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3922)岳阳楼景区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8-08-06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湖南省北部,地处中国三大动脉——长江、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交汇之地,是1992年国务院首批的全国五个沿江重点开放城市之一,是长株潭城市群成员城市,也是武汉城市圈湖南唯一成员城市。

 

   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就一天游玩时间,目标锁定一个“岳阳楼景区”了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透过玻璃窗,从16层上俯视雨夜里灯光幻影中的岳阳市

远处夜幕里星星点点闪烁不停的,应是洞庭湖上的渔火吧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白天再看看街景,左前方那城墙楼阁就是即将去之地----岳阳楼景区了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宾馆离岳阳楼景区很近,没走几步穿过洞庭北路就到岳阳楼景区的巴陵广场了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巴陵广场

两座飞檐翘角的城门楼高高矗立在广场北侧

   巴陵广场里有一巨型雕像------后羿射巴蛇。只知后羿射日,不知后羿还曾为岳阳除害,并还与巴陵名有关呢。据说尧时,有修蛇出巴山经大江,入洞庭,兴风作浪,涂炭生灵。数万户家园,尽是鹤唳风声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后羿射巴蛇雕塑

羿受尧遣使,乘风破浪,来此张弓搭箭,射死巴蛇,苍生得以安宁

死于滨水的巴蛇,抛尸如丘,积骨成陵

于是此地始称巴丘,史传又名巴陵,巴陵就由此而名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这是位于广场北侧的东城门楼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上台阶、穿洞入城,踏进了一条充满明清古韵的仿古街——“汴河街”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这是城门内侧

 

    岳阳楼景区的汴河街,于2007年9月试开街。位于岳阳楼主楼前的汴河街,全长300余米,是以岳阳楼文化、洞庭文化、巴陵文化为基础,精心打造的一条特色仿古商业街。其仿古建筑逼真、文化底蕴深厚、沿湖风景优美。那就一一逛去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汴河街

街名由来:岳州城始建于三国魯肃、盛于晚清。旧时岳阳人习惯将临水称之为伴河

岳阳方言中的“伴”读“便”,此地临湖伴水筑城立市,就俗称“便河街”了

但文人们却以为“便”字不雅,就改为“汴”,就与北宋汴京之汴河同名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沾点古都的荣华富贵之光哟


    雨中沿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而行,欣赏着街两侧具湘北民居特色的建筑------镂空雕花窗青砖青瓦白墙,街中有景、景中有楼,客栈酒家茶社遍布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巴陵汤包店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前面的洁雅小南方俏巴鱼馆(店名是不是有点呦口了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聚香园锅饺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来自四川的名优小吃“三大炮”

汴河街上各色名优小吃超百余家,许是雨天、或时间关系,店中游人不多

他们也是匆匆而过,没入内享用美味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街一角的紫薇

据专家考证,此乃南宋遗老,已是八百多岁高龄,直径约1.9米

2006年冬从湘赣交界山中,请至汴河老街

   见前方上书“擂茶”的小黄旗飘飘,听过好多的茶名,这“擂茶”倒是第一回听到。“擂茶”最早起源于东汉,据说在湖南桃源县境内,一被封“伏波将军”的名将马援,奉命领兵西征,途经乌头村,此地瘟疫流行,数千名将士病倒。桃花山中一老妪向马将军献出民间秘方-----三生汤擂茶。将士们饮下擂茶,邪驱瘟散,此后“擂茶”名声大震,现我国西南地区许多农村仍流行喝“擂茶”的习惯。擂茶中还有花生、芝麻、生姜等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擂茶店铺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有驱邪健身功效的擂茶制作
 工具: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干加工制成的约85厘米长的擂杖,口径50厘米陶制擂钵

手握擂杖在擂钵内有节奏地旋转擂动

主要原料为好茶、芝麻,配料则可随时令变换

春夏湿热,可采用嫩的艾叶、薄荷叶、天胡荽

秋日风燥,可选用金盏菊花或白菊花、金银花

冬令寒冷,可用桂皮、胡椒、肉桂子、川芎

还可按人们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功能的“擂茶”

如加茵陈、白芍、甘草,为“清热擂茶”

鱼腥草、霍香、陈皮,为“防暑擂茶”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这家“擂茶”店

门前明明挂联“不可一日无此茶”,不知为何此日却铁将军把门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在街上见有一正方石栏杆相围处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凑近向下瞧瞧,好大的一只铜制龙头龟身趴在下面水池里

四周地下室似还有人居住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龙头龟身”赑屃-----龙之九子之一

