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析:企业品牌 商业模式 顶层设计 方法论

 周道至顺 2018-08-06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这就是顶层设计的概 念。

品牌是信仰,需要透过某介质呈现给关联消费者,员工、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都理解成客户,是因为品牌是他们的共筑,今天员工在给老板打工,如果你进行品牌建设,从那一天开始,就需要有这方面的意识,你本人和团队一起换老板了,这个老板就是你这个LOGO,大家共同的在为他打工,如果这样,一个老板才能真正地解放。才能真正去激活团队。团队觉得,您是品牌创始人,但我也是品牌建设者,品牌对管理学的推 动,推动了能人治国,能人治企这样一个局面。品牌替代了老板的位置。星巴克的员工不知道老板是谁,但一定知道星巴克的LOGO.就是老板,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板才能真正的轻松。所以老板的解脱,不是上宗教的智慧的课通过股改去解决的,而是通过把老板替换成品牌。

员工的管理,受到了传统管理学的制约,传统管理学一般认为,是基于对人性 的了解去管理人,这是传统管理学的基本依据,基于想象和梦想去管人,就是用品牌去管人。这是企业解决自己赢利能力复制的最高境界。

品牌战略管理参与团队的复制,企业的管理,也推动了管理。向更高层面去进步。

品牌呈现方式

品牌受众,品牌定位,品牌资产

究竟品牌的受众是谁?一个企业如何进行科学的定位?你有那些资产?而那些用?如何变现?

研究任何成果,都要从消费者出发,去研究产品定位,从受众出发去研究品牌定位。

创建品牌的方法论:

理论体系是帕累托法则,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以及消费者,与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关联,消费者的态度,消费者的挑战。以及消费者的沟通。公司品牌,公司内部受众。

帕累托法则:大约80%的时间你可能只穿你所有衣服的20%;去药店买药真正看到的药品多数都是暴利商品,都是给消费者特意推荐的。而那些性能好,价格便宜的商品多数放在消费者不方便看到的位置。

80%的利益来自20%的畅销产品,而一个企业中80%与20%进行了很巧妙地设置。所有的客户中,只有20%的客户会贡献你80%的利润。

在价值链中,拥有太多权力的公司,会妨碍交易和定价的自由权。品牌在市场操作体系中,要求简单。

有些品牌在操作过程,希望简单,但却往往设计很复杂。因此在他设计产业链的过程中,设计省代,市代,加盟商,代理商,这样他认为方便管理,而正因如此,直接产生的问题就是终端价格混乱。因经过交易环节过多,而真正品牌的企业,他都简化了流程,和交易,如格式,直接建专卖店。不经过中间商,专卖店一多怎么管理呢,它一个省设一个办事处,专门管专卖店。因此他设定了一个相互制约的体系。管理者带不走专卖店。在交易与供应链条过程中,拥有太多权力的公司,往往会妨碍交易和定价的自由权。品牌的真理是,大道至简。

从社会分工来看企业

“三位一体”模型:企业社会责任、经营使命、企业战略。

什么是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

不问成功,问自己能干什么。

企业的本质是社会解决问题!社会分工的机制。从中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企业只有两个领先的方式: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价值。

简化冲动

函数冲动 趋势 数据冲动 混沌世界

企业是利润最小化

经营使命是企业对社会的重大任务和责任。经营使命,是企业社会责任。

使命决定战略,涌现出产品和服务。

战略是什么?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

你的战略目标、战略重心?关键动作?关键动作的时间节点?

战略是研究今天怎么办,才有未来。

学习第一是立志,有共同的愿景

学海无涯苦作舟,非把自己挂了不可。

人们为什么愿意说高大上的东西,因为基本的东西做不到,人只需要基本的东西,什么高大上的东西都不需要。

做好事,不要去做那些别人说我好的事,去做那些不会说我好的事。

因为不骗人太难了,所以只好去帮助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对我误解,我也不生气。我是什么我也不说,我做点事,事做了,形象就有了。——不要说别人,别人说我不理会,专注做事。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分更一分收获。


企业就是产品,战略就是产品。

企业的产品是呢?始终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始终代表先进的文化,始终代表顾客的利益。

性价比是最没有价值的,经营的最高价值是货真价实。

提供服务,创造附加价值。超出预期的服务。

服务创造了体验。

  • 来之前,有所期待
  • 来之中,要有惊喜,就创造了体验。
  • 打击降低期望值,期望值高了就没法满意了。成不成功靠自己。
  • 走之后,值得回忆,乐意谈论(替我传播、替我们卖),带走一件信物建立丰碑

体验的价值大于服务的价值。

体验的价值 - 服务的价值 = 创造体验的机会(用心去创造体验的机会)

