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星推荐】普通人如何在旅行中拍出有大片感的人像?

 昵称pM020 2018-08-07

本文作者:周广吉 (ZOOM),如果你喜欢这种高质量的原创教程,请给他打赏。

如果你有同样高质量的文章,也可以给我投稿。


一、前言

       相信大家都很喜欢在旅行中拍照,也看了不少关于旅行摄影的教程,但大部分教程的重点都还是如何摆脱到此一游照,拍出好看的旅行照。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不是如何拍好旅行照片,而是如何把严谨的人像摄影安排进一次旅行之中,在不影响旅行的前提下,也能拍出完成度很高人像。

(一)为什么要在旅行中拍摄人像?

发达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普遍好于国内。去这些国家旅行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更优美的人文环境、更有设计感的物品、更好的空气质量和更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只要照片是实景拍摄,这些元素都是画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元素美感整体的提升,会让照片的美感有一个大的提升。

(二)在旅行中拍摄人像和拍摄旅行照有什么区别?

在旅行中拍摄人像,是为了借助旅行中所能获得的资源(例如第一点所讲的那些),提升照片的美感,这些资源在国内可能不那么容易获得。本质上我们拍的还是人像,画面呈现的感觉跟旅行并不一定有什么关系。旅行照顾名思义,画面呈现的更多的是人在旅行中的状态、心情、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等。旅行照是大家在旅行中都会拍的,大量的教程也都是教大家怎么拍出更好的旅行照;而在旅行中安排进一次严谨的人像拍摄,是对常规旅行增加了一项内容,它需要更缜密的规划、更多的资源、拍摄时更严谨的态度,但它可以不跟旅行本身冲突,也不影响旅行照的拍摄。

(这三张都是典型的旅行照,观感上和人像大片有很大区别)

(三)什么是有大片感的人像?

大片比漂亮的照片又再上了一个档次。这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本文的着眼点。

有些照片你会觉得里面的人物很漂亮,画面拍的也漂亮,但你不会觉得是大片。举个例子,刘雯作为超模,她自己的旅行照就是典型的很漂亮但算不上大片的片子。画面中都是刘雯,但是观众心里可以很容易的区分什么是刘雯的大片,什么是刘雯好看的照片。

大片是如何区别于漂亮的照片的?原因有三:

1.照片不能过于生活化。那些很漂亮但算不上大片的片子基本都属于此类。生活化意味着太接近日常的状态,档次自然就还是在普通的范畴。以服装为例,球鞋比高跟鞋日常,裤子比裙子日常,裙子比礼服日常。女明星走红毯的装扮是不是档次很高?因为这是一个脱日常状态的场合。除了服装,出离生活化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比如人物的整体造型、姿态、整个环境等。

2.照片的完成度足够高。女明星穿礼服走红毯拍出来的照片就是大片吗?显然不是,媒体记者为新闻稿配图拍的女明星走红毯完全算不上是大片,因为他们对照片的控制很有限,照片的每个细节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即完成度不高。

3.照片的整体氛围要高级、深沉、大气。氛围这个东西不太好用文字形容,大家感受一下,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说“欧美大片”、“日系小清新”。一“大”一“小”,高下立现。小清新也好看,但始终很难再上一个档次。


二、前期构思

前期构思是拍摄人像的重中之重,拍摄只是执行,几乎所有的细节都需要在出发前确定好,旅行中拍摄本身就不是一件很从容的事情,再加上我们是普通人,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被摄对象临场的掌控和应变能力都很有限,所以最好在前期构思的时候就尽可能确定所有的细节,对不同情况做好相应预案。

整个拍摄的流程是:首先,确定大致的拍摄方向;其次,搜索相关图片;然后,分析、总结图片中可以为我所用的信息(拍摄环境、道具、服装、pose择等);第四,确定详细的拍摄计划;最后,拍摄/执行。

(一)如何选择拍摄地点或拍摄环境?

由于是把人像拍摄安排到旅行之中,拍摄地点一般是以旅行目的地就近为原则。我和太太这次旅行的目的地之一是拉斯维加斯,住在拉斯维加斯的川普国际酒店。这些是一早就定好的。而这次拍摄大概的思路是:我希望在拉斯维加斯壮阔的户外拍一次,但又不希望有人打搅拍摄,在车轮上的国家拍摄一定要有汽车入境。所以对拍摄场地就有了三个基本要求:

1.一大块野外空地;

2.最好不是知名景点;

3.一辆敞篷车。

大致思路确定后我就开始寻找拉斯维加斯的各种图片,以求参考。

微观层面上,用Instagram搜索“las Vegas”就会出现成千上万的网红、游客上传的相关图片。这样我就能从很多不同的角度看到实景的细节。搜寻了很久后,我突然看到一张图很符合我的要求:空旷、荒凉、人烟稀少。通过图片的标签,我知道了这个地方叫Jean Dry Lake Bed。再通过查看此地方其他的图片,我对此地方真实的样子有了大概的了解。

