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在贫困中选择奋斗的人,都值得尊敬!

 奉啸敏 2018-08-06

奉啸敏

7月22日,云南曲靖考生崔庆涛在工地上收到来自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全家人幸福满满,也得到众多社会人士的高度点赞。


河北女孩王心仪在被北大录取后写了一篇文章《感谢贫困》,也被社会高度赞誉,还称这篇文章是现实版的《卖米》。


而《卖米》这篇文章也是出自北大学生之手。只是作者张培祥已经离世。

前一两个月,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霸屏,既是励志的典型,也看哭了好多人。


无论贫困值不值得感谢,无论崔庆涛、王心仪今后是否前程似锦,这些在困境中不退缩,努力奋斗的人总是值得敬佩的。当然也包括张培祥。


不过,你稍为注意一下,前面提到的三个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北大。

正因为他们都是北大拟录取的学生,或者是北大在读的学生,再加上另一个相同的贫困境遇,他们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没有北大这个背景,能不能得到同情和关注,很难说。

很难说,已经是客气了。其实,如果没有北大标签,几乎没人关注。

毕竟,与鲜车怒马、锦衣玉食相比,寒窑破壁、残羹冷炙是不值得瞧上一眼的。


二十六年前,我们高中毕业。

看分数那天,几个耍得好的伙伴聚集在学校门口。

其中有一个伙伴有点兴奋地告诉我们:他已经跟着父亲做电工一个月了。

这个伙伴没有考上学校。

尔后,也没有继续跟着父亲做电工,而是走南闯北,辗转折腾。

进过厂,端过盘子,倒卖过服装。

但他始终坚持一颗向上的心,不昧良心,不放弃。

而今,他开着一个小工厂,生意还行。


还有一个同学,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由于家境的原因,他没能复读,选择去广东打工。

两年后,利用打工挣的钱,再来复读。

也只是考上一所专科。

他也满足,三年下来,毕业后做了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他始终认为,应该比在家里种田要强那么一点点。


还有一个同学,高中毕业后也跟着亲戚出去打过一段时间的工。

这还是前次在一起聊崔庆涛时才得知的。

他说,这个崔庆涛跟他相似。刚刚高中毕业,要个头没个头,要力气没力气,推着一斗车的水泥,走着蛇形步,摇摇晃晃,颤颤悠悠。

白天吃不饱,晚上睡不好。

直到有一天,他父亲来到工地上。

父亲举着一个信封,嗓门很高地喊:儿子,莫做了,你考上大学了。


同学聊这个话题时有点得意,也有点想落泪。

我有同感。

虽说二十多年前我们考个大学也不容易,只是,还是不能跟北大相比,远远地不能相比。

难以引起轰动,尽管我们现在压根也不需要轰动。


还想说一个男孩,我现在所教的一个学生。

在几乎所有优秀一点的学生都往城里走的情况下,这个学生是我所教同年级三个班中唯一的一个想读书,在读书,在努力读书的学生。

虽然他在我们学校同年级中算是比较优秀的,但如果放在全县来比,他也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我却非常喜欢这个学生。

不是看在他有礼貌,也不是看在他求上进,而是他那种不服输、贫困中奋斗的精神感染了我。


我知道,若干年后,这个学生或许也会自然地泯为众人。

这个不奇怪。

但,我也知道,这个学生将来一定会自食其力,一定不会让家人担心,一定不会给社会添乱,一定会在这个社会平安的生活。

犹如我们大众一样。


我喜欢这个学生的同时,也尊重他。

就像尊敬社会上那些广大的默默生存者。




他们虽然没有北大光环,但,在贫困中选择奋斗者,都值得尊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