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3

 昵称30640555 2018-08-07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57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 四两(切)  甘草 三两(炙)  人参 三两  干姜 一两  黄芩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黄连 一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在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注解:

前面讲过一个半夏泻心汤,说是治我们的时代病。我们这个时代运动少则脾胃不运,思虑多则克上脾胃,贪口腹之欲则脾胃负担重,因此多数人的脾胃是虚的;加之欲望多且喜熬夜喜辛辣滋腻,便会有虚火。火盛于上,元气虚于下,便会上热下寒,阴阳逆乱。这种情况便有用半夏泻心汤的机会。接下来讲的这个方子是半夏泻心汤的变化方,和半夏泻心汤合称三个泻心汤。


此条的症状是汗出表病解除之后出现的,应该是发汗太过了,伤了津液和胃气,表病并没有真正的去,而是内陷了,于是“胃中不合,心下痞硬”。


下面说“胁下有水气”,这个“胁下”在里有些问题,因为后面说的是腹中雷鸣和腹泻,可见这个水气应该在肠道。这个“胁下”疑是错简。


这个方子虽和小柴胡汤很接近,之所以没有柴胡就是因为没有胁下满痛这样的半表半里证。这也能佐证提到“胁下”是有误的,三个泻心汤是以治肠胃为主的消化道反应的,也就是治阳明区域。


我们已经基本熟悉仲景的组方规律,可以试着仲景来辨证组方。


“胃中不合”,是汗后津液虚所致,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是适用的。


“心下痞硬”用黄芩,黄连。


“干噫食臭”这是胃弱而上逆,是呕的类似证,用半夏,生姜。


“腹中雷鸣下利”,这个证以前没出现过,这里讲一下。腹泻这个证,如果有腹满痛,屎臭,屁多而响臭,肛门灼热,一般来讲是肠中有热。在这里只是腹中雷鸣,没有腹满痛这样的承气汤证,说明有热而不重。其实这个热是胃弱中焦痞结造成的,中焦痞结上下就不交通,上下不交通,大肠里的水热就不能吸收和运化出去,于是瘀而生热。首先是建中健胃,运化有了,再结合黄芩,黄连去痞下热。


有医家说,这个方子和半夏泻心汤比,这个方子是偏向于治胃寒的,因为加了四两生姜,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还减了二两干姜,半夏泻心汤的干姜是三两,这里是一两,要说温中,干姜还要合用,所以这个方子应该是偏向于治胃逆的才对,也就是这里说的“干噫”。


方后的注解有“泻肝”的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后世医家加上去的。《伤寒论》的行文里没有这样的说法,仲景辨证分表里阴阳,而不取五行脏腑。

原文:

158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1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 四两(炙)  黄芩 三两  干姜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大枣 十二枚(擘)  黄连 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条文中说,病人一日腹泻很多次,“谷不化”,大便里有未消化的食物,且“腹中雷鸣”。同时病人有“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这是胃虚的范畴。医生只看到心下痞,没看到胃虚,便用了攻下药,于是痞更严重了。“此非结热”,意思是虽痞结,但胃中是寒的。


这种情况用甘草泻心汤。炙甘草,干姜,大枣温中建中,黄芩,黄连去痞,半夏散结降逆。


这个方子是半夏泻心汤去了人参,将炙甘草增为四两,按照这个证情来说,增加炙甘草是对的,严重腹泻,津液一定是大虚了的,人参也可以考虑不去,很多医家用这个方子是保留人参的。


现在说一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的区别。


这三个方子都是主治呕,逆,痞的。也就是胃虚寒且心下痞结造成的上吐下泻,寒热夹杂,上下不交通。若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如果胃逆明显,就减干姜,重用生姜,变化为生姜泻心汤;如果津液虚明显,就用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这个方子很有意思。后面的《金匮要略》里说可以治狐惑病。这个狐惑病主要的症状是诸如喉,阴,肛,眼,口等身体黏膜组织的炎症和溃疡。据我的临床经验,久治不愈的炎症上火,只要是有胃虚津液虚的,用这个方子是有速效的,往往一两剂可痊愈。慢性腹泻和胃病,也是这个方子的适用范畴。


炙甘草有缓急迫的作用。这种阴火虚火往往有烦躁不安,尤其是溃疡类疾病,比如口腔溃疡,兼有剧烈疼痛。取炙甘草的甘缓之性,这也是增量炙甘草的另一个原因。


因为这三个泻心汤经常运用于治疗上热下寒,也有人把它归入厥阴类方,由此可看出,运用经方重要的是明白人体运行的原理,明白这个方子作用人体的何种失衡,这样才能灵活运用。

原文:

159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腹泻心汤已,复以它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 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 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解:

这是下利加上心下痞硬,用了下药误治,这时候下利不止了。医生用理中类药去治,也就是温中建中之类,结果下利更严重了。这是因为理中药是理中焦的,而这里下利是在下焦。


赤石脂,太一禹余粮这两味药是偏温性的收敛固涩药。都是矿石类的药材,取其重坠趋下之性。


如果理中焦泻不止,理下焦泻还是不止,那就要考虑是水湿证,也就是小便不利,水湿迫而从肠道下行。这时候就要用利小便的药才能治好。


原文:

160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注解:

经过吐,下,汗,病人的津液很虚了,于是“虚烦,脉甚微”。到了八九日的时候“心下痞硬,胁下痛”,邪气结在了心下和胁下的位置。


“气上冲咽喉”,说明有两个问题,一是津液虚,二是有表证。


“眩冒”,这是津液虚兼表证的晕眩。


“经脉动惕”,这是经脉缺少津液滋养了,用振动的方式在争夺调集津液。


“久而成痿”,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就会成为痿证。顾名思义,痿者枯萎也,其实就是津液大虚引起的某个局部的失养枯衰。能成为“痿”,一般来讲夹有热的情况很多,后面的《金匮要略》里讲到的肺痿就是这个情况。西医里的“纤维化”这个病名,比方说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甚多也属于痿症的范畴。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