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核心要点 1. 主体思想(表达什么) 2. 题材选择(什么内容) 3. 标题拟定(什么名字) 4. 人物设定(相互关系) 各位群友: 大家晚上好! 今天稍提前一点吧。这次紧锣密鼓三天,计划讲六讲。原定是每半个月一讲,计划两年到三年讲完。最近看稿子发现咱们很多作品还不太成型,有很多老师对小说把握不准,尽管已经讲过几讲了,但有的写的依然是散文,有的单纯是故事,有一些是小说,但还是“缺彩”,矛盾冲突设定不够等一系列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我紧急准备了六讲,连续和大家谈一谈。 按我们的预告,今天晚上做两讲,每讲15-20分钟。做完第一讲,我喝两口水,接着就来下一讲。 今天是我们“东子小说创作系列讲座”的第四讲了,主要和大家谈谈《小说写作的基本步骤》。很多小说写作者,特别是初学者,还搞不清写小说下笔之前要做什么。咱们群里有三分之二是当老师的,大家知道你走上讲台前得备课,我们现在有个词叫“做功课”,是同样的道理。比如你要养育小孩儿,那你得知道怎么做一个父亲或母亲,掌握基本的教子知识。还有,你想开车,得学驾驶拿驾照。 把前期的基础打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下笔写起来才会顺畅。一些写作者,由于前期功课做得不扎实,甚至下笔之前,要做的几件事都不知道,就急于动笔,最终小说写得就不很成型。所以,做好前期功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结合自己这两年写小说的感受,谈一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写小说在下笔之前,至少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个就是你的作品的主题思想。无论你是长、中、短篇,还是小小说,文字量大还是小,都必须得有主体思想。因为小说肯定是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那么你这个人物是为什么服务的,这个情节又是个什么样的情节,通过你讲述的这个故事,塑造的这个人物给人们传递的是什么,也就是你写这部小说的初衷。通俗地说,就是你这部作品,你这个小说,想表达的是什么?一般来说,可能是要通过这部小说展现爱情的美好,或者是展示人与人之间那种深厚的感情、情义。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作品要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那么你传递的是什么?你弘扬的又是什么? 我先说一下我今天刚刚完成的这部作品,这是一部一万字的短篇小说,小说的标题叫《程老党》。我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部作品呢?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老实巴交的退伍军人,他回到农村之后,一直被人瞧不起。他是一个寡言、憨实、能干的老实人,因为他只有蛮力,所以他家贫,以至于儿子长大了连娶媳妇都困难,人们都认为他很窝囊。后来,他有一个英雄壮举,为了救落水儿童牺牲了。这时,人们回顾他从部队到地方几十年的生命里做过的很多好事,开启反思。在当下这个社会大环境里,人们只是往上看的,眼里盯的是什么?是名、权、利。而程老党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能做该做的事情,往往就被人忽略了。 那么,我这个主题思想是表现什么呢?人人平等,要相互尊重,不要因为自己在什么高位,或有钱,有权有势,就瞧不起他人。每个人都有优长,就是说,一个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闻的人,不意味着他就没有所长,不意味着他就不伟大。因为一个伟大的灵魂,不是天天喊叫。 基于这样的想法,有了这篇小说。当然这都是有生活原型的,然后昨天动笔写的,今天中午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初稿拿出来看着,觉得还行,是那么回事儿。我举这个例子,是说不仅是我这部作品,我们大家的每一部作品都应如此,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 除却主题思想外,再一个就是题材的选择。在出版行业叫做选题,就是说你的作品是什么选题的,我们写小说一般把它说是题材。题材,具体说就是内容。你的小说是什么题材,里面展现的就是什么内容。一般而言,从地域角度说,有都市的有乡村的,比如说我前段时间写的那部中篇《错爱》,这是一个现代都市的爱情小说。我以前写的长篇《六子》,也是爱情,但是它是乡村爱情的,而且不是现代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 除却都市乡村,还有像军事、法制等等。题材也不是绝对的,不能说都市题材就不能有乡村镜头,乡村题材就不能有都市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乡村走来的,都市是后来社会发展才形成的,都市和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 所以说,你的作品在确定选题的时候,要先把题材作一个相应的界定,你是想写哪个类别的。