力大无穷、任劳任怨,寺庙里常用以驮碑

也是风水上常用之物,是富贵长寿的代表

池中有零星散落的硬币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石栏围墙壁上有精致雕刻

还有安民告示------在此擲币好处多多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围栏旁墙上的“八仙过海”壁雕

 

   再到到水池、洞庭湖边看看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建于水池上的古式亭台楼阁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跃跃欲跳的青蛙?蟾蜍?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青瓦白墙湘北民居,傍依碧水小池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池中的洞宾醉酒

雕塑创作取意于吕洞宾之-----《绝句》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壮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沿湖边的湘灵鼓瑟

雕塑创作取意于唐代诗人钱起之应试诗《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为古代应试诗中屈指可数的五言排律佳作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精致的岳舞台

常有岳阳地方戏曲巴陵戏在此演出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岳舞台的背面 


     岳阳地方戏曲巴陵戏(原名巴湘戏)创立于明末清初,先于京剧一百多年。是以岳阳艺人为主体,用湖北方言声调演唱,活跃在湘北湘西等地,深受群众欢迎,俗称岳州班。抗战时,巴陵戏艺人树起《岳舞台抗敌化妆宣传团》的大旗,在此登台义演,宣传抗战,《岳舞台》声名由此大振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汴河街石牌坊

游完汴河街,出此牌坊,前面岳阳楼景区核心区到了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

对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横匾:巴陵胜状

仿佛在告知人们什么------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到了

岳阳楼景区游(上)------逛巴陵广场、汴河街入里也就得花银子了,门票 80元/人

大门上的对联、横匾,告知游人,门里有天下第一的岳阳楼、有洞庭湖的全貌、有巴陵的景观,正在迎候大家呢。但凡上过学的,虽岳阳楼不能说人人都看到登过,但那篇“岳阳楼记”可说人人皆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在多少代人的心中打上了烙印。中学课堂上语文老师慷慨激昂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其声音容貌清晣呈现,仿佛就在昨天。

 

   一入门,就见大大的照壁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照壁上雕刻着岳阳楼景区风貌

 

   过照壁,呈现眼前的是一黄銅模型建筑群------五朝楼观,展示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岳阳楼建筑模型,均用黄銅铸造而成。是目前亚州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黄銅模型建筑群,再现岳阳楼在历史演变进程中的发展脉络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五朝楼观

环水而建的五朝楼,是目前亚州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黄銅模型建筑群

   去一一细看,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建筑艺术风格的建筑文化,模型全部采用H78黄铜铸造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唐代岳阳楼

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39米、高约5米,净重12.3 

“岳阳楼”匾额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宋代岳阳楼

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6米、进深3米、高4.5米、净重12吨

“岳阳楼”匾额为宋代书法家米芾书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元代岳阳楼

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6米、进深3.1米、高4.3米,净重12.2

“岳阳楼”匾额为元代书法家赵孟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明代岳阳楼

平面呈六边形,单面阔1.88米、高4.5米,净重9.1

“岳阳楼”匾额为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书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清代岳阳楼

平面呈长方形,面阔4.4米、进深3.15米、高4.83米,净重10.7

“岳阳楼”匾额为清朝康熙皇帝书

   离开五朝楼观,来到位于岳阳楼以南100多米的“双公祠”。双公祠是专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修建的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坐东朝西的双公祠

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的双公祠,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为单层砖混结构

门额“双公祠”三字由范仲淹第28代后人范敬宜题写

祠内有两个展厅

展示岳阳楼的建置沿革、形制演变、范仲淹和滕子京的生平及对岳阳的历史贡献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范仲淹和滕子京,人物与环境均以青铜铸就

背景是以宋代画家范宽的《岳阳楼图》为蓝本的大型铜版画

 

   滕子京(990年---1047年)号宗谅,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1015年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庆历四年(1044年)被贬任岳州知州,期间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兴建岳州学宫、构筑偃虹堤、筑修通和桥、重修岳阳楼等,受百姓称赞。


   范仲淹(989年----1052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

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后给其寄去一封《求记书》和一幅《洞庭秋晚图》,请范为岳阳楼作记庆历六年9月15日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真是文因楼生,楼以文名,岳阳楼闻名天下,功推滕范二公。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哲理精深、语言铿锵、气势磅礴、匠心独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仁人志士“思荣辱、知使命、心怀天下先忧后乐”,岳阳楼从此成为中华文化的历史丰碑。


    出双公祠,老天还在下着雨,但丝毫没影响他们的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嘛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继续兴致勃勃地在景区里游览。在岳阳楼的东侧临湖边,长长弯曲的新老碑廊,又名洞庭风韵诗廊呈现眼前。

 

