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根本不值得读”的6个理由

 昵称4390489 2018-08-06

我们为什么要读一个没有文凭,作品也没得过什么奖,心态爱崩,玻璃心,恋爱偏执,婚内出轨的沈从文?

既没有文凭,作品也没得过奖

(青年时代的沈从文)

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凭。

钱钟书不止一次公开嘲笑他“这个乡下人”。

大名鼎鼎的国学宗师刘文典,对这个后生更是不屑。

在刘文典看来,真正的教授是陈寅恪这样的天才学者。

在西南联大讨论提升沈从文为教授的时候,刘文典说:“他要当了教授,我岂不是要做‘太上教授’了吗?”

日本人的飞机轰炸昆明,大家有时会往林子里跑。一次刘文典撞见了也往里林子跑的沈从文,怒斥他:“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给学生讲《庄子》,你这个该死的,你干嘛跑!”

面对钱钟书的嘲笑,沈从文此后便以“一个乡下人”自居,面对刘文典的不屑,他则坦然一笑。

1988年5月10日下午,沈从文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写下《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一文,并发表在香港《明报月刊》上,文章中说道:“他的名字被选入了1987年的候选人终审名单,1988年他再度进入当年的终审名单。学院中有强大力量支持他的候选人资格。我个人确信,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这项奖。”

可惜,沈从文没有等到这天。

在这样一个看重标签的时代,买书也要先看腰封有没有夸张的推荐语。一个既没有什么文凭,又没有什么获奖作品的作家,根本“不值得”读。

沈从文精装珍藏版:

《美丽总令人忧愁,然而还受用》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收录沈从文名篇

《边城》《湘行散记》《一天》

两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重温20世纪中文写作的巅峰之作

心态随时崩,一颗玻璃心

1948年,郭沫若在香港发文,斥责沈从文。

被点名批评后,沈从文绝望得两度自杀。

他的家人根本不理解他这一做法,张兆和回忆说:“那时,我们都觉得他落后,觉得他的苦闷没有道理。”

至此以后,沈从文再也不敢写小说。

后来那几年中,被打成造反派的沈从文每天负责打扫女厕所。

一次,一位美国女记者采访沈从文,当她听到这位大作家每天扫女厕所的事情后感到不可思议,就走过去拥抱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您真的是受委屈了!”不想,沈从文忽然抱着女记者的胳膊嚎啕大哭。

“我觉得他的苦闷没有道理,你生什么病不好,你得个神经病,神经病就是思想问题。”他的家人这样说他。

沈从文选择跟家人分居两地,一经常一个人伏案研究,吃冷饭馒头。

尽管他的家就在咫尺之外。

那几年是沈从文最孤独的日子。

家人根本不理解他为何这么敏感和脆弱。

不就是几部鸿篇巨著已经在脑海中酝酿,忽然被告知不能在写小说了么?不就是别人理解不了一个世界级的大作家心里的那份坚守么?至于这样随时随地心态崩掉,脆弱不堪么?这样玻璃心的沈从文,“不值得”读。

沈从文:《我明白你回来,所以我等》

收录《边城》《三三》等名篇

装帧:精装

¥ 39.00 - 69.00

强求的恋情,婚后出轨

(意气风发)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一个是年近三十,文化程度不高,只上过小学,有幸被郁达夫相中,在大学任教的“乡下才子 ”。一个是晚清名臣的孙女,江南富商之女,有交际,会洋话的新潮女学生。

两个人的生活圈子有云泥之别。

然而沈从文一封一封的情书,终于,打动了张三小姐。

他们的爱情,起于一封封情书,也因为一封封情书出现了问题。

北京沦陷后,沈从文希望张兆和南下,张兆和却要留在北京,理由是留下来照顾孩子和照看沈从文的作品。

显然这是搪塞之词。沈从文去信质问张兆和:“你是爱我给你写的信,还是爱我这个人?”

在文字里,他们是亲密无间的,在生活中,却格格不入。

对婚姻一度苦闷的沈从文遇到了高青子。

她是一个家庭老师,聪慧灵秀,且深深崇拜沈从文。

他深爱张兆和无疑,喜欢高青子似乎也是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跑到梁思成家里向林徽因倾诉,请她帮忙整理一下自己“横溢的情感”。

林徽因开导他:生活原本如此,需要你慢慢化解。

这期间,基于繁复的情感纠葛,沈从文创作出中篇小说《边城》。

沈从文曾含蓄地承认:《边城》是他在现实中受到婚外感情引诱而又逃避的结果,成为他感情的寄托。

为此张兆和非常生气,直到半个世纪以后,她仍耿耿于怀,但她也公道地评价了高青子“长得很美”的事实。

比起和张兆和的多年感情,沈从文和高青子的这段婚外恋终究薄弱得多。

最终,高青子选择退出沈从文的生活。

短暂的婚外恋情敌不过稳定、漫长的家庭生活。这注定是沈从文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任由它烟消云散。

张兆和晚年回忆沈从文时写道: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一个犯过错,动摇过,矛盾过,逃避过,不是圣人和完人的沈从文“不值得”读。

沈从文:《美丽总令人忧愁,然而还受用》

收录《湘行散记》《一天》《生命》等名篇

沈从文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幅挽辞。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1946年,三连襟与三姐妹于上海合影

(前:张元和、顾传玠。后:张允和、周有光、沈从文、张兆和)

2006年7月,《亚洲周刊》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作家联合评选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选出的这一百本中文小说中,鲁迅的《呐喊》高踞榜首,紧跟其后的是沈从文的《边城》。

而《呐喊》是小说集,如果以单篇为参照的话,《边城》是当之无愧的世纪之冠——

或许,这就是原因。

编辑x虢雪 本期责编x末日之日

沈从文经典作品合集(珍藏精装本)

带你走进20世纪华语文坛巨子的文字世界

收录名篇《边城》《湘行散记》《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