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第一波 荷花是花卉摄影的内容之一,也是摄影爱好者练手的常见题材。年年拍荷花,为何拍不出新意来,这是一直困扰影友创作的一大难题。通过自己多年拍荷的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孕育 一、独特的发现。大多数荷塘面积宽域,每到荷花盛开期,到处鲜花夺目,令人目不暇接。此时,拍摄者要保持冷静头脑,不要急于拍照,要多走、多转、多看,要用摄影的“第三只眼睛”在眼花缭乱的美景中发现独特之美,要通过细致观察,选取最美的造型和便于表现的主题。发现是摄影的基本功,能不能善于发现是拍摄者艺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发现”的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运用那种具体的拍摄手法进行表现主题,以及那个角度和方位进行合理构图。“发现”看似比较笼统的字眼,却向摄影者提出了“脚踏实地”的内功要求,也是培养摄影者“平凡中见不凡”的独特眼力。 情话 二、不俗的用光。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等是摄影创作的常用光线,看似就那么几点,但如何用好这些光线,却是自己领悟的事。就拍荷而言,除上述光线的应用之外,不妨试用一下顶光(顶光,一般为不可用光),但顶光可以创造阴影,透视荷花的轮廓,表现荷叶“血管”式的质感,有时也可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拍摄中,要用好测光模式,一般采用中心偏重点和点测光为好。为了较好的把握色调,要掌握不同光线的色温。不同的色温会有不同的色调,不了解色温就很难出好片。色温是指光线的颜色,并不是光线的温度。通常日出和黄昏的光线一般色温较低为3500k左右,所拍照片偏黄色;日出前的凌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色温还低,所拍照片又偏蓝色;正常光线下色温为5000k~7000k,为正常色调;蔚蓝天空色温较高达1000k~6000k,拍出照片偶见偏蓝。除有意识的追求某种色调除外,要保证准确用光,还要用好相机中的白平衡设置和增减曝光档,特别是拍荷花,不准确曝光直接影响荷花的色彩饱和度。 悠闲 三、巧妙的构图。作品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构图,巧妙的构图可使作品耳目一新。构图与拍摄角度密不可分,有些不合适的构图可用角度和方位进行调整。拍荷,常用的角度有平视、俯、仰拍;类型有大场景、中景、特写、微距等,构图有横、竖片之分,常用的方法有对角线、S型、放射性,满布式、窗式等,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究竟选取哪种拍摄模式和构图方法,要视反映的主题和内容而定,但要能否做到巧妙构图,主要靠创新的理念和不断的实践以及长期的积累完成。如何用虚化前景,可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采用动、静结合方法时,可抓拍一些飞动的昆虫,以点缀盛开荷花主题;有时拍点荷花的倒影等,都能起到巧妙构图的效果。 素荷 四、手法的创新。拍摄荷花的创新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从大量作品来看,进行较复杂后期处理的作品较为新颖一些,但这种技能的掌握难度较大,如果众多作品都采用这种单一的方法,也就失去表现荷花原貌的实际意义。单从拍摄技能上来说,还是要追求拍摄手法上的创新:一是灵活运用多重曝光模式。多次曝光可以达到如梦如幻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采用二次曝光就可以了。运用二次曝光,拍摄单花一般采用一虚一实的方法,虚化要大于实景,并且要掌握好虚化的范围和尺度;虚化荷花时用手动曝光,可利用推拉焦段改变虚化范围;拍实景可用手动或自动曝光,虚化时也可以利用摇拍的方法,可产生动感效果;对两种不同的画面的叠加,要注意位置的搭配;原则上二次曝光的总量不超过一次成像的总量。二是善动脑筋,多采用一些自制道具进行拍摄。如玻在璃上涂抹凡士林后,将玻璃放在镜头前拍摄荷花,可产生朦胧感;在玻璃上洒上水珠进行拍摄,可产生雨荷的效果;用塑料布作前景道具,还可产生“皮影”般的特殊效果等等。 夏荷故事 羞涩 我眼中的荷花 外边的世界 听雨 水流无痕 清秀 俏春风 胖妞 怒视 扭起来 美在低调 老电话 锦上添花 红鲤游春 红荷 和谐大家庭 呵护 风荷 打排球 朝霞映照荷塘 避雨 碧绿藏娇 钢管舞 作者马洪芳,河南省摄影协会会员、中石化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原油田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相关链接:“龙都”戏龙 |
|
来自: zcm132 > 《小品、微距、花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