   建于1984年的老碑廊,全长32米,高5米,共嵌碑65方。新碑廊与“五朝楼观”曲水相连,总长240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新建碑廊在原碑廊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作品的规格和品位,新增近50副历朝历代名家碑刻作品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碑廊临湖而建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碑廊中曲折穿行,倒是不用担心雨淋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碑廊曲折连绵,众多历代名家碑刻作品陈列其中

集真、草、隶、篆等多种流派于一廊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一诗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碑廊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题刻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石碑用料讲究,为一色质材细腻色泽光亮的河南巩县青石

碑座辅以济南青花岗石,做工精细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新碑廊与五朝楼观曲水相连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碑廊蜿蜒曲折,图右边的即是《岳阳楼记》碑刻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近看碑廊里的祝允明、董其昌手书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碑廊里的作品都是书法中的极品。笔墨老辣、大气磅礴、豪放纵逸、古拙雄强也有的是笔意流畅、元气淋漓,确实给人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艺术享受。

 

   走完长长的曲折碑廊,向主楼岳阳楼进军啦。景区里有长1200米仿古城墙,最高处达16米,并设有400个箭垛、3个碉楼。岳阳楼就耸立在城墙平台平面中央,南北两边各有一亭与楼紧挨,平台平面由中部向南、北两端逐渐变窄------末端宽约6米,并各立有牌楼一座------向南64米南端牌楼、向北57米北端牌楼,两座牌楼的形制完全相同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沿此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位于岳阳楼南端的牌楼



南端牌楼,高约8.8米

四柱三间七楼柱不出头式石牌楼坊与踏道口相连

柱脚两边均饰有抱鼓石,额枋与柱接榫处以雕花雀替相托

平板枋以上是木结构,楼顶为宫殿式,上盖孔雀蓝琉璃瓦

牌楼的青石匾上,正面刻有“南极潇湘”

  字体按清乾隆时张照所书“岳阳楼记”中笔迹复制

牌楼反面刻有“天边月白”,由当代书法家夏湘平书写

中柱上镌有楹联-----“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

为清张照所撰、由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补书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过此牌楼,在踏道两边的石栏柱顶上都有石雕饰

神态各异的狮、象、麒麟、兔、莲花及人物等,令人目不暇接

 

   在此踏道上向北行走60多米,在踏道尽端就有一亭子------仙梅亭。仙梅亭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始称“仙梅堂”。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巴陵知县熊懋奖重建仙梅亭,将仙梅摹刻于亭中石碑上,并撰《仙梅亭记》;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后改称“留仙亭”;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葺后才复称仙梅亭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仙梅亭,位于岳阳楼南面
仙梅亭呈平面六边形,纯木结构,二层三檐、六角攒尖顶

高11.99米,上盖蓝色琉璃瓦

亭中竖一仙梅石碑,上镌《仙梅亭记》及摹刻的“仙梅”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图左边的就是仙梅亭,位于岳阳楼的南面

宽敞的大平台即城墙平台平面中央

而岳阳楼就“隐身”在图的最左边,现看不出来哟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楼北侧一亭------三醉亭, 与楼南侧的仙梅亭遥相呼应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三醉亭,位于岳阳楼北面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

系根据民间流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而建

初名“望仙阁”,与君山的“朗吟亭”隔湖相呼应

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时,改称“三醉亭”

三醉亭坐东朝西,重檐歇山顶,主体建筑的面阔、进深各3间

占地135.7平方米,全亭总高11.59米,覆盖蓝色琉璃瓦


 

   仰慕已久的岳阳楼就位于这两个亭之间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楼

 

   这就是岳阳楼?就这三层?没惊喜噢,确切说有点失望------没想像中的气势雄伟,看来是名气大,与现实间落差大,似与黄鹤楼、腾王阁没法比。

 

   但细看之下,发觉倒是越看越耐看,特别是在知道了其结构特点后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楼,3层纯木结构
楼高19.42米,平面呈长方形,面宽17.24米、进深14.54米、占地250平方米

运用插榫法构造的抬梁式(柱上架梁,梁上立柱),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构架

彼此牵制,相互咬合,没用一颗铁钉,一道横梁

全楼重量由四根楠木大柱承负、12根廊柱支撑二楼、24根檐柱顶起飞檐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跑到正面看看,楼顶是大型盔顶式建筑酷似一顶将军头盔

二楼是明廊环绕、精巧别致

三层飞檐翘首腾空,如意斗拱叠合精美,脊饰浮雕栩栩如生

 

   坐东朝西、三层、四柱、飞檐的岳阳楼,整个建筑结构严整,工艺精巧,气势恢宏凝重,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它是属于精致耐看一类的哟。特别是那个将军头盔似的楼顶雄伟得很,据说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鲁肃检阅大军的地方。岳阳楼兴于唐,盛于宋,传承至今,也历经了由军事楼------城门楼------观赏楼的演变。