像刚才谈到的都市、乡村、军事、法制、爱情等等,另外还有什么科幻和其他方面的。当然了,除却科幻之外,大多数属于现实题材的。现实题材就是根据现实生活当中发生的人和事儿,而创作的小说。 第三,我谈谈标题的拟定。我们知道,无论是长篇、中篇、短篇还是小小说,总得有个题,就像一个人似的,人总得有个名字吧。我们小说的标题,就是这部作品的名字。给作品起名字,主要围绕三点:第一个,就是“文题相扣”。你这个名字,无论叫得多么美,如果跟内容不相符的话,那就跑题了。比如要表现农村生活的,你标题起一个很“高大上”的,一个都市时尚的,那显然就文题不扣了。所以标题要符题,文题相符,不能不相扣,离题是一大忌。这是第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再一个,标题要“抓人眼球”。就是我常说的“打眼”,要“亮堂”,让读者有阅读欲;还有,就是“朗朗上口”。标题叫起来要顺口,不能用些很生僻或者是拗口的字词,这样也不便于作品的流传。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有一些“文艺范儿”的标题,比如我记得前两年有一个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儿》,还有《致即将逝去的青春》等等,就比较“文艺范儿”一些。但我个人认为,除去这类的题材作品,大多数我不太赞成长标题,无论是一部书还是一篇小说。 就我写的七八部小说而言,一个长篇《六子》,一个中篇《错爱》,两个短篇《裸贷》《程老党》,还有三部小小说《大奖》《车临》《2766》,还有即将动笔的一部中篇,标题也是三个字。大家发现没有,我的照片都是短标题。这几部小说,其中两个字的就占五个,三个字的两个,还有一个是四个阿拉伯数字组合的标题。我一般欣赏短标题,感觉短标题更有韵味。但也不能太短,太短就是一个字的,莫言有一部一个字标题的作品《蛙》,我现在手里有一篇稿子,是咱们群里吴强老师写的《等》。虽然这两部作品,从内容看是扣题的,但我总感觉单了一些,不能让读者能从字面上来了解这部作品。 我的作品中,比如说《错爱》,从字面上就能感受到是个爱情故事,里面这个“错”就暗示有“事儿”,肯定不是那么顺当当非常美好的,而是有很多波折。像《车邻》,根据作品名称,大致能想象到这是一部什么作品。当然具体内容,要想知道就得读了。 我发现咱们群里一些老师的作品,标题散文化很浓重。像什么《回忆往事》《一片碧绿》等等,我是擅长改标题的,我原先在报社做编辑时也善于改标题。大家可以看一看你的原作和我改过的,当然也不是说我改过的就是好的,准确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接下来说说人物设定。写小说得有人物,主要是塑造人物,人物是主体。那么,有人物就得有事儿,说白了就是人和事儿,没有事儿就光几个人物在这站着、立着也不行。那么,怎样才能让人物血肉丰满起来呢?那得通过一些事儿了,故事情节。 小说的人物,第一个就是不同篇幅人物数量的设定。 一般情况下,小小说的文字量在一到三千左右,它的人物一般就两三个,最多不超过五个,这是一个基本界定;如果是短篇小说,以一万字左右为例,人物应该六至八个,最多不超过十个;如果是一部中篇,以四万字为例的话,人物应该是十到二十个,一般不能低于十个不能超过二十个,在十五个左右吧;如果是长篇,人物就多些了,因为我们小说的人物设定往往是根据作品的文字含量。文字含量越大,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就越多,展开的“枝杈”就多,就得需要更多的人物来进行填充和支撑。长篇小说一般情况下三十到五十个人物。人物太多,看着就有些乱,比如孙晓峰老师的中篇《黄鱼圈的那些事儿》,4万多字里面有30多个人物;当然,人物太少不行,同样是中篇,同样是4万多字的作品,王红芳老师的《对不起,我爱了你》,只有四五个人物,就显得单了点,虽然这部作品整体不错,但从这一点来讲还是缺彩。如果小说中的“我”有个闺蜜,人物就更加丰满了。 我们的人物设定,除却人物的数量要根据不同篇幅来设定之外,还有就是人物的关系。人物之间都得有相互关系,谁跟谁是什么关系,谁跟谁又是什么关系。这里的关系,是在特定环境下,作品里人物之间复杂的交叉关系。人物关系的设定还涉及到人物的名字,给每个人起个什么样的名字。这些就不一一细谈了,过两天我会专门来谈这一话题。 你下笔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写一部什么小说,就是说,要表达什么主题思想;然后,做一个什么样的选题,究竟写哪方面的事儿;再选一个标题,但标题不是绝对的,也可以初定一个,写完之后再改题;人物设定也是如此,有时候写着写着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人物。当然了,主要角色不能随意添减,定好了就按那个线走下去。至于是一部什么题材,是哪个篇类,有哪些主要人物,想说个什么事儿,做到心里有数了。然后动笔,通过一些事儿,把它们串联起来,就有了小说。 刚才,我从主题思想、题材选择、标题拟定、人物设置,这四个方面谈了小说写作下笔前要做的几件事儿或者叫基本步骤,这几方面以后我还要分别做专题来和大家详细的讲解。所以,今天先谈这么多。 本文由 吴 强 根据录音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