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 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 文艺复兴时期 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 拉斐尔和 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1] 他的父亲是洛多维科·迪·莱昂纳多·博那罗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亲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内里·德尔·米尼亚托·迪·锡耶纳(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 1564 年在 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来表达后人对他的尊敬。 罗曼·罗兰写过《米开朗琪罗传》,归入《 名人传》中。米开朗基罗是《 大卫》,《 创世纪》的作者 米开朗基罗一生对自己的作品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秉持着每一件作品都要为流传后世来创作的理念。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又名《创世纪》)创作用了4年的时间,米开朗基罗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面临巨大场地挑战。 连续4年多的时间仰着头、举着胳膊,在18米高的西斯廷教堂顶部作画,当时正值壮年,面对超过身体承受能力的项目,他用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才华完成了这件旷世名作。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项目是米开朗基罗在智力、艺术和体力上的完美凝聚。为了专心完成这幅巨大作品,米开朗基罗把自己关在西斯廷教堂整整4年多,拒绝外界的一切探视,从他踩的架子到平时用的颜料,几乎都是独自准备完成的。他每天在18米高的地方,独自一人拿着画笔,一笔一笔地画满了500平方米的空间。在完成这件杰作之后,米开朗基罗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和眼疾,看信都得仰着脖子看。但正是这样一种超高的作画难度和精妙的构思,也使得他的艺术成就至今无人能超越。 他的作品中强化了艺术生产过程中创作者的主体性,使创作主体最大限度地从赞助关系中解放出来,并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意志在绘画、雕塑、建筑三门艺术领域树立了不可逾越的丰碑,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践行者。而他的雕塑作品在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雕塑形式的同时,对归纳与整合方面做出了突破,他的雕塑更善于抓住作品的动态,其形体面貌往往都是为了从视觉上强化空间动态关系而存在的,而这种对空间动态的强化使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具有一种生命运动的力量。同时,与后世巴洛克雕塑华丽的形式所形成的繁复的外轮廓相比,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外形显得更为规整和节制,从而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似乎在外力压制下的形态,而这种制约的力量使他雕塑作品的生命力更加强烈。 作为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寿命很长(去世时近89岁)。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不断地进行创新,避免重复自己。这是他个性的一部分,他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的局面,对米开朗基罗而言,不去创作比接受这些挑战更痛苦。他似乎总是不断地进行艺术构思,或者进行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在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留存于世的作品都具有磅礴的气势和悲壮的艺术效果。在他的一生中,不管是使用哪种艺术形式,都体现出了他在艺术领域对这个世界的巨大贡献。 |
|
来自: xiaojun676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