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Pinellia ternata 半夏作为中医临床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由于其有毒,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其炮制品较多,主要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夏曲五种,作为中医,你了解半夏吗? 首先,咱们从半夏的名字谈起。这味药为什么叫做半夏呢?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也就是说半夏由于生长在仲夏,也就是夏天的一半左右,因此得名。另,半夏一般在8-9月份采收,再过一段时间就到了,它的入药部位是地下的块茎。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关于半夏的毒性方面,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具有“戟人咽”的刺激性,误服会出现粘膜及皮肤刺激,口舌肿胀,呼吸缓慢甚至窒息死亡。除了半夏,天南星科中药还有天南星、白附子。除此以外,很多观赏植物也是天南星科的植物,大多有毒,比如:龟背竹、马蹄莲、花叶芋、白掌、红掌等,大家欣赏欣赏就可以了,可不要轻易品尝。 佛焰苞 天南星科的植物很好辨识,具有特有的佛焰花序,肉穗花序被形似花冠的总苞片包裹,此苞片被称为“佛焰苞”。“佛焰苞”是因其形似庙里面供奉佛祖的烛台而得名。而整个“佛焰花序”,恰似一枝插着蜡烛的烛台。大家看到这样的观赏植物,就要上点心了。 上面讲到,半夏的入药部位是地下的块茎,它虽然长在地下,但是是茎而非根。大家可以想一下土豆它也是块茎,时间放长了它会发芽,这个特性表明它是茎而不是根,根是发不了芽的。 半夏临床上主要有以下五个炮制品: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夏曲,它们炮制方法比较复杂特殊,下面我简单的概括一下: 炮制品 生半夏 炮制方法 洗干净,干燥 药物功效(偏于) 多外用于疮痈肿毒,湿痰咳喘 炮制品 清半夏 炮制方法 净半夏用8%白矾水泡,至口尝微有麻舌感。(每100 kg半夏,白矾20 kg) 药物功效(偏于) 燥湿化痰为主 炮制品 姜半夏 炮制方法 净半夏,水泡至内无干心,加生姜、白矾煮至透心。(每100 kg半夏,生姜25 kg,白矾12.5 kg) 药物功效(偏于) 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炮制品 法半夏 炮制方法 净半夏,水泡至内无干心,加甘草煎液,再加石灰水浸泡,保持pH>12,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每100 kg半夏,甘草15 kg,生石灰10 kg) 药物功效(偏于) 驱寒痰,调和脾胃 炮制品 半夏曲 炮制方法 法半夏、赤小豆、苦杏仁打成细粉,加面粉混匀,加鲜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草煎液,搅拌均匀,发酵而成。(每100 kg半夏,赤小豆30 kg、苦杏仁30 kg、面粉400 kg、鲜青蒿30 kg、鲜辣蓼30 kg、鲜苍耳草30 kg 药物功效(偏于) 化痰止咳、消食积 附 总结表格 关于半夏刺激口腔以及咽喉致刺痛、肿胀的毒性,主要被认为是其所含的蛋白结合草酸钙针晶导致的。这种针晶表面具有倒刺和凹槽,可以刺破黏膜细胞产生机械刺激以及释放蛋白引起化学刺激,从而导致中毒反应。 半夏经炮制后可以起到减轻毒性的作用。炮制过程中的白矾和石灰可以破坏针晶的结构使其失去机械刺激。同时,白矾可以使针晶上单的蛋白变性,消除化学刺激。 而生姜和甘草虽然无法破坏毒性成分,但是可以减轻中毒症状。 上面就是有关于半夏的毒性以及炮制解毒机制,不知是否能增加您对半夏的认识,希望可以对大家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有所帮助。 多说一句。万事自有其客观规律,当遇到我们解释不了的问题时,不应盲目质疑其客观性(合理性)。就像中医药一样,很多东西暂时都无法解释,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都可以解释。 |
|
来自: widlinhua3180 > 《中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