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论热点 | 让村民共享传统村落保护“红利”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8-05

让村民共享传统村落保护“红利”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309个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国地州市级第一。这些集中连片的传统村落形成了内容和价值丰富的农耕文化遗产群落。《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调研多个传统村落发现,近年来,部分村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和农村产业等相结合的多种生产性保护路径,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激活了乡村发展活力。

但同时,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一些民族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民间文化面临传承断流困境。亟需借鉴和吸取传统村落开发利用方面的经验教训,建立完善保护与利用并重的长效机制,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带动村落规划

贵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有着“男声侗族大歌之乡”之称。收稻时节,层层禾晾形成一道道金色屏障,把鳞次栉比的侗家吊脚楼、鼓楼围在村中央。2012年,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侗寨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2016年开始,黔东南州规划将黄岗村作为传统村落示范村重点打造,由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入驻指导,完成了萨坛、水碾房、禾仓、标本民居展览馆、荷花塘、公厕、村口大门等改造。

“保护乡村遗产的目的是让村民们感受到保护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变。只有让村民看到传统村落的价值,他们才会转变观念,产生对村落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黄岗村的设计参与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说。

本刊记者在黄岗村看到,三个原本老旧的禾仓经改造后,两个小的用于住宿,一个大的用作活动中心。从禾仓里面向外看,金灿灿的稻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现在越来越多原本要外出打工的村民选择留下,开始保护和修缮老房子。”罗德胤说。

按照创建“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民族乡村旅游示范区”定位,包括黄岗村在内的9个传统村落示范村,利用自身传统村落文化、旅游和生态资源,通过实施村寨环境综合整治、精品酒店建设、精品民宿改造、村民服务技能培训等项目,整体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黎平县铜关乡述洞村是一个拥有民房、鼓楼、粮仓等1400余栋各类木质建筑的古侗寨,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建于明代的独柱鼓楼,以其为中心,形成了200米范围内的核心建筑群落。

“为了保护这些木质古建筑不被现代砖房所替代,十多年来村干部们不知被多少村民‘记恨’。”述洞村村委会主任谢瑞坤说,近年来各界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关注,使得寨子的古建修缮、道路、消防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寨子里的刺绣也卖得很好。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东说,黔东南州正努力建立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长效机制,分门别类打造精品示范点,旨在“打造一个、示范一片”,并在政策框架内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并重模式进行探索。

苗乡侗寨发展“农旅”经济

2017年,黔东南州在全国率先推出具有苗侗风情的传统村落旅游线路,在不破坏生态和保持传统村落环境原貌的前提下,着手发展“乡村旅居”经济,把传统村落开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按扶贫资金、房屋、田土、生活习俗、农耕文化等要素进行定级入股,建立要素利益分配机制,让群众共享开发成果,让人气、文化回归乡野。

黎平县水口镇滚正村利用保存相对完好的侗族村寨遗产吸引来大量游客。村委会主任吴双福介绍,在上级部门的对口帮扶下,整村功能区有了规划,民族民俗游开始落地生根。

两年前,在广东跑了5年大客车的村民吴明本回到村里,计划建新房。经过村里规划,他将三层木楼的二层、三层和屋顶的阁楼改造成民宿。“当时想着改造后即使没有游客,自己住得舒服,也不吃亏。没想到一年到头,游客基本没断过。”他说。

目前,滚正村按照民族民宿标准改造了13户贫困户房屋。同时,村里还发展起香禾糯、钩藤和油茶种植,以前的荒山荒坡挂上了一个个“小钱袋”,农户户均年收益达到6万多元。

在台江县排羊乡排扎村,当地村民对古老原始的苗家吊脚楼进行了改造。在驻村干部余宗洋的帮扶下,去年8月,“孙君院子”成为村里第一个民宿示范点,其运营让村里的妇女成了民宿管家,也带动了村内农产品消费。如今,院子每月收入超过2万元,激发了村民改厨、改厕、改圈,一起发展民宿餐饮的动力和热情。

