统将内功喻为“添油法”。云:“欲点长明灯,须知
添油法。”意即欲想将内功的核心功法“大周天”掌握在手,首先要弄清“添油法”。其法之一:认知十二经脉共同的循行规律。人体十二经脉,气
血循行有规、有序,每日以十二个时辰为准,气血沿十二经脉循环一周。但是,十二经脉循行过程中有着一个共同的循行规律。即:手三阴经从胸部
走向手指;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走向足趾;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胸。这个共同规律,通过内功修炼,即成为“大周天”运使
内气“短暂过程”的通道。其法之二:认知“大周天”手、足、三阴、三阳“一气贯通,并行不悖”之理。武术内功运使方法,改变了内气循行原有
的规律和顺序。当“大周天”贯通后,全身“百脉皆通,周身罔间”,内气在体内可自由运行。在武术“内功运使”作用下,手、足、三阴、三阳经
内气循行“从胸至手指”,“从手指至头”,“从头至足趾”,“从足趾至腹胸”这个共同循行规律,发生了一项重大改变,即从“依经顺序循行”
改变为“三阴、三阳经并行”。这一“改变”就形成了武术内功的重要特点,运使“过程暂短”,仅在“一呼吸”之间,这就是拳家所称“疾中疾”
之秒。“大周天”内气运使之法,以丹田为源,内气经两肾,出命门,达四肢,仅在“一呼吸”之间。拳论称此为“行乎三节,现乎四梢,统乎五行
。”陈鑫称此为“一气贯通,并行不悖。”其法之三:认知掌握“运使之疾”,贵在苦练。练气之学以运使为效,而运使之效“贵于疾”。但“疾”
不是自生自长的,而是靠勤学苦练而得。运使之效,要想使“手脚快如风,疾上更加疾”,必须掌握“入手法门”。古拳谱云:“未习打,先练桩”
。“桩功”即是“运使”入手法门。但此桩不是“静桩”而是“活桩”。以拳套中的“拳势”为“活桩”,练习“大周天”运使之法。(见图29、
图30)图1-29掩手肱捶蓄势此图是“掩手肱捶”一势的蓄劲(也称合劲)。吸气,内气沿手三阴经(两肱内侧),从手指经腋走向胸腹;
同时,内气沿足三阳经(两股外侧),从足趾走向头部。图1-30掩手肱捶发势此图是“掩手肱捶”一势的发劲(也称开劲)。呼气,内气沿
手三阳经(两肱外侧),从头部经肩走向手指;同时,内气沿足三阴经从胸腹走向足趾。这一吸一呼有诀管着,古拳谱云:“提气随吸用,坠力随呼
出,此尤不可不知也”。“按其拳势,习之日久,肩背之力,腰胯之力,腿足之力,自然贯通一体,劲道顺达而整矣。”此称为“单操”。拳之起落
开合,蓄发互变,要练成一气,则须“时时操演,朝朝运化,持久坚持,气疾自到。”继而“大周天”运使之法,习之纯熟,“则能三节明,四梢齐
,五行闭,拳法疾”。遇敌好似火烧身,出拳仅在“一呼吸”。诀曰:循序渐进功夫长,日久自能闻其香。只要功夫能无间,太极随处见圆光。“大
周天”运使之法,“单操”演练之势,拳套一路中有:“金刚捣碓”,“青龙出水”,“野马分鬃”等势;二路中有:“连珠炮”,“裹鞭炮”,“撤身捶”,“劈架子”等势。
献花(0)
+1
(本文系西山老人585...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