宏观层面上,我用谷歌地图查看两个信息:

1.从我们住的酒店出发到拍摄地需要半个多小时,来回路程一个多小时,拍摄预留一个半小时,总共大约三小时时间,合理安排的话不至于影响旅行的其他行程;

2.Jean Dry Lake Bed东西两侧各有一些山峦,山峦之间是一大块荒凉的空地。如果要以东侧的山峦作为背景,并且背景处在顺光的位置,就必须要下午的时间去;同理,如果以西侧的山峦为背景就必须上午拍摄。

(二)如何选择最重要的拍摄道具--汽车?

本次拍摄最大最重要的道具是汽车。在车轮上的国家旅行,自驾是必须的,拍摄人像让汽车入境也很自然。我首先想到的是要租一辆敞篷车,如果人坐在车内开篷拍摄,头顶不会有遮挡,人物和环境在画面中可以更好的融合。汽车的价格、性能跟视觉上的效果并没有必然联系。汽车上镜有以下两个规律:

1.从设计语言上看,腰线修长平直的汽车看起来更优雅、更简洁、更经典;

2.车身的颜色选择黑色、银灰色最稳妥。这两种颜色不突兀、可以很好的融入绝大多数环境。有质感的人像照片整体看上去要高级,画面中的各个元素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某些元素特别突兀。一般来说,汽车内饰也首选黑色或米白色。

为了保险起见我在旅行出发前预订了两辆汽车:Mercedes-Benz C-Class Convertible和BMW 6 Series Convertible。这两辆车都是双门四座,前座可以向后放倒,给人物留下足够的空间(这点很重要,是双门双座跑车做不到的),腰线设计都平直修长。提车前我更倾向于Mercedes,因为我个人更喜欢该品牌的设计。但到车行提车的时候我最终选择了BMW,原因之一是Mercedes C-Class Convertible要比BMW 6 Series Convertible要短,后排空间很小,如果前排座椅向后倒,后排的空间就更小了,视觉上没有那么好看(虽然拍摄的角度不一定会暴露这个问题,但前期准备要为拍摄留下足够的空间);其次是因为车行的那辆Mercedes只有白色。从最终片子的效果看,没有选择白色车子绝对是正确的选择:白色车身在拉斯维加斯一片荒凉的环境中非常突兀,而且在强光下很容易过曝;而黑色车身黑色内饰跟环境很配,还不会抢了人物的风头。

(Mercedes-Benz C-Class Convertible)

(BMW 6 Series Convertible)

(三)如何选择服装?

我要拍的是人像片,而非时尚片。人物才是画面的核心,服装、造型只是为人物和画面服务的,而非反过来。所以在服装、造型的选择上,我有两条原则:

1.想要逼格高,确实应该选择脱离日常化的服装和造型,但这个对于没有造型团队的普通人来说很难实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有质感的时装;

2.少即是多。摒弃繁复的搭配,不堆砌单品,也不要浮夸,这样普通人更容易驾驭;

3.时尚易逝,风格永存。即追求经典而不是流行。经典的款式不会出错,不流行,也不过时。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照片过五年再看就觉得土的要命,追求经典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在看到下面这张照片时,我想到太太有一件版型类似、驼色的Max Mara大衣,并且发现这件大衣的颜色和拍摄地的环境色非常接近,可以呼应,最终就选定了这件大衣。事实证明,这件大衣不光出境好看,也成为这次旅行中太太穿着次数最多的衣服。

(图片来自网络)

(四)如何选择pose?

在画面的构思阶段就需要把人物要摆的pose确定好,不要让被摄对象临场发挥,因为我们的拍摄对象是普通人,普通人无法像职业模特那样自然而然的面对镜头,并毫不费力的摆出很多pose。

我总结大片里的pose里有这几个特点:大气、有张力、自然舒展(其实是精心设计过的,都是套路,只是不留痕迹)、不讨好镜头。具体来说,欧美大片里出镜率很高的一套pose是:翘腿、撑头、翘腿+撑头。

(翘腿,图片来自网络)

(翘腿,成片的pose模仿的就是这张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撑头,图片来自网络)

(撑头,图片来自网络)

(翘腿+撑头,图片来自网络)

(翘腿+撑头,图片来自网络)

人物在摆这套pose的时候,不会显腿瘦也不会显腿长(欧美大片完全没有在care这一点),但整个人是打开的,视觉上看起来自然而然、舒展大气,不会让观众感觉这是在刻意拍一张照片,而是这个人物、这个场景在观众眼前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五)如何选择照片的情绪?