苗族的银饰、刺绣技艺,如今成了越来越多传统村子的致富门道,很多村子搞起银饰刺绣合作社,让“指尖技艺”变成真金白银。

麻料村是黔东南州雷山县远近闻名的银匠村,全村有170余名银匠,90%以上的村民从事银饰锻造业,打制银饰的技艺各有千秋。一块块银材经他们的手,被打制成精美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银饰品。但村子地处偏远,多年来银匠们只能带着手艺走南闯北,平日的村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村子“空心化”明显。

从2017年开始,麻料村全村入股近100万元成立麻料村银饰公司,同时申请58万元扶贫资金建起了银饰博物馆,以利益联结的方式惠及47户贫困户。这种形式还吸引了近1/3的银匠回到村里。

剑河县观么镇巫包村享有“苗族红绣第一村”的美誉,巫包村老老少少的女性都会红绣刺绣技艺。2017年巫包村成立剑河巫包仰阿莎红绣有限公司,经过培训的妇女按照公司制定的款式和工艺进行订单加工。如今,“红绣”这种独特的苗族手工技艺已成为市场收藏艺术品。

通过发展手工技艺与保护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黔东南州凯里市、雷山县、台江县等地已形成一批银饰、刺绣手工示范区,并逐渐培育出一批骨干企业,引领企业及创业人员探索产业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新模式。

传统村落振兴任重道远

记者调研发现,由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黔东南州仍然存在传统村落产业发展和业态培育滞后、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并存等问题。

一是目前保护利用规划大多未落地,对于传统村落更多停留在保护层面,很多村落并没有因为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而获得更多实惠。从发展现状来看,村民生活水平不高,仍是传统村落的现实问题。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GDP是“硬指标”,传统村落保护是“软任务”,在政府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有所取舍。即使争取到一些保护经费也没有统一安排使用,部分存在“撒胡椒面”、专款未专用等现象。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朱良文告诉记者,在传统村落的规划问题上,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但当前的设计组织、设计方式多数还是“城市型”的,对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社会现实、农民利益观等特点了解认识不足,距离要求还存在差距。

二是部分传统村落仍面临开发式破坏,监管乏力。有基层干部反映,由于挖掘和研究不够深入,整理和建档工作滞后,很多传统村落找不到适合的保护措施和发展路子,一些民族村寨基础设施较差,但为了旅游开发不惜乱搭乱建,破坏了村寨的原始风貌,给保护工作带来压力。

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大利村一名村干部说,仅在防火问题上,各部门就出现“意见打架”:消防部门认为必须在密集的居民房屋间拆出消防通道,而专家从传统村落保护的角度不让大拆大建。“弄得村里也很糊涂。”

由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启动时间不长,还没有现成的模式、经验可借鉴,又涉及多个部门且缺少沟通,缺乏专业人才、专门机构具体监管,基层乡镇文化站人员偏少等,导致监管乏力。

三是村民主动保护意识不强。大利村村干部介绍,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在大利侗寨投入各项保护资金达上千万元,但要留住这“原味古村”并不容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愿望和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存在矛盾。木质房屋不防火,没有厕所,用水不方便,“现在谁家建房村里都要来做思想工作。”村民石正说,因为新房建成砖房,与传统建筑不搭调。

记者在一些传统村落了解到,在村子里,很多农户都是一大家人挤在一起,村民改善住房的刚性需求意愿强烈。

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利用传统村落保护资金及时地抢救了不少民族村寨,但这仅是政府的单方面努力,村民们缺乏自觉保护意识,部分传统村落保护步履维艰。

受访者结合黔东南州的实际情况,建议在保护的前提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多措并举建立保护与发展并重的长效机制。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组成员李华东说,民间村寨发展旅游绝不能成为“赶走了主人的狂欢”,“传统村落发展就是搞旅游赚城里人钱”这种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必然会阻碍对其他发展途径的探索和实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能走的路将会越来越窄。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曹昌智建议,传统村落利用要看得长远、想得深远,发展旅游绝不能离开包含原住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血脉。应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适度开发、差别化发展”,合理发掘传统村落的经济社会价值,造福当地群众。

黔东南州副州长姜学东表示,将根据地方实际继续加大对传统村落专项保护基金的支持力度,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对现有传统村落涉及的民居的产权进行明确,通过政策、规划等引导老百姓和社会投资主体共同参与保护。(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茁卉 李黔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