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研究证实,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三氧自血疗法的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由于在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以及改善血糖控制和脂代谢紊乱等方面表现出的多功能性,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并发症 已有研究证实,氧化应激是高血糖诱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机制。在没有适当的抗氧化防御机制的情况下,高血糖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氧化应激的产生,包括糖自氧化、蛋白质的非酶糖化、多元醇通路的活性增高、蛋白激酶 C(PKC)的活化、抗氧化系统清除能力减弱等,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此外,高血脂、高血压等常见的糖尿病合并症会进一步促进氧化应激加剧,加速病情进展。 三氧:抗氧化应激治疗药物 三氧是目前已知的可利用的最强氧化剂之一,自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起,三氧作为一种替代医疗方法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20 世纪末,随着可精确检测三氧浓度的新型三氧发生器的上市,三氧在体外与血液混合的作用得以明确和复兴,每年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接受某种形式的三氧治疗 。1995 年,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的替代医学办公室将三氧治疗纳入其药物和生物治疗方法 。 患者正在接受三氧大自血治疗 三氧自血疗法(AHT)的出现使标准化成为可能,该疗法由Wehrli F 和 Steinbart H 最先提出,Wolff HH 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将其付诸使用,此后该疗法得到广泛应用 。 糖尿病氧化应激导致损害是自由基产生能力增加和抗氧化能力减弱的结果,而抗氧化剂具有减少自由基产生,直接淬灭机体产生自由基及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作为一种氧化剂,三氧作为抗氧化应激治疗药物使用,表现较为独特,其作用原理与 H 2 O 2 有关。 三氧与血液充分混合 三氧自血疗法中,在体外血液与“生理”剂量的三氧和氧的混合气体接触时,三氧使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产生 H 2 O 2和脂质过氧化产物(LOPs)等,H 2 O 2 浓度动态升高,初始较快,而后随着三氧耗尽逐步减慢,并被快速降解为水分子,但其细胞内极低浓度 H 2 O 2 的存在,已足以激发一系列急性的、低水平的氧化应激,这种低水平的氧化应激使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得到了锻炼和增强。 三氧的治疗窗为每毫升血液 10~80 μg(0.21~1.68 μmol),每毫升血液 20~40 μg 的浓度被认为是“生理”剂量,可激发急性的、可精确计算的、低水平的氧化应激,从而产生疗效,且无毒性或不良反应 。 体外血液与气体混合期间,已足以触发几种关键的生化反应,如在红细胞中形成 GSSG 继而激活戊糖循环及在淋巴细胞中激活酪氨酸激酶等,且不会产生毒性。 The mechanism of ozonatedautohemotherapy(三氧大自血疗法的机制) 三氧与血液快速反应所生成的 4-HNE 将与 GSH 或富含白蛋白的分子形成加合物。白蛋白可以将 4-HNE 从肝脏、内分泌腺体到中枢神经系统转运至全身各个组织。4-HNE-Cys 加合物在多个部位的释放预示各种细胞的瞬态急性氧化应激,触发各种生化反应。三氧化血液回输时,4-HNE-Cys 加合物也会对大面积的内皮细胞产生作用,增加 NO 生成,而且 NO 本身是一种关键介质,可与血红素分解产生的 CO 一起促进血管扩张,从而改善缺血组织的氧合 。此外,三氧治疗还会刺激内皮细胞白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和 NO 生成,对巨噬细胞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则可刺激细胞活化、细胞因子分泌及长期抗氧化能力 。 研究表明,经三氧处理的红细胞中糖酵解增加,三磷酸腺苷(ATP)和 2,3-DPG 水平升高,Bohr 效应即 pH 值小幅降低(约 7.25)和 2,3-DPG 水平略升高导致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曲线右移,促进氧的释放,其对供氧的改善作用已在外周梗阻性动脉疾病中得到证实 。 虽然三氧是非常微弱的细胞因子诱导剂,但对免疫低下患者的免疫调节系统可能产生一定的作用。 血小板对进行性急性氧化应激极其敏感,生长因子的释放会因而增加,因此三氧治疗期间,在肝素化的血浆中可以检测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 链(PDGF-B)、转化生长因子 茁1(TGF-β1)、IL-8 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释放,且其升高的程度与三氧剂量有关,循环中这些生长因子的水平升高可能对糖尿病足产生有益影响。 三氧自血疗法的安全性考虑 三氧自血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适当的暴露时间和剂量,治疗窗内的三氧确保了其作为医疗药物的安全性,国内外多年的应用和经验也已经证实,三氧自血疗法不存在主观或客观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但部分晚期疾病患者在首次接受三氧自血疗法,尤其是较高三氧剂量的情况下,会感觉疲惫和困倦,因此三氧自血疗法要从低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三氧改善氧化应激及血糖控制 Morsy MD 等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探讨了三氧腹腔内注射治疗对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相比,糖尿病大鼠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和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和醛糖还原酶(AR)水平显著升高,而 SOD、CAT 和 GSH-Px 活性显著降低,三氧或胰岛素治疗显著逆转了糖尿病对这些参数的影响,且二者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效果更显著。三氧治疗对血糖及 氧 化 应 激 的 影 响 在 人 类 试 验 中 也 得 到 了 证 实 。 Martí nez-Sá nchez G 等在非传染性糖尿病足患者中进行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照组使用静脉输注抗生素和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组使用三氧直肠灌注和三氧局部套袋治疗,研究发现,三氧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控制,与对照组相比,三氧治疗组血糖水平改善的患者比例高一倍,溃疡面积和溃疡周长显著下降,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长缩短,同时,生化指标显示三氧治疗可改善氧化应激,显著降低氢过氧化物、GSH 水平及CAT/SOD 的比值。 以上研究提示我们,三氧治疗有可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并有望改善患者的血脂谱,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在“三氧医学中国行”-上海站学术会议中,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疼痛科主任,麻醉与重症医学部主任王祥瑞教授作题为“三氧医学与临床”的专题报告。王教授讲到三氧最早用在腰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治疗方面。近年来,三氧的适应症不断拓展,在肿瘤,中风康复、内分泌、肝功能及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王教授详细阐述三氧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及糖尿病患者三氧疗法的适应症。 病例一 病例二 |
|
来自: 尚振奇 > 《三氧医学及疗法、三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