 

   该入楼里看看了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一楼大厅正中,迎面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雕屏

蓝色字体篆刻在十二块漆成黑色的檀木上

由曾教过三朝皇帝毛笔字的张照书写

 

   来到二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二楼大厅中央也是《岳阳楼记》雕屏

范仲淹写下的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

怎么楼上楼下都是两幅同样的《岳阳楼记》雕屏?仅是字的颜色不同
导游说,这金字的才是真品,一楼挂的是赝品

据说当时的县令也酷爱书法,就找人临摹后偷偷的换下了真品据为己有

赝品堂而皇之的悬挂在了一楼的正厅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天下起了暴雨,冲走了真品

县令一家人抱着十二块檀木一同沉到了湖里(此檀木极重),遭报应

后来当地渔民无意中打捞上来沉在湖底的真品,于是就悬挂在了二楼

   站在二楼的明廊上,极目四望,景色尽收眼中。楼南侧一亭即仙梅亭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左边仙梅亭、中间大平台、右上方洞庭湖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楼北侧的三醉亭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楼正中前望,八百里洞庭湖烟波浩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向下看到岳阳门,即古时西城门

门额上嵌青石匾一方,上镌“岳阳门”三个大字

城门隧道沿岳阳楼纵轴线贯穿城墙,隧道长38米

门洞宽2.10,由门洞隧道地面至半圆旋顶高3.85米,至城墙平台地面高6.75米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在二楼明廊上尽情饱览风光后,该上三楼了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三楼大厅正中悬挂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一诗

两边对联:“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为诗仙李白世上唯一的四字对联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一诗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楼顶彩绘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从三楼的窗口,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

极目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气象万千

难怪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

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各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下楼来到岳阳楼的后门-------岳阳楼的东门

看如此有名的岳阳楼的匾额竟无落款

据说匾额当时是请伟人毛泽东题的,毛考虑此地应由文人题为妥

就交于郭沫若题,郭写了7、8条的岳阳楼,放于信封内让挑选

最后毛说,就信封上的“岳阳楼”三个字吧

因信封上的无落款,于是楼匾上也就没落款了

 

   从岳阳楼再向北走,平台渐窄,踏道尽端即是北端牌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北端的牌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北端牌楼,形制与南端牌楼完全一样,仅是楼匾、楹联文字不同

正面楼匾“北通巫峡”,字体按清乾隆时张照所书“岳阳楼记”中笔迹复制

反面“江上风清”,由当代书法家夏湘平书写

柱上楹联------“闲云野鹤自来往;沅芷澧兰无古今”

为清何绍基所撰、由当代书法家李铎补书

南北两个牌楼的楼匾及楹联的书法均属精品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在岳阳楼北面,有一小乔墓(原在岳阳市一中校园,1992年迁此)。形制大体依循清代旧例。传为三国周瑜军府花园四周建有围墙,墓区占地约1400平方米,环境幽雅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墓区入口设照壁

照壁正面为苏东坡手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背面刻有《重修小乔墓记》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墓冢为圆形土堆,墓顶植女贞两株

墓前石碑高约一米,上书“小乔之墓”

   告别岳阳楼该返回了,再在城墙上走走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仿古城墙,有内、外两个城墙,最高处达16米,长1200米,设有400个箭垛、3个碉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此台阶将内外两个城墙相连,下此台阶可到外城墙

外城墙体,为古时发送信号的地方,有代替楼梯和美观的作用

借鉴了湖北荆州古城墙的规格,采集了6省8个城市的40多万块青砖砌成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再见了岳阳楼,最初得岳阳楼的是来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终于领略了岳阳楼的风采。文因楼生,楼以文名,《岳阳楼记》能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几乎人人铭诸肺腑,而岳阳楼也为此名声大震,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返程去火车站途中,路遇的文物也没忘记扫呢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民国12年(1923),岳阳县政府拆城墙卖砖

以解决财政困难,共拆毁城墙1300余丈

为保存岳阳楼这一名胜古迹,西门一带这百余米城墙才得以残存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文庙又名岳阳学宫,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

现存大成殿、棂星门、状元桥等,时间关系没入内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市第二中学前的孔子行教像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慈氏塔

始建于唐代,塔为砖石结构,实心

下部塔基用五层麻石铺砌而成,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楼阁式,八角七层,通高39米

自第二层起,每层四面均设有小佛龛,共有28个,龛内原供小佛像

每层檐角设小钟,微风吹来,叮当作响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街上的古戏台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岳阳楼景区游(下)------登岳阳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