人像大片一般给人什么感觉呢?高级、深沉、大气、人物没有明显的情绪、不讨好镜头。如果你去看旅行博主或者时装博主的照片就会发现,他们的照片大多洋溢灿烂的笑容,照片给人的感觉是明快、开心、愉悦、可爱、淘气的。这些照片也很好看,但和有大片感的人像照片不是同类。大片注定要更深沉,更成熟、更有力,更隽永,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以上讲的场景、服装、pose的设定都是为这个情绪服务的。

(六)要带什么器材?

在旅行中携带器材,要尽可能的轻便、实用。可带可不带的统统不要带,必须要带的再费劲也要带。这次旅行我带的器材列表如下:

(图中是本次带的所有器材)

我现在几乎不用大光圈拍摄,也不用长焦,所以一支高素质的标准变焦镜头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拍摄需求。此外,拍摄人像难免需要用到人工光,那么一个闪光灯+大型柔光箱就必备,灯架也随之必须要带。在室外拍摄人像,即使用小光圈也一定是可以手持的,所以室外拍摄不会用到三脚架,而如果是室内则不一定,保险起见还是带上。

在本次的拍摄中,实际用到的器材只有一机一镜,其他的重型设备都没用上,这个稍后会讲。


本文作者:周广吉 (ZOOM),如果你喜欢这种高质量的原创教程,请给他打赏。

如果你有同样高质量的文章,也可以给我投稿。




三、执行/拍摄

拍摄时间最终被定在上午。原因是综合考虑整个行程,如果当天先安排别的行程,然后再回酒店准备服装、妆发,再出发去拍摄地,拍摄的时候人会疲惫,状态不好,并且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不如当天先严格按照计划拍完,后面再安心游玩别的项目。

从酒店出发前我最关注的是天气:天空是否有云,以及风大不大。

我希望天空有云,最好是多云或阴天。我个人非常偏爱人物处在漫反射、比较均匀光照的环境下来拍摄。在漫反射的环境下再使用柔和的人工光,非常有利于人像的拍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天空中有薄云,但只有半边天,挡不住太阳,所以拍摄当天的光线是晴天那种非常刺眼的强光/硬光。硬光不是不可以拍摄,但是拍摄的逻辑就和漫反射光完全不同,拍摄的方位和角度很受限制,关于这一点下面会详细说明。

我不希望有风。在室外使用大型柔光箱并且没有助手的话,稍微有点风就很容易把柔光箱吹倒,即便在灯架下面加上配重也很危险。

从酒店出发开了半小时公路后,还要再走一小段土路,终于到了拍摄地。Jean Dry Lake Bed非常开阔,虽然不是旅游景点,但在当地应该也算小有名气的越野场地,有几波在这玩越野的洋人。

野外的风很大,黄土地反射着加州晴天的阳光显得格外刺眼,重点是非常寒冷。所以这次拍摄的环境可谓相当恶劣了。大型柔光罩在现场的风力下一定会被吹倒,所以我果断的放弃使用人工光,这就意味着我要在纯自然光下拍摄(连反光板也没有)。

剩下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在这样的限制下构图和用光?


(一)最终确定合适的拍摄位置

我和太太在开阔、干涸的河床上边开边寻找合适的拍摄位置。拍摄位置要离河床边缘的山峦比较近,使用中短焦拍摄,山峦要正好可以横向布满整个画面的背景,并且要足够大。而且还要避开玩越野的人,他们飙车扬起的尘土很大,而且随风能飘很远,离他们太近会严重影响拍摄。

我们先选定一个地方试拍了几张,发现地面上的痕迹并不好看,于是继续寻找合适的位置。

(这个位置离山过近,且地面的车辙很难看)

(二)构图

1.焦段

构思的时候我就把照片定位成环境人像,我希望人物在画面中的占比比较大,比较突出,但又能带入足够的背景环境,这样更能显得画面开阔大气。所以我使用了35mm焦段,离人物较近的距离拍摄,这样人物在画面中足够大,又有一种代入感,还能拍到足够多背景的山峦。

2.景深

这次拍摄我期望画面是全景深,即画面从近到远全部都是清晰的,不要有任何的虚化。所以我用了f/11的光圈,尽可能让前景的汽车和人物都是清晰的。这个光圈仍不能让背景是清晰的,但如果光圈开的更小,画质就会有较大的下降。所以我先拍摄汽车和人物,然后把车移开后,再在原地用更广一点的焦段拍了一些纯背景的照片,这样就可以在后期的时候将前景和背景合成到一起。

(合成的背景用的是这张照片)

3.机位

首先,我不喜欢横平竖直的照片,这种照片看起来很工整,但也显得比较刻意,有些呆板。画面中出现些自然的斜线会让照片看起来更随意、更活泼。我让车子停好的中轴线和地平线并不完全平行,而是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就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了自然的倾斜。