所有企业经营的都是指知识、文化。

企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在某一领域,为人类创造新的知识。

成为行业的权威发言人,出了问题能够改正。

知识文化全球化,不要想去适应,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企业的一个本体,五个市场:资本、消费、人才、公民社会、政策。

深度学习,就要从应用科学深入到基础科学。

品牌失灵论:品牌就是企业创造重复博弈,给消费者惩罚自己的机会。

品牌是为了让消费者惩罚自己,实际上就是消费者的风险机制以及对企业的惩罚机制,这个机制有效则品牌有效,如果这个机制无效,那么品牌就失灵了。

要品牌有效,出了事买单就行了。认错,该怎么做怎么做。

中国人的毛病,不能被批评,不能有错,不能让别人说我有错,一看到负面报道好像觉得脸都没了一样。

君子自污,没毛病,会出现什么情况,谁都想给你泼点脏水上去,就你这么干净!为了不让别人泼脏水,自己给自己泼,我本来就不是好人。当你有点毛病,别人对你就更加地宽容。自称好人、圣人别人就会给你泼脏水。

日本的丰田管理:不会处罚员工,犯了错应该奖励,至少不能惩罚,否则员工都会掩盖错误。鼓励大家少犯错,如果你处罚返利错的员工,就会所有的员工都在犯错,只有你老板不知道。

品牌成本论(依品牌治企业),降低:企业营销成本、顾客的选择成功、监督成本。

创意、广告是为了降低成本

广告语不是我说了一句话给他听,是我提供一句话给他说给别人听。

品牌资产观:投资要形成资产。

一切以是否形成资产、保护资产、增值资产为标准。

品牌资产:消费者知道了能给我们带来效益 的消费者品牌认知。

做任何一件事,一个创意、一个设计、一个活动,都要问自己:能不能形成资产,能不能保护资产、能不能增值资产,能,就坚决投资重复!

资产是一件一件的事,或者很具体的一句话,某一个符号,搞品牌建设的时候看看你到底增加了那些资产,或者在过去好的资产上追加了投资。除此之外都是废动作。

品牌是靠大家做事做出来的。

你要把全部精力花在相信你的人身上,而不要把一点精力花去让那些不相信你的人相信你。

降低营销传播成本,同时形成新的品牌资产。

给对错题不要给选择题,落实到行动

行动句,直接要求你行动;陈述句,告诉你事实。

否则你得不到反馈,没有反射就等于白说了。

传播的关键不在于播,而在于传。

只要你一天不重复,大家就把你忘了。

你还继续生存是因为你有惯性,但是你已经对未来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在传播上一定不要搞原创,一定要搞现成的东西。

只有没文化的人,才会显示自己有文化,有文化的人都喜欢讲脏话。

广告信息论,信号必须够贵,如果信号不过贵,则信号无效。

跟大牛带一块(足够牛),别人更容易服你,相信你。

挣到的钱要敢花,不要都揣兜里了。

网络广告没有仪式性!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也不知。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说的话很容易不算数。

所有你买流量达成的交易,你一分钱都挣不到,钱全部给流量商挣。

只有你建立品牌,人家自己来找你的,那个利润和好处才归你。

这种品牌就得有仪式性的,自己够贵的信号。所以你不愿意拿出那把大钱,去投资自己的品牌,你就一辈子被人凌迟割肉。

你不投资,怎么知道做不到?

敢于投资,所有的成功都是投资拉动。至于投资了之后没干起来,那是应该的,因为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问答 问题提到了点子上,这才是有意思的问题。

差异化?

跟别人不一样不是目的,不要为了差异而差异。

始终服务最终用户达成目的,给他购买理由。

我们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真正解决问题的事,去做好最基本的工作,承担起最起码的责任,才是非常非常大的责任。

放弃顶层设计,是不自恋,始终保持学习,但还是得做。

成功是一个时间现象。

人们往往低估了,成就一件事情的所需要的时间。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你用我我就发挥,你不用我我就卷铺盖回家,无所谓。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有耕耘才有收获,耕耘才是目的,而不是盯着收获。

悦近来远,不是自己来(认可而寻来)的不搭理。

你来,你就是我的唯一。

有了钱之后,一定要投广告。

企业赚了钱,利润高了一定要把利润降下来。

如果你的利润太高,肯定给员工分配不够,要么员工被挖走,要么员工出去创业。

投广告能够抬高行业的门槛,你一旦成功了就要太高别人进来的成本,如果利润很高,就证明别人进来的门槛很低。

(喜欢哲学、心理学、医学、美学、IT、职场、营销、旅游、文化的朋友,可关注 大漠还魂草 。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