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秋焱 2018-08-06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青岩古镇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镇山村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天真是不凑巧,在贵州的十几天中,只有这天赶上了游玩时下雨,而且还没有停雨的迹象。也好,体会一下雨中寻欢亦不失为一种乐趣。雨中寻欢的地方,就在贵阳城外的青岩古镇和镇山村。

                      青岩古镇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上、下图  古镇小雨中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下图  古镇石屋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刚进青岩镇,就听说电影导演陆川曾在这里拍过电影《寻枪》,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寻枪》没看过,名头好像也不怎么响。我想,要是陆川能像老谋子那样,拍出类似《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电影,那如今还不把青岩镇弄得跟乔家大院一样红火了。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比贵州建省还早二十二年。可以说,这个有六百年历史的古镇浓缩了整个贵州发展变迁的历程。

     古镇中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蜿蜒起伏,穿城而过,街两边是古香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古色的双开门木屋。在如丝的细雨中,临街店铺都撑起了花花绿绿的遮雨棚,活脱脱一道雨中风景线。

     沿着石板路向前走,还可以看到不少石板房。石屋的建造很有特点,石板之间没有水泥之类的粘合剂,完全是锲合而成。这样的房屋居然逾数百年而不倒,比之如今刚建好就连根倒掉的水泥大楼,不能说不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这座小小的古镇,居然还有一所状元府第。由此看来,只要发奋读书,无论是在偏远的乡村或是在繁华的都市,都是可以出状元的。

     尽管满街都是卖土特产的,我看还是青岩豆腐和青岩猪脚最吸引人。

     这座小小的“千家之邑”,据说道家曾在这里建起了八庙,五阁,一宫。但现在除万寿宫(迎祥寺)和文昌阁外,其余的己荡然无存。迎祥寺是贵阳著名的古寺之一,有三重殿,前为天王殿,中为大雄殿,后为观音殿。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观音菩萨楼上供奉的却是三只眼,四个头,四条臂的道教斗姆。一问才知,原来这里是道家的地盘,斗姆阁在先,迎祥寺在后,后来斗姆阁倒塌了,斗姆无处安身,只好寄住在观音菩萨楼上。这也是神仙们和谐相处的一种表现吧!

     时间差不多了,雨也基本停了。青岩古镇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令人难以忘怀的古韵。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青岩猪脚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上、下图  行走在古镇中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镇山村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镇山村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镇山村在贵阳西南二十一公里处,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村寨。明万历年间,明将李仁宇屯兵于此,后娶当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地布依族女子班氏为妻,生儿育女,延绵至今己十七代,故今天镇山村绝大多数人家非李即班。

     山寨内既完整地保存着屯兵石墙,又保存着层层叠叠干栏式石板房。从山顶到山脚形成的阶梯式石板院落,简直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石居世界。

     贵州就是这样奇怪,在不同的地方游荡,你可以看到既相同又不同的各色世界。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下图  依山而建

贵州风情录之十三:贵阳城外的古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