其次,我喜欢空间感强的画面,照片最好能拍到多个面,或者有一定的空间信息。拍摄环境人像,我喜欢用平眼的高度拍摄(本人身高174cm)。平眼高度拍摄,人物离机位较近,如果又是坐姿的话,镜头必然略微向下有一个俯角,在本次拍摄中就至少可以拍到背景山峦这个面和地面这个面,一共两个面,画面中的物体很自然的都能拍到至少两个面。而且镜头这个向下的俯角会让画面中形成垂直方向的倾斜。

结合以上两点,照片不会显得平。

(四)硬光下的用光

在硬光下拍摄,对比度很强,阴影很重,拍摄的方位和角度非常受限,角度稍微的变化就会让人物面部的阴影非常难看。

(拍摄的角度不对,人物完全处于阴影之中了)

这次拍摄,我用了一个非常经典的硬光用光--蝴蝶光(Butterfly Lighting)。蝴蝶光位于人物正面上方45度角左右的位置,会在人物鼻子下面形成蝴蝶状的阴影。

(Butterfly Lighting)

这样的用光既可以从人物正面拍摄,也可以从人物侧面拍摄。从人物侧面看,脸颊的阴影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黑纱,阴影很硬(毕竟是硬光),但并不很重(相对于逆光来说)。

(蝴蝶光从侧面拍的实际效果)

(五)引导被摄者

我太太非常不喜欢被拍,谈恋爱的时候我们为此我们还吵过几次。结婚五年,她慢慢被我感化,开始愿意配合我拍照。但作为一个没有镜头感的普通人,在拍摄条件艰苦、拍摄节奏紧张的时候会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该如何配合我。

这时候就能体现构思时严格制定拍摄计划的好处了。pose是预先准备好的,不需要临场发挥。我让太太先仔细观察要模仿的pose是怎样的,她自己会根据样片模仿,这样可以让她快速进入拍摄状态。然后我会通过镜头观察后给出明确的指示。拍摄的现场环境跟样片不可能完全一致,有很多细微的方面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微调。比如,样片的人物是睁着眼睛的,但我们拍摄时的阳光太刺眼,而且人物又是正面面对太阳,我太太的眼睛根本睁不开,于是我索性就拍她闭眼的样子,效果也是不错的。拍摄的时候我会给予太太明确的正反馈,语言上要鼓励她,这样有助于她慢慢放松下来,进入状态。

一般来说,拍摄人像会先拍一组,边拍边调整,然后拍下一组,然后再调整再拍下一组,直至完成拍摄计划。如果一个pose被摄者始终表现不好,不要一直拍下去,这样会让被摄者有很强的挫败感,后面的状态会越来越差。这种情况可以让被摄者先换一个pose拍,拍一会儿回过头再拍之前没拍好的pose。我个人的经验是一般中间那几组的效果最好,普通人在镜头前的最佳状态很短暂。开头大家都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快结束的时候被摄者又已经比较僵硬了(毕竟不是职业的)。我的建议是,这种情况下人像的拍摄的节奏要快,不要吝惜快门,要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抓住被摄者最佳的表现。


四、总结

(一)好照片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哪怕它看起来很随意或有一些运气的成分;

(二)实际拍摄的过程并不复杂,运用的技巧也很基础(纯自然光拍摄,甚至连反光板都没用到),但照片出   来的效果还不错。这是因为,人像拍摄90%的工作是搜索、观察、对比、分析。这需要在平时有大量的积累。我本人拍照的数量在爱好者中都算很少的,但是我看的很多,尤其是欧美顶级的大片。平时在看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学习其中的知识点,比如大片里服装,妆发造型,pose,构图等等。这样才不至于自己要拍的时候脑子空白一片;

(三)构思自己片子的灵感来自于自己看过的照片中各个细节的拆解和重新组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不同照片的细节在一起(A照片的pose+B照片的服装+C照片的妆容+D照片的发型+...),就形成了自己的构思;

(四)在旅行中拍摄人像临场发挥的余地很小,几乎都是严格按照计划在进行的,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也应该是有预案的。不要忘记我们是普通人,被摄对象也是普通人,双方的经验、临场发挥能力都是很有限的,只有在拍摄前期尽量做好准备工作,才能大概率最终获得较好的结果;

(五)想拍出有质感的人像仅仅研究人像摄影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一张人像照片可能只用到很简单的摄影技巧,但画面中所有元素的挑选/安排却不简单,这些需要很高的眼光,但它们和摄影无关;

(六)拍摄有大片感的人像的核心逻辑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即我们想要突出的,想要表现的是这个人本人(而不是让TA演绎另一个人,把TA拍成别人),但又要通过环境、道具、服装、造型、适当美化这个人;

(七)如果你拍的是女性,找一个有姿色的女朋友,或者娶一个有姿色的老婆,否则以上都是白扯。


本文作者:周广吉 (ZOOM),如果你喜欢这种高质量的原创教程,请给他打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