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贾和尚逸事

 老鄧子 2018-08-07

北大荒没有传统,家家户户找不见祖宗牌位,自然,过年的时候,也就不用祭祖。死了人,亲友哭一鼻子,装在没有漆过的白木棺材里,抬出去埋了就是,什么仪式也没有。只有结婚比较热闹,但也没有什么仪式,就是闹,没大没小,没老没少,新娘子可以随便摸,婆家和娘家人,都不生气。

懂得内陆婚丧嫁娶仪式的人,当然是有的,但是,来到一个什么都不讲究的地方,懂的东西派不上用场,懂了也等于白懂。更何况,后来革命的味道越来越浓,懂多了,反而是麻烦。

贾和尚看上去一点都没有和尚的痕迹,一头浓密的头发,头发里面也没有香疤,而且老婆孩子一堆。但是,他的确在老家做过和尚,没人的时候,可以轻松地背诵心经,往生经,以及一大堆的咒语。婚丧嫁娶这一套仪式,他都懂,在老家,经常操练。

北大荒山东人居多,河南河北的,也有一些。但贾和尚却是江苏人,老婆也是在江苏娶的。南方人少的地方,彼此都比较亲,因此,贾和尚跟我们家走的就比较近。贾和尚的老婆,是在老家做和尚的时候娶的,那时候他是一个小寺庙的当家人,庙是他家祖传的,还有几十亩水田的庙产。平时给人家做法事,还有一笔不小的收入。这种庙,叫做特别的子孙丛林,是庙主的私产,正因为如此,当家的必须结婚生子。据说,贾和尚是那村的首富,风闻土改要来了,带着家人就跑了,越跑越远,竟然一直跑到了北大荒。

那时候,逃亡地主是要被抓的,但是,贾和尚把所有的家当都搁下了,平时人缘又不错,所以,当地人也没有上报这事,把地和财产分了,稀里糊涂报个地主死亡,村子小而且偏,又没有工作队驻点,事情也就含混过去了。严格地说,他其实没有成分,因为还没有开始评,他就溜了。

到了北大荒,混进农场之后,他自报了一个中农。谁会为一个农工去外调呢,人就这样安顿下来。

贾和尚在老家时就会干农活,到了北大荒,家里家外的活儿,都是一把好手,老婆也贤惠能干,对和尚无限崇拜,什么事儿都听他的。所以,小日子过的挺红火。没几年,家境就比别的农工好。加上贾和尚的和尚也不是白做的,这么多年下来,社会经验丰富,会看人说话,见风使舵,帮人不害人,说话风趣好玩,会讲笑话。所以,到哪个单位,领导都挺喜欢他。几次要提拔他入党,当干部,他就是不肯。很简单,真要是入党做干部,就需要调查他的出身背景了。

北大荒做过和尚的人,不止他一个。北方庙里的小和尚,其实,北方庙里的和尚,大多都是帮工,还俗之后,逃荒来这边的也是有的。所以,尽管如此,贾和尚还是不想让人知道他做过和尚,严格地说,知道他做过和尚的,除了他的家人就是我们家了。

农工上班,工间休息的时间特别长,这种时候,人们就会缠着贾和尚讲笑话。一般来说,贾和尚的笑话,大抵跟和尚尼姑有关,而且都有点黄。如果不黄的话,人们不会饶他。段子尽管黄,但最终小和尚小尼姑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讲到结尾,贾和尚的笑话,就变成了西方的童话。

革命来了之后,贾和尚就不讲笑话了,无论人们怎么逼,他都不讲。大家很扫兴,只好干坐着。实在被逼不过,贾和尚就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

贾和尚还会一点木匠的手艺,没学过,无师自通的。不过,在北大荒,连队里有专职的铁匠,却没有木匠,因为用不着木匠,只有盖房子的时候,需要点粗手艺,但很多人都能凑合,况且,能盖多少房子呢。所以,贾和尚的手艺,也就是在家里打个吃饭的桌子和板凳什么的。最了不起的手艺,是一个碗柜。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没有家具,大家凑合着,就这么过,贾和尚家有了碗柜,也没有人羡慕。

但是,到了文革后期,人们突然之间,对家具有了浓厚的兴趣。稍微有点办法的人家,都开始打家具,桌椅和碗橱不在话下,沙发,五斗柜,都冒出来了。估计是上海人开始兴的,然后由于上海知青的缘故,也波及到了北大荒。

贾和尚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就是会。没做过的家具,围着转一圈,就会做了。所以,想做家具的人家,都来请他。那时节,请人也不用付钱,给点烟酒什么的,也就可以了。也是有意思,原来不兴这个的时候,好像满世界没有一个人会,现在兴了,满世界都冒出来能人。只是,贾和尚的活儿,还是比别人的高一筹,人家会雕花,会画画,你想要一朵牡丹,人家给你一朵牡丹,你想要一对儿鸳鸯,人家给一对儿鸳鸯。

不仅如此,贾和尚从前做过和尚的事儿,也渐渐传了出去,有讲究的人家,老人死了,会悄悄请他去念经,贾和尚居然也肯去了。

慢慢的,贾和尚做家具的名声传到了团部。当时,团里副政委是个老资格,岁数很大,但媳妇年纪很轻。年纪轻,爱赶时髦,也要打家具。木料有的是,但家具要讲究一点。听说贾和尚的手艺好,就派人来请。

领导来请,贾和尚不敢怠慢,连里的领导,也非常配合,特意给贾和尚放了假。贾和尚住进了副政委的家,边干活,边跟副政委的老婆聊天,经常逗的这个年轻的小媳妇咯咯地笑。

这一笑,就有点麻烦。有一天,这小媳妇居然要求贾和尚给他讲黄笑话。当年做和尚的时候,逗施主家的家眷一笑,什么都可以讲,这事,和尚很内行。但是,这是副政委的家属,这么干行吗?开始,贾和尚死活不肯,推说不会。但是,就是推不过去。小媳妇认准了,他一定会的。

反正领导又不在家,讲吧,一讲,就不可收拾了。小媳妇春心荡漾,竟然过去跟和尚挨挨擦擦,摸摸索索。一次,居然没把持住,跟小媳妇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事过之后,贾和尚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当天夜里,摸黑逃出了副政委的家,躲在家里,说什么也不出门了。

过一天,小媳妇居然来了找他了,说怎么你也得把活儿干完哪,不然的话……贾和尚一点就透,乖乖地跟小媳妇回去,把余下的活儿,都干完了。

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所有人的日子都照样在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